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禾娘 > 第104章 精打细算

禾娘 第104章 精打细算

作者:偏爱金骏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22 来源:小说旗

再次进入云城,大寒夫妻俩再也不像第一次进城时那么激动。

大寒牢牢的记下了马车进城的路线。在城门口,他看到很多在等着城里人请做帮工的汉子,他们的脸上都是焦急的神情,想来也是不好找零工做的。

城里街道两边的摊位,琳琅满目的物品,朱小草再也没了看热闹的心思。

再次进城,还是小姑子张罗的,这人情越欠越多了,光是去回春堂看诊,诊金也不低。

唉,要是能找到什么事做,赚些银子才好。家里的秋收结束后,就是冬播,冬播结束只能猫冬了。

马车从南大街拐到东大街,一路前行,大寒暗中记着路线,云城看似错综复杂,只要顺着主大街走,不进巷道,还是很好记路的。

东大街的尽头,很是清幽,“回春堂”三个大字,大寒虽然不认识,但这个地方三个月前来过了,大寒还是记得的。

顺子把马车停稳后,大寒打开了车门,率先下了马车后,再转身抱着小草下来。

顺子在心里偷笑,这二舅子倒不似一般的农夫那般迂腐,还知晓疼惜婆娘。

顺子拴好缰绳后,从侧门带着大寒夫妻俩进了院子。

冯铭轩和禾娘正坐在诊室里饮花茶,刘逸凡又替禾娘把了脉,他脸露笑意道:“弟妹的症状好了不少,药膳吃完正月就可以停下来了。过了正月日常稍微滋补即可!”

药膳还要吃到正月,还有三个多月,禾娘松了一口气。

冯铭轩也缓了一口气道:“多谢刘兄了,内子的身子眼看就要调理好了!说吧,怎么感谢刘兄才好!”

刘逸凡轻笑道:“腊月十八日,愚兄大婚,轩弟陪愚兄去亲迎花轿吧!弟妹同去家里喝杯喜酒,以后弟妹可要同你嫂子多走近些才好,你们俩也能闺中做伴儿了!”

禾娘起身盈盈一礼道:“多谢刘兄的美意!”

小桃扶着二少奶奶坐到二少爷身边。

冯铭轩拉着禾娘的手,轻轻捏了捏。妻子同大嫂不能交好,听闻刘兄的未婚妻可是个好性子!定会同妻子相处融洽。

以后娘子也就有了闺中密友。

谈笑间,顺子带着大寒夫妻进来了。

冯铭轩和禾娘起身,同二哥二嫂打了招呼,刘备微笑着奉上了茶水。

刘逸凡招呼小草就坐看诊椅子上后,朱小草的右手也枕在了脉枕上。她的心里是慌乱的,又充满了期待。

刘小大夫的手指轻轻搭在朱小草的脉门上后,微闭双目诊起脉来。

屋内安静极了,只听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大寒的眼睛紧紧的盯着刘小大夫的脸,企图看出些什么来。

只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沉淀,刘逸凡同他的父亲一样,看诊时再也不流露出表情了。

父亲教导他,大夫看诊时,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会引起病人脉搏的变化,从而发生误判。

父亲教导他,一个好的大夫,就得控制好脸上的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刘逸凡才缓缓睁开眼,收回手指。

大寒和小草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大寒吞了吞口水,紧张地问询:“大夫,我家娘子的身子可有不妥?”

刘逸凡微微一笑道:“朱娘子吃了家父三个月的药,身子已无大碍。只是切记,小日子来时,禁用冷水,尤其是冬春两季,要保暖忌受寒。”

小草正想问什么是小日子,就见禾妹妹朝她微微摇头,她止住了要问出口的话。

“刘兄,我二嫂可还要吃些药物?”禾娘轻声问了一句。

“不必了,冬日里,每晚喝一碗生姜红糖水即可。是药三分毒,身子既已恢复,就不必吃药了!”刘逸凡温声道。

“大夫,我是不是可以揣娃儿了?”听说不必吃药了,小草有些高兴又有些忐忑,激动嗓门大了起来。

“自是可以!”刘逸凡点点头道。

“多谢刘大夫!”小草腾的站起身,对着刘逸凡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般热情的道谢,刘逸凡倒是第一次遇见。他的心里有些激动,医者,悬壶济世,让病患重燃希望才是职责所在!

大寒也是激动的搓着手连声道谢,这小刘大夫真厉害,这么年轻就能替人诊病,了不得!

这次没有开方子抓药,刘逸凡算是义诊。

顺子和冯武驾着马车慢悠悠的上了东大街,往城北而去。

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卸下了,禾娘的心情好了不少。

回到桂花巷的家里后,家仆们忙完自己的分内事,都在西厢房的厅屋里掏挖山果核,然后再送去麻糖铺子里做成芝麻糖串售卖。

大寒和朱小草也是闲不住的性子,坐在一起帮起忙来。

本来他们俩现在就想回家的,奈何妹妹一再挽留他们住一晚,明日早膳后再让顺子送他们回去。

大寒告诉妹妹,二叔家的谷子已经脱粒晒干入库了,今年不是两个舅舅来帮忙的,是一水和二河两个表哥来的。

禾娘了然,舅舅都是四十多岁了,也不能过度劳累了,好在表哥们都立起门户来了。

对于二哥说的想来城里做工的事,禾娘沉吟片刻后道:“二哥和二嫂成亲还不到一年。二嫂的身体刚好,二哥要是进城来做工,二嫂一个人料理家里忙不过来。

家里又是驴子和鸡、兔子,还要种菜,二嫂的身体不能受寒,她一个人在家什么都要自己去做,没有帮手我觉得不妥。”

大寒一听,确实不妥,他只是想着赚银子,完全忘记了刘大夫的叮嘱。

大寒嘿嘿嘿笑道:“还是妹妹聪明,二哥没有思虑周全。”

禾娘温声道:“二哥不要急,你们现在的日子比阿爹当年分家时好了太多。

粮食够吃了,多余的晒干了存放在地窖里。收成好的时候也要有长远的打算,做到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万一有收成不好的时候,日子就难过了。这句话禾娘没有说出来,农户在地里刨食,靠老天爷的赏赐吃饭,家中没有粮食,才是最大的难题。

大寒感觉妹妹变了很多,沉稳大气,考虑问题很周到细致。

尤其是妹妹遇事不慌不忙的样子,再急的事,都能让人安心了。

现在是收获的季节,家家不会缺粮。禾娘给大伯、二哥,两个舅舅家分别送了三匹布,一匹粗布,两匹棉布。

每个人都能做一件新衣过年了,不缺衣服的随他们自己安排了。

禾娘给阿奶和两个嫂子、两个舅娘,各准备了五斤红糖。

糖对于农户来说,是稀罕的吃食,更是舍不得买的,五十文一斤,够全家几个月的盐巴银子了。

翌日早膳后,顺子驾马车带着二少奶奶准备的礼物和大寒夫妻俩,送回了胡家村。

此行总算皆大欢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