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 第88章 柳村改编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第88章 柳村改编

作者:路人乙073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30 来源:小说旗

“王爷,在下适才多有冒犯,请降罪。”高举合跪倒在地,诚恳地对刘轩说道。

“不知者不怪。”刘轩缓缓开口,语气中透露出宽容:“冒犯我没关系,只要你对的起家乡的父老乡亲,本王便不会为难你。”

“谢王爷!”高举合没想到刘轩并不追究自己冒犯,心中感激,连忙道谢,随后又问道:“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

刘轩说道:“安抚好你的手下。他们中很多人的亲戚都在张北遇难,情绪必然不稳定。你告诉他们,本王定然会为他们逝去的亲人讨回公道。”

向左上前一般,指着张氏兄弟问道:“王爷,这两个人怎么处置?”

刘轩目光扫过张氏兄弟,缓缓说道。“先关起来吧,正如他们说的,本王无权处置他们。”

听刘轩如此说,众人皆是一愣,张氏兄弟更是脸露喜色,心中暗自得意,以为能逃过一劫。府衙外围观的百姓也纷纷揣测:“看来,折腾了这么久,晋王终究还是不敢得罪张家。”

然而,刘轩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他们害死了那么多无辜百姓,这笔账不能不算。审判权,本王就交给张北的百姓们吧。让受害者及其家属,以及所有被此事牵连的百姓们,亲自来决定他们的命运。”

“啊!”张氏兄弟闻言,顿时脸色惨白,吓的瘫软在地。张正阳的下场,他们可都听说了。

向左和高举合对视一眼,随即同时跪倒在地,齐声说道:“王爷,从此以后,我二人愿以王爷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没等刘轩回答,向左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我兄弟向右,我们三人誓死追随王爷!”

刘轩点点头,淡淡的问道:“你们可曾想过,本王为何能以区区三千之兵,全歼一万两千燕国骑兵?”

向左回答道:“自然是王爷和耿将军战术精湛,用兵如神。”

刘轩微微摇头,正色道:“战术固然重要,但并非全部原因。我率领的士兵,称作人民子弟兵,他们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是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正义之师。我们有一套严格的治军法规、制度和纪律,确保了子弟兵能够令行禁止,不惧任何艰难困苦,对人民秋毫无犯,成为一支军纪严明、战无不胜的铁军。这才是我们能够以少胜多,全歼敌军的关键所在。”

高举合说道:“王爷的话我不是太懂,但我和手下的士兵都是出自百姓之家,我们愿意为了保护自己的乡亲父老而战。”

刘轩微微颔首,说道:“好,有这样的决心便好。你们回去后,通知你手下的士兵,愿意继续为国效力的,可以加入我们的子弟兵行列,本王保证,在待遇方面定会一视同仁,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而那些不想再当兵的,本王也会妥善安排,领取三两银子的遣散费后,便可就地退伍,回乡与家人团聚。”

“遵命!”向左和高举合齐声答道。

张广武被抓后,张南县的天也随之变了。刘轩对那些为虎作伥,鱼肉乡里的张家爪牙做了彻底的清算。光被砍头的就有三十七人,另有三百多人被判了有期徒刑,暂时投入大牢,等日后押送神石县劳动改造。

十天后,张南城外的杨柳村村头,一万多名张家私兵,排列整齐,等待接受刘轩改编。

刘轩站在队伍前面,做了简短的训话:“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谁的私兵,不再为保卫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家族而战,你们拥有以一个新的名字,那就是人民子弟兵。子弟兵的使命,是保卫所有大汉国的百姓,希望你们遵守军纪,刻苦训练,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待传令兵把讲话内容传给每一个士兵后,刘轩宣布正式改编张家私兵。

刘轩把这些人分成7个团,每团1500名士兵。任命向左为第一团团长,向右为二团团长,高举合为三团团长,邵春来所率的骑兵第二营并入四团,他任团长,5-7团先由高举合代管,等回晋北后,刘轩再行任命团长。至于团长以下的军官,则由团长自行任命。

改编完部队后,刘轩命侯勇新兼任张南知县,留下来稳定张南的局势,并继续清理张家残余势力,确保地方的安宁。而刘轩自己则率领着一万多兵马,押解着张氏兄弟,浩浩荡荡地返回张北。

张北南门外,常永宽和蒋憾山早已带人等候多时。见刘轩等人无恙归来,两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次刘轩带人去张南抓捕张氏兄弟,可以说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刘轩只有五百骑兵,真和张南的一万多张家私兵打起来,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王爷,你可算回来了!”常永宽笑着迎了上来,眼中满是关切:“蒋营长都快沉不住气了,几次都想带兵去张南找你们呢。”

刘轩微微一笑,正欲开口,一旁的邵春来却抢先说道:“王爷真是算无遗策,这次去张南,我们没费一兵一卒,就顺利抓了张氏兄弟,还收服了一万多兵马。”

丁武在一旁,苦着脸插话道:“哎,邵兄,你可别说得这么轻松。下次王爷要是再这么冒险,我这心脏可真受不了了。而且,我们这些贴身侍卫回去后,还得面对王妃的责问,想想都头疼啊。”

众人闻言,都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起来。

刘轩微笑着向蒋憾山介绍了向氏兄弟及高举合,众人相互见礼后,随意闲聊了几句。随后,刘轩发出了命令,让向右率领大部士兵在城外驻扎。他带着其余人进入张北城。

一踏过城门,高举合等人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只见街道上空荡荡的,异常冷清,与往日的繁华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住户的房门口都系着刺眼的白布,随风轻轻摇曳,透出一股凄凉与悲哀。屋内不时传来阵阵哭泣声,让人闻之心酸。

向左看着这一幕,心中悲痛难当,想到了自己惨死的家人,眼眶不禁湿润了。他紧紧攥住拳头,目光如炬,狠狠地瞪向了被押解在旁的张广文,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仇恨。

张广文感受到向左那仿佛能杀人的目光,心头猛地一颤,连忙闭上眼睛,装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向将军,请节哀顺变。”刘轩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作恶之人,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的。我们子弟兵的职责,就是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因为人民子弟兵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它是不可战胜的!那日在东门外,我们500步兵奉命阻击1500多燕国骑兵,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然而我们的士兵,硬是拖了燕人三个多时辰,全营最后只剩下16人,却无一退缩。”

“多谢王爷,替在下报了杀亲之仇,让那些燕人血债血偿。”向左在马上深深地对刘轩鞠了一躬,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这一刻,向左突然理解了刘轩为何要给部队起名为“人民子弟兵”,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为了人民利益而战的坚定信念。向左在心中暗暗发誓,誓死追随这位年轻的王爷,为他,为这片土地,为人民而战。

旁边的高举合也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刘轩前几天问他的问题:“士兵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此刻,高举合心中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答案。子弟兵是为了守护家园,为了保卫亲人而战。他们战斗的动力,源自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那份不可动摇的信仰与忠诚。

到了县衙,刘轩正式任命常永宽为张北县县令,蒋憾山为子弟兵五团团长,然后让常永宽起草公审张氏兄弟的公告。

随后,刘轩转向向左和高举合,轻声道:“让你们的手下都回家去看看吧。”向、高两人闻言,拱手告退。

待几人离开后,房间里只剩下刘轩和常永宽相对而坐。常永宽面色凝重,缓缓开口:“王爷此次亲赴张南,成功收编了一万多名私兵,这无疑壮大了我们的力量,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然而,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隐患。”

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这些新收编的士兵人数众多,数倍于我们原有的子弟兵,恐不易消化。”

“此事我也曾反复思量,确实没有一蹴而就的良策,只能循序渐进,慢慢磨合。”刘轩微微颔首,随即岔开话题问道,“那烈士陵园和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建造进度如何了?”

常永宽面色略显沉重,答道:“进展颇为缓慢,如今张北最紧缺的便是壮年劳力。战后百废待兴,各处都需要人手重建,实在难以调配。”

刘轩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务必多加重视,我打算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爱国教育基地,让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至于民工不足的问题,你无需太过担忧,我会从晋北调拨人手前来支援。”

常永宽闻言,心中稍安,连忙应道:“属下明白了,定当竭尽全力督办此事。若无其他吩咐,我便先行告退,去处理公务了。”

“去吧。”刘轩轻轻点头,随后拿起笔纸,开始撰写奏折。在奏折中,他详细陈述了张氏兄弟的种种罪状,条条罪证确凿,令人发指。同时,他也将决定公开处斩张氏兄弟的事情如实写入奏折,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立场。

写完后,刘轩唤来丁武,将奏折郑重地交到他手中,吩咐道:“丁武,你即刻启程前往京城,务必将这道奏折亲自呈给圣上。此行责任重大,你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差错。”

丁武点头,领命而去。

望着丁武离去的背影,刘轩长长吐出一口气。处决张氏兄弟,他其实是先斩后奏。三天的时间,奏折根本不可能送到京城,等文帝看到奏折,张氏兄弟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三日后,张北东城门外人声鼎沸,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整个广场,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赶来,只为一睹那荼毒乡里的罪魁祸首如何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与期待,口中不时传来对张氏兄弟的咒骂声,声浪滚滚,震天动地。

就在这愤怒与期待交织的氛围中,一队囚车缓缓驶来,车轮滚动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刺耳。最前面的囚车上,正是张氏兄弟和宋国鹌三人,他们已被饿了三天,此时虚弱不堪,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士兵们上前验明正身后,如同拽死狗一般将他们拖了出来,扔在地上。

午时三刻,随着刘轩一声令下,行刑的士兵手起刀落,三个恶贯满盈的狗贼人头瞬间落地,引来人群中一阵欢呼。随后,他们的尸首被拖走,埋入了事先挖好的赎罪坑之中,以示其罪孽深重,永不得超生。

一同被处斩的,还有张广文的三个儿子、张广武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两个女婿。这些人个个身负重案,罪行累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更不足以彰显法律的威严。

在这群被处斩的人中,有一个身份颇为特殊,那就是燕国人贺兰亭。这个背叛主子的家伙,在刘轩眼中已毫无利用价值,因此也被送上了断头台。贺兰亭在临死前仍感愤愤不平,认为刘轩言而无信,自己死得冤枉。

同样觉得冤枉的还有宋国鹌。在刘轩的许诺下,他选择了指证张氏兄弟,以为自己可以因此保住性命。然而,他却忽略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同样不可饶恕。刘轩虽然答应过饶他一命,但那只是权宜之计。在刘轩心中,宋国鹌这样的人,更不就没资格继续活在世上。因此,宋国鹌也只能带着不甘与悔恨步入了黄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