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 第68章 征兵招工

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 第68章 征兵招工

作者:路人乙073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1 20:43:30 来源:小说旗

接下来几天,饥民们每天都能吃到管饱的米粥,体力开始渐渐恢复,情绪日益平稳。虽然他们只能露天睡在城外,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饥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有些饥民开始担心起来,担心晋王驱赶他们。因为按照惯例,一个县城,最多连续施粥三天,并且每天只有一顿。而永丰县,已经连续施舍了六天,每天还是三顿饭,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大家都盼着,能够多享受几天这样安稳的日子。

这日,县城驿馆里,永丰县所有的官员们,都聚在了刘轩临时处理公务的房间。

和刘轩穿越前的那个世界不同,这里一个县也就有县令、县丞、主簿、典史、巡检和驿丞六名“大老爷”,官员队伍简直精简到了极限。

至于游击林东,虽然驻守在永丰,受县令吴雪封节制,官籍却在晋北城。

“王爷,永丰县粮食足够再维持四天。下官已和罗平县罗大人、安民县黎大人通了气,四天后,不管这些饥民去哪个县城,他们都能维持五天的施粥。我们晋北府对这些饥民,也算尽力了。”吴雪封向刘轩汇报着说。

刘轩环视众人,问道:“大家都这样想吗?”

众人纷纷点头,晋北府这次咬牙赈灾,终于把这些将要哗变的饥民拉了回来,也算是为朝廷立了一份大功。

“你们可曾想过,”刘轩站起身,负手而立,缓缓说道,“这些人在罗平或是安民吃完五天的粮食后,他们将何去何从?如果他们一直这样四处流浪,总会有吃不饱的时候。到那时,他们是否有可能真的变成流匪?”

众人沉默不语,他们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却束手无策。

侯勇新皱着眉头说道:“王爷,我们晋北也不能一直养着这些人啊,再说也养不起。”

“当然,本王绝不会一直养着他们。本王要让他们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刘轩坚定地说道。

……

第二天,饥民们发觉今日的米粥异常香甜,今天的粥里没放沙子。

在分发米粥时,士兵们向饥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永丰县的粮食储备已所剩无几,再过几天,他们就需要前往其他地方寻求援助了。

尽管饥民们心里清楚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他们情绪低落到了极点。饥民深感晋王仁德,内心不愿离开,然而现实却迫使他们不得不踏上新的流浪之路。

还好,士兵们又放出了另两条好消息。首先是征兵:晋北子弟兵计划征兵一千名,条件为十五至三十五岁、身体健康且无牵无挂的男性。一旦被录用,士兵们将享受每月四两银子的军饷,并保证每三天能吃上一次肉。

另一个是招工:招募各类工匠如铁匠、泥瓦工、石匠、木匠等工匠,月薪为二两银子,且包吃住。同时,官府还招募普工,月薪为一两五百文。此外,还招募教书先生,月薪高达三两。以上所有民工,都允许携带家属,工作地点在神石县或晋北城。

这些消息在饥民中迅速传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任何身体健康的饥民,只要肯出力气,每个月赚到的银子,也足够他们全家生活所需。更何况官府还提供食宿,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收入积攒起来。几年后,他们就能用这些积蓄买房置地,在晋北安家落户。这对于饥民们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下午时分,永丰县的四个城门口都摆起了桌子,由专人负责登记那些想要当兵或做工的饥民。由于饥民都是穷苦百姓出身,没有人吝啬于付出自己的劳力,因此报名的人络绎不绝,积极性极高。

被录取的饥民们个个欢天喜地,而那些因条件不符未被录取的人则唉声叹气。当然,也有一些人天性懒惰,只想白吃白喝,他们仍在观望之中。

两天之后,统计结果出来了:总共有四万七千多名饥民,其中各类工匠七百多人,青壮年男女三万两千人,识字者四十八人。这些人全部报名参军或做工,加上他们的家眷,总数约有四万五千人。

剩下的两千多人,因不符合要求而未被录取。他们大多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或是失去双亲的孩子。

刘轩审阅了统计结果后,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索着如何妥善安置那些老幼。这时,主簿秦修走进房间,汇报道:“启禀王爷,有十几名年幼的伤员,由于伤势过重,已经难以挽救。他们的父母均已离世,我已经让人准备了草席,打算等他们离世后,在城北进行集体安葬。”

刘轩皱了一下眉头,说道:“先带我去看看他们。”

在饥民中,共有三百多人在太原受了箭伤。待到他们抵达晋北时,已经有七成人因伤势过重死在了路上。剩下的几十人,在经过这几天的治疗后,伤势已无大碍。然而,仍有十二名孩童,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弱,即便大夫们竭尽全力,也仍束手无策。

当刘轩走进屋内时,两名在此诊病的郎中连忙起身行礼。其中一名年长的郎中沉重地说道:“王爷,这几名孩童的脓疮已经发作,恐怕难以熬过今天了。”

刘轩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投向了临时搭建的床榻。只见八男四女,共计十二名年龄大约在12到15岁之间的少男少女,并排躺在一起。他们的伤口大多位于后背,并非致命之处,显然是在逃跑时不幸中箭所致。

刘轩知道郎中所说的脓疮发作,实质上就是伤口感染。在这个缺乏抗生素和无菌技术的时代,即便是小小的伤口,一旦形成溃烂并引发败血症,只能等死。

“给我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让我尝试一下吧。他们能否存活,或许就只能交给天意了。”刘轩沉声说道。

两位郎中心中满是疑惑,晋王竟然懂得医术?他们不敢多问,只能默默遵从命令。

很快,手下们就将刘轩所需的一切准备就绪。刘轩随即指令四名身强力壮的士兵作为助手,开始为那些伤员进行手术。

刘轩所谓的手术,就是清除腐肉、挤出脓液,然后用白酒进行消毒,并上药捻,最后再敷上金疮药并进行包扎。由于缺少麻醉药物,刘轩只能让伤员们强忍疼痛,而四名士兵则负责按住他们,以防因乱动而干扰手术进程。

两个多时辰后,刘轩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长舒一口气。手术虽然完成了,但这些伤员能否存活下来,他心中其实并无把握。

这些伤员中,一名大约十五岁的姑娘给刘轩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肩膀和大腿两处中箭,是这批伤员中伤势最重的。在为她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小姑娘曾五次痛得晕死过去,但她始终紧咬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她大腿上的伤口深可见骨,刘轩担心割到动脉,不敢动刀,而是选择用嘴将脓血一点点吸出。

两位在场的郎中看得目瞪口呆,刘轩所施展的这种“医术”他们前所未闻。暂且不论其效果如何,一个尊贵的亲王竟然愿意用嘴为伤员吸吮脓血,这种悬壶济世、无私奉献的态度已经让他们深感敬佩。

在离开“手术室”前,刘轩又细心地嘱咐了一番:“留几个人在这里看守,每隔一段时间就用毛巾帮他们擦拭身体以降温……”

郝仁一直守候在门外,见刘轩出来,连忙走过来禀告:“王爷,万佛寺给饥民捐了一千担粮食,方丈空信大师,在罗知县陪同下,已将粮食运抵了永丰。”

“他们人呢?”刘轩问道。

郝仁恭敬答道:“在县衙,已等候王爷多时”

“好,我这就去。”刘轩心里暗喜,刚开始打万佛寺的主意,他们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