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16章 汉平帝:刘衎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16章 汉平帝:刘衎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汉平帝刘衎:西汉末年的悲情傀儡

公元前9年,西汉王朝的天空下,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刘箕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平帝刘衎,他出生在中山国卢奴县,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亲为卫姬 。彼时的西汉,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大国的威严与繁荣,可内部早已暗流涌动,外戚势力与皇权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歇,这个孩子的诞生,仿佛是命运埋下的一颗棋子,注定要被卷入这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 。

刘箕子三岁那年,命运的重击突如其来,父亲中山孝王刘兴撒手人寰,小小的他在懵懂中继承了中山王位 。失去父亲庇护的他,在祖母冯昭仪的照拂下艰难成长。然而,宫廷的争斗远比想象中残酷,冯昭仪因刘箕子的肝厥病被诬陷,最终含冤自尽,刘箕子彻底失去了家族的依靠,成为了权力场上的孤家寡人 。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刘箕子时常望着宫墙的天空发呆,他不明白为何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要承受这些痛苦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地活下去,因为他是中山王,身上肩负着一份责任 。在孤独与恐惧中,刘箕子逐渐成长,他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希望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以应对未来未知的挑战 。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突然病逝,且未留下子嗣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朝堂的宁静,权力的真空让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太皇太后王政君迅速出手,罢免了大司马董贤的官职,董贤自知大势已去,当日便自杀身亡 。而王莽,这位野心勃勃的外戚,趁机出任大司马,掌控了丞相事务 。

王莽深知,要想真正掌控朝政,就必须拥立一个年幼易操控的皇帝 。于是,年仅9岁的刘箕子进入了他的视线 。同年七月,车骑将军王舜、大鸿胪左咸奉王莽之命,持节迎立中山王刘箕子 。刘箕子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了生活多年的中山国,前往长安,迎接他的将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未来 。

九月初一辛酉日,刘箕子正式即皇帝位,是为汉平帝 。他身着龙袍,站在未央宫的大殿上,望着下面跪拜的群臣,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真正的权力掌握在王莽和太皇太后王政君手中 。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而王莽则操持国政,百官聚于朝廷东厅,皆听取王莽的指示,刘衎不过是一个被摆在皇位上的摆设 。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王莽开始了一系列的操作 。他先是禁止汉平帝的母亲卫姬入京,将卫氏家族隔绝在长安之外 。卫姬思念儿子,日夜哭泣,却无法与儿子相见 。王莽之子王宇曾希望父亲归政于平帝母家卫氏,屡次让卫姬上书骂丁、傅两家,希望能到长安,但王莽不为所动,只增加她的食邑,却不让她来长安 。不久,发生了吕宽之狱,卫氏受到牵连,被王莽灭门,卫后也被废为家人,一年多以后去世 。通过这一事件,王莽成功地隔绝了汉平帝与母族的联系,消除了潜在的政治威胁 。

汉平帝对王莽的所作所为敢怒而不敢言,他只能将这份怨恨深埋在心底 。在朝堂上,他看着王莽肆意妄为,掌控着一切,却无能为力 。他时常在深夜里独自流泪,思念着远方的母亲和亲人,痛恨自己的无能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反抗的念头,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夺回属于自己权力的机会 。

元始元年正月,在王莽的指示下,汉平帝诏令各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等无子而有孙或养兄弟之子为嗣的,都可以为爵位继承人 。公、列侯嗣子有罪,犯剃光头以上罪的先要请示朝廷 。名列刘氏皇谱而因犯罪被开除族籍的,恢复其族籍 。这一诏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贵族阶层的秩序,维护了刘氏皇族的权益 。

同年二月,设置主管阴阳时序的羲和官,俸禄为二千石;设置外史、闾师,俸禄为六百石 。六月,又设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郡丞十三人,每人负责一个州,劝勉发展农桑 。这些举措看似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实则是王莽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为他日后篡汉做准备 。

元始二年,各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其中青州最为严重,百姓四处逃荒,流离失所 。面对这场灾难,王莽开始了他收买人心的表演 。他带头捐献田宅,安汉公王莽、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为帮助百姓解决困难而捐献房屋与土地的有二百三十人,按照人口分配给贫民 。朝廷还派遣使者负责灭蝗,百姓将捕杀的蝗虫送交官府,用石斗量蝗后按数付钱,天下的百姓家资不满二万,以及受灾的郡县家资不满十万的,都免交租税 。灾民中的病人,安置在捐献的邸舍房屋中,进行医治 。给死者一家死六人以上的葬钱五千,死四人以上的三千,死二人以上的二千 。撤销安定的呼池苑,改为安民县,建起官署与住房,招募贫民迁居于此,由县官发给口粮 。贫民迁移到居住处后,由公家分配给房屋土地与用具,并借给犁、牛、种、口粮 。又在长安城中,修住宅二百区,以供贫民居住 。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拯救了部分百姓的生命,但也让王莽赢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篡位奠定了基础 。

在文化方面,王莽也没有闲着 。他封孔子后裔孔均为褒成侯,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兴建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借儒家正统之名强化自身合法性 。他还在元始四年设置西海郡,迁移天下犯禁的犯人到此处居住 。又分出京师一部分建立前辉光、后丞烈二郡,更改十二州的名称,划分郡国所属的界限 。

元始三年春,王莽为了进一步控制汉平帝,决定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 。这一举措表面上是为了皇室联姻,实际上是王莽加强自己权力的手段 。行纳采礼时,王莽还假意“谦让”,上演拒婚戏码,但最终还是借民意迫使太皇太后同意,婚礼耗资惊人,王氏家族也因此获封地百里 。元始四年二月初七,王莽之女正式被册立为皇后 。同年夏,王莽加号为“宰衡”,加九锡,距离皇位仅一步之遥 。

汉平帝看着王莽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心中的恐惧与愤怒与日俱增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行动,否则将永远沦为王莽的傀儡 。然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王莽的监视之下,根本没有机会反抗 。他只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

随着年龄的增长,汉平帝对王莽的不满愈发明显 。他时常在朝堂上与王莽发生争执,试图夺回一些权力 。王莽察觉到了汉平帝的反抗情绪,对他的监视更加严密 。元始五年十二月,年仅14岁的汉平帝在未央宫突然去世 。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存在很大争议 。《汉书·平帝纪》只记载了汉平帝去世的地点和时间,并未记载平帝是被毒死的 。其所收录的太皇太后的诏令则描述平帝的病情等说:“皇帝仁惠,顾念哀怜 。每次发病,气往上涌,不能言语,故来不及有遗诏 。”而《汉书·王莽传》又明文记载平帝是病死的,并且王莽在平帝生病的时候曾效仿周公那样书写策文,表示愿意代替平帝去死 。然而,后来王莽称帝的企图逐渐暴露,翟义拥立刘信为天子起兵反抗,并向各地发檄文,宣称汉平帝是被毒死的,使各地有所动摇 。王莽篡位后,这种说法又被反抗者提出来,王莽为此于地皇四年向群臣展示平帝生病时自己的策文 。颜师古在为《汉书·平帝纪》所作的注收录了汉代人的注释所提供的平帝被毒杀的经过:汉平帝逐渐长大,因为母亲卫姬的缘故,对王莽产生不满;王莽知道自己与汉帝的关系恶化,于是趁腊日向汉平帝进献椒酒时,在椒酒中下毒,致使汉平帝中毒而死 。

汉平帝去世后,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 。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他从一个懵懂的孩童,被迫卷入权力的斗争中,成为了王莽手中的傀儡 。他试图反抗,却最终无力回天,在14岁的青春年华便含恨而终 。他的死,也标志着西汉王朝的彻底衰落,为王莽篡汉铺平了道路 。

在他死后,王莽立刘婴为皇太子,自己担任“摄皇帝” 。公元8年,王莽终于撕下了伪装,正式篡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汉平帝刘衎的一生,是西汉末年政治**、外戚专权的一个缩影 。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王朝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