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34章 高贵乡公:曹髦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34章 高贵乡公:曹髦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曹髦:以血溅旗的悲壮帝王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东海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的王府中,一声清亮的啼哭打破寂静,曹髦就此诞生。他是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 ,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与文采,熟读经史,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见解,在宗室之中声名远扬。当时的人们评价他“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将他的才华比作曹植,将他的英武比作曹操,足见其非凡之处。

曹髦成长的年代,曹魏政权早已风雨飘摇。自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诛杀曹爽,司马氏家族逐渐掌握朝政大权。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继续专权,皇帝曹芳沦为傀儡。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马师因曹芳参与李丰、张缉等人试图铲除司马氏的计划,以曹芳失德为由,奏请郭太后废除曹芳的帝位。

在挑选新皇帝时,司马师本属意曹操之子彭城王曹据,但郭太后以曹据辈分过高,若立他为帝,自己身为太后的名位将难以确定为由坚决反对。郭太后提议立高贵乡公曹髦,认为他才德兼备。司马师权衡利弊后,最终接受了郭太后的建议。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十月初四,曹髦离开自己的封地,踏上前往洛阳的道路。一路上,他举止有度,尽显皇室风范。抵达洛阳城北的玄武馆后,负责迎接的官员请他入住前殿,曹髦以这是先帝曾经居住的地方为由,坚决推辞,选择住在了玄武馆的西厢房。次日,曹髦正式进入洛阳,群臣在西掖门南拜迎,曹髦下车答拜还礼。司礼官连忙劝阻:“按礼仪,您是天子,不必答拜臣下。”曹髦却回答:“我现在还没登基,仍是人臣。” 到达止车门时,曹髦准备下车步行。左右侍从说:“按惯例,天子可乘车直入。”曹髦摇头道:“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还不知要做什么。” 于是,他坚持下车,步行到太极东堂,拜见郭太后。十月初六,曹髦正式在太极前殿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改元正元 。

初登皇位的曹髦深知,自己虽贵为天子,但权力掌握在司马氏手中。然而,这位年轻的帝王并未选择屈服,他决心在这艰难的局势中,尽可能地施展自己的抱负,维护皇室尊严。曹髦即位后,立刻下诏说:“本朝三位先帝英明圣贤,顺天命而受帝位。但齐王曹芳在承嗣皇位后肆意妄为,不循礼法,将使江山社稷沦入危险境地。皇太后以国家为重,大义灭亲,罢黜了他的帝位。如今,我承受皇太后的征召,入继大统。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兴复我大魏基业。” 他还下令削减天子的车马服饰和后宫费用,将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于抚恤将士和百姓 。

曹髦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正元二年(公元255年),他前往太学,与众多学者探讨儒家经典。在与学者们辩论《易经》《尚书》《礼记》等典籍时,曹髦引经据典,见解独到,令在场的学者们都为之惊叹。他鼓励太学生们潜心学习,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有学识、有品德的人才,为国家效力。

在政治上,曹髦试图加强皇权,削弱司马氏的势力。他重用一些忠于皇室的大臣,如王经、王沈等人,与他们商议治国之策。他还经常颁布诏令,关心百姓疾苦,鼓励农桑,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同时,曹髦也在暗中观察司马氏的一举一动,等待时机夺回权力。

此时,司马师因病去世,其弟司马昭接替兄长,继续掌控朝政。司马昭的野心比司马师更甚,他加快了篡夺皇位的步伐,朝中局势愈发紧张。曹髦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曹魏江山必将落入司马氏之手。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里,曹髦再也无法忍受司马昭的专权跋扈,他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人,悲愤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我不能坐受被废之辱,今日我将亲自讨伐他!” 王经连忙劝阻:“陛下,司马昭专权已久,朝廷内外都是他的人,宫中兵力微薄,贸然行动,恐怕难以成功,还望陛下三思啊!” 但曹髦心意已决,他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意已决,即便死,又有何惧!何况不一定会死!”

随后,曹髦亲自率领宫中的侍卫、奴仆等数百人,手持宝剑,鼓噪着从宫中杀出,直奔司马昭的府邸。在东止车门,曹髦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及其部下。曹髦左右大声呵斥,司马伷的部下见是皇帝,心中惶恐,纷纷后退。然而,当曹髦的队伍行至南阙时,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领军队前来阻拦。曹髦怒目圆睁,大声喝问:“我是天子,你们竟敢造反吗?” 贾充的士兵们被曹髦的气势震慑,一时不敢上前。

这时,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事情紧急了,该怎么办?” 贾充恶狠狠地说:“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日!还用问吗?” 成济听后,手持长戈,纵马冲向曹髦,将曹髦刺于车下。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帝王,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鲜血向司马氏的专权发出了最后的抗争。

曹髦死后,司马昭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将成济当作替罪羊,诛灭其三族。随后,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曹奂完全成为了司马昭手中的傀儡。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曹魏政权正式灭亡 。

曹髦虽然在位时间不长,最终也未能挽救曹魏政权,但他以一己之力,反抗权臣专权,为维护皇室尊严和国家正统而英勇赴死,其悲壮之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展现了一位年轻帝王在绝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对尊严的执着追求,成为了后世对权臣专政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经典案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