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18章 汉光武帝:刘秀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18章 汉光武帝:刘秀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从布衣到帝王的传奇之路

西汉建平元年十二月初六(公元前5年1月15日),济阳县令刘钦的家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刘秀。刘秀出生时,房间被赤光照亮,刘钦满心疑惑,赶忙找来功曹史充兰,让他找会占卜的人问问。充兰和马下卒苏永找到卜人王长孙,王长孙卜卦后,只说这是吉利之事,不必多言。巧的是,这一年,刘钦房前种景天的地方长出了谷子,三株茎,每株九个穗,比普通谷子长一二尺。刘钦觉得这是上天的旨意,便为孩子取名为“秀”。

刘秀的家族虽说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没了封地,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元始三年(公元3年),刘钦在南顿县令任上去世,年仅九岁的刘秀和兄妹成了孤儿,只能回到舂陵老家,依靠叔父刘良抚养,从此过上了普通平民的生活。

刘秀性格沉稳,为人谨慎,平日里喜欢读书,对农事也颇为上心。而他的兄长刘演却截然不同,刘演好行侠义,广交豪杰,养了不少门客,一心想着干一番大事业。刘演常常笑话刘秀只知道埋头种地,没什么大志向,还把他和刘邦的二哥刘仲相比。刘秀也不生气,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着。

新朝天凤年间(公元14年 - 19年),刘秀前往长安求学,专攻《尚书》。在长安的这段日子里,他开阔了眼界,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天下局势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时的西汉王朝,早已是风雨飘摇。自汉元帝以来,朝政日益衰败,汉成帝昏庸无能,大权落入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外戚集团手中。汉哀帝死后,王莽更是连立汉平帝、孺子婴两幼主,权势滔天。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终于撕下伪装,废孺子婴为定安公,正式称帝,建立新朝。

王莽登基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本想挽救岌岌可危的局势,可这些改革不仅盲目崇古,不切实际,还触动了各方利益。再加上水、旱等天灾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中原大地哀鸿遍野。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各地豪强也趁机倒莽,天下大乱。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阳地区遭遇严重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刘演的门客因打劫行盗,让刘秀受到牵连,为躲避官府,刘秀逃到了新野县。在新野,刘秀结识了当地豪强邓晨,两人相谈甚欢,邓晨还向刘秀讲述了宛城豪强李通等人的反莽计划。刘秀听后,心中燃起了希望,他意识到,这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同年秋,刘秀前往宛城卖粮,李通等人得知后,鼓动刘秀起兵反莽。刘秀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下定决心。十月,刘演联合南阳地区的地方豪强和刘氏宗亲,以“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为口号,在舂陵起兵。刘秀与李通及李通堂弟李轶则在宛城起兵响应。这一年,刘秀二十八岁。

十一月,刘秀带领门客返回舂陵,与刘演会合,将起义军命名为“舂陵兵”。刘演起兵时,很多豪门子弟害怕被牵连,纷纷逃避,还说刘演要杀了他们。可当他们看到一向谨慎忠厚的刘秀穿上绛紫色的将军服时,心里踏实了许多,心想刘秀都造反了,那这事或许可行,便纷纷加入了起义军。

舂陵兵虽然士气高昂,但毕竟兵少将寡,装备简陋。刘秀最初连匹马都没有,只能骑着牛上阵杀敌,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杀死了新野尉,才得到了一匹战马。为了壮大力量,刘演、刘秀与王凤、陈牧领导的绿林军联合。然而,豪强与农民军的联合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装备分配不均,刘秀等人起初作战时条件艰苦。而且,军中还因财物分配问题产生了矛盾,将士们甚至想反攻刘氏家族。刘秀为了大局,将刘氏宗族所得的财物分给其他将士,这才平息了争端。

起初,起义军作战还算顺利,接连攻下长聚、新野等地,可在攻取棘阳后,与王莽的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统帅的大军遭遇。双方在小长安(今南阳市南瓦店镇)展开激战,起义军因寡不敌众,损失惨重。刘秀的姐姐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二哥刘仲,都在这场战斗中不幸被杀。起义军无奈,只能收拾残兵,退守棘阳。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刘演、刘秀与另一支绿林军下江军联合,在沘水、淯阳大败王莽军队。这两场战役的胜利,让起义军士气大振,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刘演因此名声大噪,自称“柱天大将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建立一个统一指挥的政权迫在眉睫。在皇帝人选上,绿林军拥护刘氏宗亲刘玄,而部分豪强家族及绿林军将领则支持刘演。最终,刘玄在淯水(今河南南阳白河城南淯水之滨)边的沙滩上称帝,年号更始,并封刘演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六月,刘秀迎来了人生中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昆阳之战。王莽得知刘玄称帝后,大为震惊,立即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妄图一举消灭更始政权。当时,昆阳城中的汉军仅有九千人,众人都觉得敌众我寡,难以抵挡,想要弃城退守荆州故地。刘秀却冷静分析局势,认为合兵一处尚有取胜的可能,分散则必败无疑,他力劝诸将固守昆阳。

随后,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前往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不久,他带着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赶回昆阳救援。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根本没把汉军放在眼里,扬言要屠城。他们向昆阳城发起猛烈进攻,又是挖掘地道,又是制造云车。昆阳守军坚守危城,毫不退缩。

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向王莽军发起冲锋,反复猛冲之下,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汉军士气大振。接着,他又挑选三千勇士,迂回到敌军侧后,偷渡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突袭。王邑依旧轻敌,下令各营不得擅自出兵,自己和王寻率万人迎战。结果,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也不敢出援。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取胜,趁机出城夹击。此时,突然狂风大作,飞瓦漫天,暴雨如注,滍水暴涨,王莽军大乱,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万余人涉水被淹死,滍水都为之断流。

昆阳之战,刘秀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新莽政权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然而,刘秀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一个噩耗传来。他的兄长刘演因威名日盛,引起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刘玄等人设计将刘演杀害。刘秀得知兄长遇害的消息,悲痛万分,但他深知此时自己身处险境,必须隐忍。他立刻从驻地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赶往宛城,向刘玄谢罪。在宛城,他不敢为刘演服丧,也不敢提及自己在昆阳之战中的功劳,饮食谈笑都和平常一样。刘秀的隐忍和谦恭,让刘玄感到愧疚,也放松了对他的戒备。不久,刘玄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之后,刘秀迎娶了南阳新野豪门之女阴丽华,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九月,长安三辅豪杰联手杀了王莽,并把他的脑袋送到宛城。刘玄派刘秀代理司隶校尉的职务,先行到洛阳整修皇宫官府。十月,刘玄移都洛阳。之后,又派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的名义平定河北,镇抚州郡。

刘秀深知,这是他摆脱刘玄控制、发展自己势力的绝佳机会。他在河北期间,以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犯、广布恩惠,恢复汉室制度为号召,赢得了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更始二年(公元24年)四月,刘秀消灭了在邯郸称帝的割据势力王郎。随着刘秀势力的不断壮大,刘玄坐不住了,他派侍御史持符节立刘秀为萧王,并命令他罢兵返回长安。刘秀知道回去必定凶多吉少,便以河北尚未平定为理由,拒绝接受调动命令。

为了进一步壮大实力,刘秀镇压并收编了以铜马为首的一百多万农民起义军,他对这些起义军将领加以任用,让他们继续统领旧部。此举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还赢得了“铜马帝”的称号。同时,为了促成和真定王刘杨的联盟,刘秀以隆重之礼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

更始二年秋冬之际,刘秀在击败农民军青犊军后,趁机攻占了更始政权控制的河内地区。十二月,赤眉军主力在樊崇的率领下进军关中,刘秀预估赤眉军必定会攻破长安,于是趁着赤眉军与更始军相争之际,命令邓禹分兵进军关中,攻占河东,进逼长安。

此时的刘秀,已经据守河北、河内,实力雄厚,称帝的条件逐渐成熟。他的部将们纷纷劝说他称帝,重建汉室。起初,刘秀坚决拒绝,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称帝可能会招来更多麻烦。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将士们的劝说越来越强烈,刘秀也开始认真考虑此事。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河北鄗城(今河北省柏乡县北)称帝,东汉王朝正式建立。称帝后不久,刘秀便挥师南下进攻洛阳。洛阳城内的朱鲔守军一片恐慌。刘秀派曾在朱鲔手下担任过校尉的岑彭劝说朱鲔投降。朱鲔与刘秀结怨甚深,他是更始政权中杀害刘演的主谋,所以顾虑重重。刘秀从大局出发,表示不计前嫌,承诺绝不追究过往之事。朱鲔这才放下心来,顺利投降。刘秀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建武元年十月,刘秀移都洛阳。

刘秀称帝后,面临的局势依旧严峻。当时,天下尚未统一,各方割据势力林立。在关中地区,自刘玄迁都长安后,这里便是更始政权的统治中心。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向长安进发,与更始政权军队激战。更始政权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内部矛盾也不断激化,长安陷入混战之中。十月,刘玄向赤眉军投降,并将皇帝印授给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刘玄被封为长沙王,不久后被赤眉军杀死。刘秀得知刘玄被害后,念及刘玄是刘氏嫡孙,又是自己的族兄,诏令大司徒邓禹将刘玄葬于霸陵。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春,占据长安的赤眉军因为城中粮尽,便尽收珠宝,火烧宫室,向西而去。邓禹趁机进军长安,但由于严重的粮荒和赤眉军折回长安,邓禹不得不退出长安。在邓禹与赤眉军作战时,汉中的割据势力延岑也乘机企图夺取长安,在长安外围形成了三派势力相争的局面。

邓禹在对赤眉军的作战中连连失利,再加上严重缺粮,军队陷入困局。刘秀命令邓禹坚守不战,但邓禹没有听从,多次率领饥饿的士兵与赤眉军作战,均以失败告终。为了消灭赤眉军,刘秀派冯异代替邓禹指挥清剿大军,还把自己的宝剑赐给冯异,亲自向他口授进军作战的原则。刘秀在派遣冯异从正面进攻赤眉军之后,又派破奸将军侯进等人屯驻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屯驻宜阳,分作两路,堵截赤眉军。

冯异按照刘秀的部署,与赤眉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他先以少量兵力引诱赤眉军主力出击,然后伏兵四起,大败赤眉军。赤眉军余部向宜阳方向逃窜,又遭遇了耿弇的拦截。最终,赤眉军在刘秀的重重包围下,被迫投降。刘秀成功消灭了赤眉军,基本平定了关中地区。

此后,刘秀继续向其他割据势力发起进攻。建武二年到建武六年(公元26 - 30年),刘秀历经四年消灭了关东的农民军残部,击溃了彭宠、刘永、董宪等割据势力,基本平定关东地区。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大败割据陇西的隗嚣。隗嚣势力覆灭后,刘秀又同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作战。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公孙述战死,蜀军投降,刘秀终于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刘秀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恢复的措施。在政治上,他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台阁制,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成为三省六部制的雏形;精简机构,整顿吏治,省减吏员,“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使官僚机构更加精简高效,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在经济上,他实行度田和屯田,下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打击豪强地主隐瞒土地和人口的行为,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释放奴婢和刑徒,多次下诏规定主人不得灸灼奴婢,杀害奴婢者不得减罪,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等,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劳动力;轻徭薄赋,仿照汉景帝,实行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文化上,他倡导儒学,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还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刘秀驾崩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岁。他从一介布衣成长为开国皇帝,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瞻远瞩的智慧,完成了统一大业,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帝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