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30章 魏武帝:曹操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30章 魏武帝:曹操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曹操: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沉浮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的曹氏家族,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便是曹操。曹操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曹腾是东汉地位显赫的宦官,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父亲曹嵩则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但因家族与宦官的关系,曹操自幼便在世家大族的轻蔑眼光中成长。

少年时期的曹操,机警聪慧,任侠放荡,不喜读书,整日与一群伙伴飞鹰走狗、游猎嬉戏。旁人都觉得他难成大器,唯有乔玄、何颙等少数人慧眼识珠。乔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番话极大地鼓舞了曹操的志气,也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负的使命。为了改变世人对自己的看法,曹操开始发愤图强,广泛阅读兵书战策,研习诸子百家,其才学与谋略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年仅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是东汉都城,皇亲贵戚众多,治安极为复杂。曹操一到任,便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其用五色棒处死。此事轰动洛阳,从此,“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也因此得罪了权贵,不久便被明升暗降,调任顿丘令。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因战功被升迁为济南相。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辖下有十多个县,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到职后,大力整饬,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然而,曹操的刚正不阿却触动了诸多权贵的利益,他深知在这昏暗的世道难以容身,又不愿违心迎合,于是称病返乡,暂时退出了官场。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典军校尉,再次回到洛阳。次年,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即位,何进与宦官集团矛盾激化。何进为诛杀宦官,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相助,不料董卓还未到,何进便被宦官所杀,洛阳陷入一片混乱。董卓进入洛阳后,废黜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并自任相国,独揽朝政。董卓看重曹操的才能,想要拉拢他为己所用,封他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深知董卓倒行逆施,必遭天下人反对,不愿与之为伍,于是改名换姓,逃离洛阳,回到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回到陈留后,曹操散尽家财,招募义兵,竖起了反董大旗。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联军。联军在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会师后,畏惧董卓的凉州军,无人敢率先发起进攻。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于是独自引军西进。在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曹操遭遇董卓部将徐荣,双方激战,曹军大败,曹操本人也被流矢射中,坐骑受伤。幸亏曹洪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又护送他渡河,才得以死里逃生。此役虽败,但曹操的胆识与魄力却赢得了众人的敬重。

讨董联军因内部矛盾重重,不久便分崩离析。曹操意识到,要成就大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兖州刺史刘岱战死。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接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与鲍信合军进攻黄巾军,鲍信为救曹操不幸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军击败,收编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挑选精锐组成“青州兵”,这成为曹操日后争霸天下的重要军事力量。

在兖州站稳脚跟后,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但也引起了周边诸侯的忌惮。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时,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杀害。曹操为报父仇,亲率大军征讨徐州,一路上大肆杀戮,“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这一暴行引起了天下人的震惊与谴责。就在曹操攻打徐州之际,陈留太守张邈与陈宫等人联合吕布,趁机攻占了兖州大部,曹操腹背受敌,陷入了人生中的重大危机。他不得不放弃攻打徐州,回师兖州。经过近两年的苦战,曹操终于击败吕布,重新夺回兖州。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大臣的护送下,从长安东归洛阳。此时的洛阳已被董卓烧毁,破败不堪,汉献帝与群臣衣食无着,处境十分艰难。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亲率大军前往洛阳,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生涯。曹操被汉献帝任命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后又拜为大将军、武平侯,掌握了朝廷大权。

掌控汉献帝后,曹操以朝廷名义颁布诏令,名正言顺地征讨四方。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他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在许昌一带推行屯田制。招募流民,将无主荒地收归国有,由政府提供耕牛和种子,组织他们进行开垦。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每亩向国家缴纳固定的租税,军屯则是士兵在不打仗时进行耕种。屯田制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还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曹操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打破了传统的门第观念。他多次颁布求贤令,明确提出“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只要有才能,不论其出身、品德如何,都能得到重用。在他的帐下,汇聚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一大批智谋之士,以及张辽、徐晃、张合等众多猛将。这些人才为曹操出谋划策、征战四方,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决定北方命运的大战。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兵多将广,粮草充足;而曹操控制的兖州、豫州、徐州等地,实力相对较弱。袁绍亲率十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曹操。面对袁绍的强大攻势,曹操采纳谋士荀攸的计策,声东击西,解了白马之围,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又在延津设伏,大破袁军,斩杀文丑,极大地挫了袁军的锐气。

随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曹操粮草将尽,一度想退兵,在荀彧的劝说下才坚持下来。恰在此时,袁绍的谋士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抓,一怒之下投奔曹操,并向他献计偷袭袁绍的粮草辎重囤积地乌巢。曹操当机立断,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冒用袁军旗号,趁夜偷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粮草。袁军军心大乱,曹操趁机发起总攻,袁绍大败,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官渡之战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官渡之战后,曹操又经过数年征战,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野心勃勃,企图一举南下,统一全国。他先是废除三公,自任丞相,加强了自己的权力;接着亲率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南征荆州。此时荆州牧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被迫南撤,在长坂坡被曹操的虎豹骑击败,狼狈逃往夏口。

曹操顺利占据荆州后,写信给孙权,试图威逼其投降。孙权在周瑜、鲁肃等人的劝说下,决定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军对峙。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于是用铁链将战船首尾相连。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之计,他率领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假称投降,靠近曹军战船后,纵火燃烧。一时间,火势蔓延,曹军战船纷纷起火,曹军大乱。孙刘联军趁机出击,大破曹军。曹操率残军退回北方,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这也使他统一全国的步伐被迫放缓。

赤壁之战后,曹操认识到短期内难以消灭孙刘势力,于是转而致力于巩固北方的统治。他继续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同时加强对军队的训练和管理,提高战斗力。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派钟繇、夏侯渊讨伐汉中张鲁,以威胁盘踞在关中的马超、韩遂等势力。马超、韩遂等联合起兵反抗,曹操亲自率军西征。在潼关之战中,曹操采用离间计,成功离间马超与韩遂,大破联军,基本平定了关中地区。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晋封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事大小皆由曹操决断。此时的曹操,虽无皇帝之名,却已有皇帝之实。

随着曹操权势的日益膨胀,他与汉献帝及汉室旧臣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因不满曹操专权,写信给父亲伏完,希望他能设法诛杀曹操。此事泄露后,曹操大怒,逼迫汉献帝废黜伏皇后,并将伏皇后幽闭至死,其兄弟及宗族百余人也被处死。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派关羽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锋芒,在司马懿、蒋济等人的建议下,联合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最终败走麦城,被孙权部将擒杀。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阳。他一生征战,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正式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

曹操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从一个普通的官宦子弟,成长为乱世中的一代枭雄。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和用人智慧,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崛起,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混战的局面,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其诗歌、散文作品气魄雄伟,情感深沉,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后世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