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33章 魏齐王:曹芳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33章 魏齐王:曹芳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曹芳:风雨飘摇中的傀儡帝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曹操之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史称魏文帝。曹丕之子曹叡即位后,虽努力维持着曹魏的统治,但无奈子嗣单薄,三个亲生儿子曹冏、曹穆和曹殷都早早夭折。

公元232年,在任城王府,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曹芳。曹芳的身世在历史上颇具争议,一说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操的曾孙。因魏明帝曹叡子嗣全部夭折,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年仅3岁的曹芳被曹叡收为养子,并被立为齐王,与他一同被收养的还有秦王曹询。

在宫中的日子,曹芳虽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也时刻感受到宫廷的压抑与冷漠。曹叡对他虽有养育之恩,但毕竟不是亲生父子,曹芳在曹叡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差错。他努力学习经史子集、骑射武艺,希望能得到曹叡的认可与喜爱。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初一,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一天,魏明帝曹叡病重,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为了避免皇权旁落至旁支宗室,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立年仅8岁的曹芳为皇太子。曹芳被紧急召至曹叡的病榻前,看着气息奄奄的养父,曹芳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虽年幼,但也明白这意味着自己即将承担起整个国家的重任。

就在同一天,曹叡驾崩,曹芳正式即位为帝,尊魏明帝的皇后郭氏(明元皇后)为皇太后,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曹芳坐在高高的皇位上,望着下面朝拜的群臣,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不过是个傀儡,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曹爽和司马懿手中。

曹芳即位之初,遵照魏明帝的遗命,下诏以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佐朝政,以司徒、司空、冢宰、元辅等统领百官。他还下令各项准备动工的宫殿、台阁一概罢免,官府及公卿府中六十岁以上的奴婢,放他们出去做一般的平民。这一系列举措,展现出曹芳想要做一个好皇帝的决心,也赢得了一些民心。

然而,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远比他想象的要残酷。曹爽和司马懿表面上共同辅政,实则各怀鬼胎,都想独揽大权。曹爽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断提拔亲信,打压司马懿的势力。他任命何晏、邓飏、丁谧等人为重要官职,组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这些人大多是“正始名士”,他们推崇玄学,主张清淡,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

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司马懿选择了隐忍。他假装生病,不问政事,以此来麻痹曹爽。曹爽见司马懿称病,以为他已不足为惧,便更加肆无忌惮地专权跋扈。他不仅在朝堂上独断专行,还生活奢侈,大肆敛财,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

在曹爽与司马懿的明争暗斗中,曹芳只能无奈地周旋于两人之间。他虽贵为皇帝,却没有任何实际权力,无法左右朝堂局势。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决定率军攻打蜀国。曹芳虽心中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曹爽的意愿,只得批准出兵。结果,曹爽在兴势之战中惨败,损兵折将,这让曹魏的国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的权力达到了顶峰。他听何晏、邓飏、丁谧之计,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自此彻底独揽朝政。曹芳与郭太后告别时,相对哭泣,他感到自己的处境更加孤立无援。此时的曹芳,也逐渐开始亲近小人,常在后园游乐饮宴,试图在这短暂的快乐中忘却朝堂上的烦恼。尚书何晏、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先后上书劝谏,但曹芳并没有听从。

曹芳的放纵,让司马懿看到了机会。他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豢养死士,等待着反击的时机。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曹芳和曹爽等官员前去拜祭曹叡的陵墓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他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曹爽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他本有机会起兵反抗,但在司马懿的威逼利诱下,最终屈服,自请免去职务。不久,曹爽被司马懿定罪,夷灭三族,史称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彻底掌控了朝政,曹魏的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曹芳虽仍为皇帝,但不过是司马氏手中的傀儡,他的诏书需经司马氏审阅方能发布。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太尉王凌谋划借拥立楚王曹彪为由起兵反对司马懿专权。曹芳得知消息后,下诏命司马懿率军将其击败。最终,王凌自杀,曹彪被赐死。经此一役,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曹芳也彻底失去了反抗的机会。

同年七月,司马懿去世,其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地位,继续掌控朝政。司马师比司马懿更加专横跋扈,他对曹芳也更加警惕。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与此时皇后张氏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密谋废除司马师的辅政之位,并计划让夏侯玄做大将军。曹芳对司马师的专权早已不满,于是参与了这次谋划。然而,事情很快败露,司马师设计除掉了李丰、张缉等人,并将他们诛灭三族。

司马师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认为曹芳参与了此次谋划,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于是决定废除曹芳的皇位。同年七月,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带兵入京,准备去攻打蜀国。曹芳左右亲信劝他在司马昭辞行时杀死司马昭,再派兵击败司马师,并已将诏书提前写好,但曹芳因惧怕司马氏的势力,最终没有执行。

司马师见曹芳如此懦弱,更加坚定了废除他的决心。随后,司马师联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作乐并弹打进谏的清商令令狐景、清商丞庞熙乃至用烧铁重伤令狐景身体、太后丧母时不尽礼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郭太后无奈之下,只得许可。

曹芳就这样被迫退位,他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朝廷通过商议,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芳的皇帝生涯就此结束,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沦为了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

此后,司马氏的权势在曹魏日渐强大。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曹芳被改封邵陵县公。泰始十年(公元274年),曹芳在孤独与落寞中去世,享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曹芳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虽贵为皇帝,却从未真正掌握过权力,始终在权臣的操控下挣扎求生。他试图反抗,却因自身的软弱和实力的悬殊而失败。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皇权旁落、权臣当道的一个缩影,也让后人看到了在权力的漩涡中,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