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45章 晋愍帝:司马邺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45章 晋愍帝:司马邺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司马邺:末世余晖下的悲壮帝王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西晋王朝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长安城内,年仅三岁的司马邺呱呱坠地。作为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司马邺自出生便被卷入了王朝覆灭的巨大漩涡之中。彼时的西晋,八王之乱余波未平,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如匈奴、羯、鲜卑等趁势崛起,边境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司马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成长,虽贵为皇族,却过早地见识到了乱世的残酷。

随着年龄的增长,司马邺逐渐懂事,他看到长安城中百姓因战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内心充满悲悯。在王府中,他常常翻阅史书,渴望从历代明君的治国之道中寻得拯救国家的良方。尽管外界局势混乱不堪,司马邺依然坚持学习,在一众饱学之士的教导下,他对经史子集、兵法谋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沉稳坚毅的性格也在乱世的磨砺中逐渐形成。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汉赵政权的军队在刘曜的率领下,攻破洛阳,制造了震惊天下的“永嘉之乱”。晋怀帝司马炽被俘,西晋的统治中心遭受毁灭性打击,北方大地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洛阳沦陷后,司马邺跟随舅舅荀藩、荀组等人逃到密县,后又辗转至许昌。在逃亡途中,司马邺亲眼目睹了匈奴军队烧杀抢掠的暴行,无数百姓惨死在铁蹄之下,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复兴晋室的决心 。

不久后,司马邺抵达长安。此时的长安,在战乱的摧残下,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城内一片萧条,人口锐减。但这里毕竟是西晋在关中的重要据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长安,司马邺得到了安定将军贾疋、雍州刺史麹特等地方势力的支持。他们认为,在晋怀帝被俘、国家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需要拥立一位皇室成员为帝,以此来凝聚人心,抵御外敌。司马邺作为皇室宗亲,且表现出远超年龄的沉稳与坚毅,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最佳人选。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贾疋等人上表拥立司马邺为皇太子,行监国之职。年仅六岁的司马邺,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他在长安设立行台,召集流亡的官员,试图重建西晋的统治秩序。尽管困难重重,司马邺依然积极作为,他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安抚百姓,招募军队;同时,他还下令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怀帝在平阳被匈奴汉赵皇帝刘聪毒杀的消息传来,司马邺在长安即皇帝位,改元建兴,是为晋愍帝。此时的西晋,领土已大幅缩水,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政权占领,朝廷所能控制的区域仅有关中及周边的部分地区。司马邺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烂摊子,但他并未退缩,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试图挽救濒临灭亡的西晋王朝。

司马邺即位后,立即着手整顿朝政。他重用索綝、麹允等忠诚能干的大臣,任命索綝为尚书左仆射、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大权;麹允为尚书右仆射、领军将军,负责军事事务。索綝和麹允也不负所托,他们积极整顿军队,加强长安的防御工事,同时在关中地区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实力 。

在经济方面,司马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生产。他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同时,他还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商业贸易,促进商品流通,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了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司马邺还派人到周边地区购买粮食,并组织百姓进行粮食生产自救 。

然而,司马邺面临的外部压力实在太大。匈奴汉赵政权不断对西晋发动进攻,其军队在刘曜的率领下,多次兵临长安城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刘曜率军攻打北地郡,太守麹昌向长安告急。司马邺派麹允率军救援,却在途中遭到匈奴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北地郡最终被匈奴军队攻陷,随后,刘曜又乘胜进军,包围了长安 。

面对匈奴军队的进攻,司马邺和他的大臣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组织百姓加固城墙,储备粮食和武器,同时号召各地的军队前来救援。但由于西晋各地的军队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救援行动多次失败。长安城内的粮食逐渐短缺,百姓和士兵们只能靠野菜、树皮充饥,处境十分艰难 。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刘曜再次率军进攻长安,此时的长安已陷入绝境。城内粮草断绝,瘟疫横行,百姓和士兵们死伤无数。司马邺深知,长安已经无法坚守下去,为了避免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他决定向匈奴汉赵政权投降。

十一月,司马邺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口衔玉璧,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刘曜接受了司马邺的投降,将玉璧收下,焚烧了棺材,将司马邺送往平阳。至此,西晋王朝正式灭亡 。

司马邺被押解到平阳后,受尽了屈辱。刘聪对他百般羞辱,让他在宴会上为宾客们斟酒、洗杯子,甚至在打猎时让他穿着士兵的衣服,手持长戟,在前面开路。面对这样的屈辱,司马邺只能默默忍受,心中却始终怀着复国的希望 。

建兴五年(公元318年),刘聪担心司马邺会引起西晋旧部的反抗,于是将他杀害,司马邺年仅十八岁。司马邺死后,谥号“愍皇帝” 。“愍”字,有忧患、痛心之意,这一谥号既是对他悲惨命运的同情,也是对他在国破家亡之际,仍努力挽救国家却无力回天的无奈与惋惜。司马邺的一生,短暂而悲壮,他虽未能改变西晋灭亡的命运,但他在乱世中为复兴晋室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