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 第10章 汉昭帝:刘弗陵

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 第10章 汉昭帝:刘弗陵

作者:C龙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1 21:23:38 来源:小说旗

汉昭帝刘弗陵:少年天子的传奇与遗憾

公元前94年,长安钩弋宫一片喜庆,汉武帝刘彻迎来了他的小儿子刘弗陵。这孩子的降生可不寻常,其母钩弋夫人怀胎十四月才将他生下,汉武帝惊喜万分,联想到上古尧帝也是其母怀胎十四月所生,便将钩弋宫宫门命名为“尧母门”,仿佛冥冥之中注定这个孩子将有非凡的命运 。

刘弗陵自幼聪慧伶俐,体格健壮,深得汉武帝喜爱。在他成长的岁月里,宫廷中虽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彼时,太子刘据已被立多年,其背后是卫氏家族的庞大势力,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皆出自卫氏,他们在朝堂和军队中影响力巨大,太子之位看似稳固。刘弗陵本与皇位相距甚远,作为幼子,他更多的是在宫中享受着父亲的宠爱,学习着治国理政的知识,过着相对无忧无虑的皇子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元前91年,一场震惊朝野的巫蛊之祸彻底改变了西汉的政治格局。奸臣江充与太子刘据素有嫌隙,他利用汉武帝晚年迷信巫蛊的心理,诬陷太子诅咒汉武帝。太子刘据无奈之下起兵诛杀江充,却被汉武帝误认作谋反。一番激战之后,太子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自尽身亡,卫氏家族势力瞬间土崩瓦解。这场大祸犹如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宫廷,无数人受到牵连,西汉朝廷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

太子之位空缺后,诸位皇子对皇位的争夺愈发激烈。燕王刘旦自恃年长,上疏汉武帝,主动请缨回京担任皇宫守卫,实则是想借此机会谋取太子之位。汉武帝何等精明,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盛怒之下斩杀了来使,以此警告刘旦不要有非分之想。广陵王刘胥则是个好逸恶劳、行为举止毫无规矩之人,汉武帝对他十分不满,自然也不会考虑立他为太子。而齐怀王刘闳和昌邑哀王刘髆都早早离世,如此一来,太子人选迟迟未能确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弗陵渐渐长大,他的聪明才智愈发凸显,行事作风颇有汉武帝年少时的风范。汉武帝看着这个小儿子,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深知,要想让刘弗陵顺利继承皇位,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于是,汉武帝在甘泉宫命画工精心绘制了一幅“周公辅成王”的画像,并将其赐予奉车都尉霍光,以此暗示群臣自己欲立刘弗陵为太子的想法。

但汉武帝心中还有一个隐忧,那便是“主少母壮”的问题。他深知历史上外戚专权的危害,当年吕后专政,险些让刘家江山改姓,他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自己的儿子身上重演。思虑再三,汉武帝狠下心来,找借口将钩弋夫人赐死。可怜钩弋夫人,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只留下年幼的刘弗陵在宫中。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抓紧时间安排后事。他正式立年仅八岁的刘弗陵为皇太子,并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上官桀为左将军,让他们共同辅佐刘弗陵。交代完这一切后,汉武帝带着对大汉江山的期许与担忧,溘然长逝。

就这样,八岁的刘弗陵登上了皇位,史称汉昭帝。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尊奉姐姐鄂邑公主为长公主,追赠生母钩弋夫人为皇太后,为她修建云阳陵墓。此时的朝堂,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四位辅政大臣之间,矛盾逐渐显现。

霍光作为首辅大臣,深得汉武帝信任,手中掌握着大权。他为人正直,一心想要辅佐刘弗陵治理好国家,延续汉武帝后期的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而上官桀与霍光本是姻亲关系,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为妻,起初两人关系还算融洽,霍光每次休沐外出,都是由上官桀代替他处理国家政务。后来,两人都因捕斩反贼重合侯马通有功,分别被刘弗陵加封博陆侯和安阳侯。

然而,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桀父子渐渐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想要更多的权力和地位。而霍光为人公正,坚持原则,这让上官桀父子心生不满。尤其是在立皇后这件事情上,两人的矛盾彻底激化。

公元前83年,鄂邑长公主为年仅十二岁的刘弗陵挑选皇后,她选取周阳氏的女子进宫,许配给刘弗陵。而上官安却想将自己年仅六岁的女儿送入宫中成为皇后,霍光以孩子年纪幼小为由拒绝了他。上官安不甘心,他通过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游说长公主,最终成功将女儿送入宫中。这年三月,上官氏顺利被刘弗陵封为皇后。刘弗陵为此大赦天下,还赏赐了长公主、丞相、将军、列侯以及宗室等大量钱币。

女儿当上皇后之后,上官安因此受益,被封为桑乐侯,升骠骑将军。为了回报鄂邑长公主举荐上官氏的恩情,上官桀父子想方设法要将丁外人封为列侯,因为按照汉朝旧例,非列侯不可娶公主为妻。但霍光秉公办事,坚决不同意封丁外人为列侯,他们另想办法封丁外人为光禄大夫,让其进宫拜见刘弗陵,又被霍光拒绝。这一系列的事情让鄂邑长公主对霍光心怀怨恨,而上官桀父子也因此与霍光彻底决裂,开始暗中谋划扳倒霍光。

与此同时,燕王刘旦因为没有继承帝位,一直心怀怨恨。御史大夫桑弘羊居功自傲,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官,也被霍光拒绝,同样对霍光不满。于是,上官桀父子联合鄂邑长公主、桑弘羊以及刘旦,组成了一个反对霍光的联盟,共同谋划着一场惊天阴谋。

他们先是派人趁霍光休沐时,假借燕王的名义向刘弗陵上疏,揭露霍光的“阴谋”,称霍光专权放肆,出行的仪仗宛如帝王,私自调兵遣将,恐有不臣之心。上官桀等人以为,刘弗陵年纪尚小,一定会相信他们的话,然后直接从宫中发下奏书,再由桑弘羊联合朝臣共同胁迫霍光退位。

然而,他们低估了刘弗陵的智慧。刘弗陵收到奏书后,心中十分冷静,他仔细分析了奏书的内容,觉得疑点重重。第二天早上,霍光听闻此事,心中忐忑不安,停留在殿前的画室中,不敢进去拜见刘弗陵。刘弗陵询问霍光何在,上官桀趁机进言,称霍光因为燕王告发罪行,不敢来上朝。刘弗陵却下令召见霍光,霍光一进殿就脱下官帽叩头谢罪。刘弗陵看着霍光,说道:“将军请把官帽戴上,朕知道这奏书所言都是假的,将军无罪。”霍光又惊又喜,疑惑地问刘弗陵为何知道他无罪。刘弗陵不紧不慢地分析道:“将军去广明校阅郎官,不过是最近的事情,调校尉也还不到十天,燕王远在外地,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知道这些事情呢?而且将军若想为非作歹,又何须如此大动干戈?”年仅十四岁的刘弗陵,竟能如此冷静地分析问题,洞察这封奏书乃是谗言,左右大臣都感到十分吃惊。

这时,呈上奏书的人已经逃跑了,刘弗陵下令官府紧急搜捕。上官桀等人内心恐惧,劝刘弗陵不用追究这种小事,但刘弗陵执意要查个水落石出。此后,上官桀一党仍不死心,多次有人诬告霍光,但刘弗陵每次都大怒,下令但凡有谁诽谤霍光都要被治罪。上官桀等人见此,不敢再公开说霍光的坏话,便暗中密谋发动政变,准备直接废掉刘弗陵,拥立燕王刘旦为皇帝。

公元前80年,上官桀等人的政变计划终于到了实施的时候。他们让鄂邑长公主设下酒宴,邀请霍光赴宴,打算在席间命埋伏的士兵杀死霍光,然后再废除刘弗陵。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被稻田使者燕仓得知,燕仓立即向大司农杨敞告发此事。杨敞内心惶恐,不敢声张,便装病在家。燕仓又将此事上报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深知事情重大,赶忙上奏刘弗陵。就这样,上官桀等人的政变计划提前泄露。

在他们发动政变之前,霍光抢先下手,将上官桀父子、丁外人等人逮捕,他们的宗族全部被诛杀。燕王刘旦和鄂邑长公主见事情败露,知道大势已去,无奈之下都自杀身亡。皇后上官氏因为年纪幼小,没有参与谋划,且是霍光的外孙女,因而没有被废。

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被平定之后,刘弗陵下诏书揭示上官桀等人的罪行,同时赦免了燕王太子、长公主儿子文信及参与谋反的宗室子直系的罪行,将他们废为平民。对于那些受上官桀等人欺瞒参与政变的部署,如果没有确切罪行,也都免去了罪罚。

经历了这场**之后,刘弗陵开始真正亲政,他深知国家历经多年战乱,百姓生活困苦,急需休养生息。于是,他继续推行汉武帝后期的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他多次下令减免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同时,他还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国家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政治上,刘弗陵重视吏治,多次察举贤良,选拔有才能的人入朝为官。他要求官员们要廉洁奉公,为民办事,对于那些贪污**、欺压百姓的官员,他严惩不贷。在他的治理下,官场风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政治逐渐清明。

在军事上,刘弗陵也毫不含糊。虽然他年纪轻轻,但却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当时,匈奴和乌桓等少数民族时常侵扰汉朝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刘弗陵派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领北边七郡两千精兵前往平定乌桓叛乱。范明友不负众望,成功地平定了叛乱,保卫了国家的边疆安全。此后,刘弗陵又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防御,在边境修筑城堡,派驻军队,使得匈奴和乌桓等少数民族不敢轻易进犯。

公元前77年,刘弗陵加元冠,正式成年。他正式委任霍光执政,自己则在一旁学习和监督。霍光在昭帝一朝执政十三年,他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西汉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辅佐下,刘弗陵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生活丰裕,四方少数民族尽皆臣服,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之兆。

然而,命运似乎对刘弗陵格外残酷。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刘弗陵突然病重,尽管太医们全力救治,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刘弗陵在未央宫崩逝,结束了他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他在位十三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西汉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弗陵死后,由于他生前没有留下子嗣,霍光奏请皇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然而,刘贺荒淫无道,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就被霍光联合大臣们废黜,史称汉废帝。之后,霍光又奏请皇太后改立汉武帝曾孙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汉宣帝即位后,继续推行刘弗陵时期的政策,西汉迎来了“昭宣中兴”的繁荣局面。

汉昭帝刘弗陵,这位少年天子,在风云变幻的西汉宫廷中,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稳坐皇位,平定叛乱,推行仁政,为西汉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功绩却永远被后人铭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