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 第70章 改革之举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第70章 改革之举

作者:屠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04:40:56 来源:小说旗

“高悠……他竟然率兵去了西北?”

王爷豁然起身,失声道,“这如何可能,他不是回京之后,就一直在东宫没出来吗,怎么会突然率兵去了西北?”

吴先生轻叹一声:“回到京城的那个人应该是他的替身。

他用一个假的替身把我们都骗了,自己却悄悄地带兵去了西北。”

王爷脸色阴沉的道:“那就是说,他已经知道了我的存在,所以才弄了这么个障眼法来避开眼线?”

吴先生点了点头,道:“高悠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得多,看来我们得重新了解一下他。

要不然,以后我们很可能还会在他手里吃亏。”

王爷眼睛里闪过凶光,道:“既然他对有那么有威胁,那就除掉他。”

吴先生道:“高悠的身边侍卫众多,上次在晏州府,魏文鸿派了那么多的死士去都没有杀得了他。

更何况他现在回到了京城,想要杀他难如登天。”

王爷想了一下,发狠道:“那就把他杀了太后的事情宣扬出去,毁掉他的名声。”

王爷本来是想等朝廷的力量,被西狄国、江南的魏鸿泰,还有大魇国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假借太后的名义,诬陷皇上是靠阴谋夺位,得位不正,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从而助他成事。

但现在为了对付高悠,他不得不提前打出这张牌。

吴先生脸色一暗,轻叹道:“这一招已经没有用了。”

王爷很奇怪,问吴先生:“为什么没有用了?”

吴先生告诉他道:“京城眼线说,昨天太后在去太庙祭拜先帝的时候,被歹人给掳走了,至今没有找到。”

“什么,太后被歹人劫走了!”王爷瞪眼不可思议的看着吴先生。

吴先生点了点头,道:“所以,就算现在把消息放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只会认为是歹人杀了太后之后嫁祸给高悠。

王爷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傻了。

他没有想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筹码,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废掉了。

“你说,会是谁想出的这个办法?”王爷证据阴沉问道。

吴先生想都没想便说道:“除了高悠还能有谁。”

王爷感觉胸膛有一股火,阴森森地笑了起来,道:“太后被歹人掳走了,居然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

好,好,高悠果然是一个好对手,本王对他越来越感兴趣了。”

吴先生看着他问道:“王爷,您打算怎么办?”

王爷交代道:“告诉我们京城的人,现在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给我盯着高悠,把他的一举一动,每天去哪里,经常走哪条路,跟谁接触的最多,事无巨细的都给我打探清楚。”

“是。”

跟着吴先生又问道:“那西狄国那边怎么回复?”

“就照实告诉他们,并强调,高悠这次虽然歼灭了他们三十万人马,但他并不满足,准备寻找时机,灭了西狄国。

如果他不们不想以后被高悠灭掉,最后想办法先除掉高悠。”

吴先生明白,王爷是想借西狄人的手,杀掉高悠,点了一下头,离开了。

在吴先生离开之后,王爷脸上带着一股煞气阴森森的说道:“高悠,这一次虽然你胜了,但我们之间较量才刚刚开始。我会不断给你安排各种有趣的事,看看你到底能应对多少?”

新的一天来临。

工部尚书周景泰早朝后,从宫里领完皇上的旨意,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工部衙门。

一进门,他就招来手下的几名官员,要给他们交代今天的事。

这时,一个小吏匆匆忙忙跑了进来,道:“大人,太子派人来说,一会要到这里来。”

周景泰心中一凛,连忙整理了一下官服,带着手下人往大门口走去。

片刻后,只见一乘华丽的马车驶来,守卫在衙门口的侍卫纷纷单膝跪地行礼。

周景泰走上前去,正要行礼,马车中传出一声温和的笑声:“周大人不必多礼。”

随即,从车里下来一位面貌英俊、气质雍容华贵的青年男子——太子高悠。

“见过太子殿下。”

周景泰忙躬身行礼,手下众官员也纷纷跟着施礼。

高悠微笑着摆了摆手,“都起来吧。”

简单寒暄几句后,高悠便随周景泰来到他的办公室坐下。

周景泰吩咐人送上来一杯茶,随后这才问道:“不知太子今日驾临工部,可是有什么要事要交代?”

高悠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清亮如星,道:“也没什么特别的事,父皇让我协助他处理朝务,我总得了解一下各部的情况才行,所以准备你们几个部门都去转转。”

“原来如此,不知道太子想了解些什么?”周景泰问。

高悠问道:“我大恒朝铁器产量如何?”

周景泰道:“回禀太子,工部现在每月能炼制二百万斤铁。”

“这么少?”高悠道。

二百万斤,折算下来也就一千吨左右,太少了。

周景泰道:“太子,就这二百万斤,还是工匠们日夜轮班方才得来,若按正常产量,也就一百万斤左右。”

“一百万斤?”高悠皱眉道。

“出铁量这么少,我朝边境守军所需刀枪盔甲岂不都要延误?”

周景泰苦笑一声,叹道:“太子有所不知,我朝炼铁之法系前朝遗留,早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微臣多年苦思解决良策,始终无果,实在惭愧。”

高悠目光一凛,道:“周大人,你带我去炼铁的地方看看,或许我能想到办法。”

周景泰见他主意已定,只得引着高悠去了炼铁的地方。

高悠一边看,一边细问炼铁技术工艺,周景泰知无不言。

到了炼铁炉前,高悠看到一众汗流浃背、满身尘垢的工匠正在操作,心中感慨不已。

随后,他亲自问询几名老工匠,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和劳作状况。

了解完情况后,高悠回到东宫,花了几天时间,写一份详细的改进炼铁设备和技术的方案。

转过天,高悠拿着厚厚的一沓资料又到工部,把方案给周景泰。

周景泰接过去一页页细看,越看到后面眉头舒展、眼睛越亮。

最后总算看完,他对着高悠连连拱手道:“多谢太子,您这套改进方案简直是神来之笔,必定能大大提升我朝铁器产量和质量。”

高悠摆了摆手道:“周大人过奖了。我大恒朝要想强盛,就必须把炼铁的技术提升起来。

你只要按方案去执行,不出数月,产铁量必须会大大的提升。”

“这是自然。”

周景泰信心十足地答道:“臣马上派人照着太子的方案,改进炼铁设备和技艺。”

高悠点头道:“有周大人亲自督办,我放心。父皇让我协助他处理朝务,因此不能一直盯着这事。

所以,后续之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了,如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再来东宫找我便是。”

“臣遵命!”

周景泰又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感激和振奋的神情。

高悠交待完就离开了,周景泰看着他离去的背景,对身边的其他官员道:“太子心怀天下,有这样的太子,我大恒必定会重振辉煌。”

随后几天,太子高悠先后又走访了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和刑部,与各位尚书面谈,详细了解这几个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他将自己从中获取的有价值信息整理成册,每一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写了一份材料。

次日早朝后,高悠像往常一样跟随皇上来到景隆殿批阅奏折。

如今,批阅奏折这项工作,已经由他全部承担。

皇上端坐一侧,慢慢品着茶,不时瞥几眼全神贯注处理政务的高悠。

高悠处理政务时神情专注、态度端庄,不由得让皇上想起自己年轻时,接手朝政之初的模样,欣慰地点了点头。

高悠能如此勤奋认真地学习理政,实在难能可贵。

高悠察觉到皇上的目光,不禁抬头望去,见父皇正含笑看着自己,心中一暖,提笔的动作更加稳健有力。

时间在批阅奏折中飞逝,转眼已快中午。

高悠批阅完最后几份奏折,才将毛笔搁下,他起身走到皇上跟前,躬身道:“儿臣已处理完毕今日奏折,父皇可要过目?”

“不用了。”

皇上放下茶杯,颔首赞许道:“你做得很好,朕相信你。”

高悠听见这话,知晓皇上认可自己在处理朝务上的处理,心中十分欣慰。

他明白,皇上将这些繁杂的政务交予他处理,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他的能力,更是要让自己学会站在整个国家和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出决策。

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高悠暗下决心,一定不会辜负皇上对他的期望,定要将这份重任接过来,为大恒朝开创一个繁荣盛世。

随后,高悠将自己花了几天时间准备的,各部改革意见书递给皇上。

皇上接过来,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着。

当他看到户部、刑部、吏部、兵部和礼部的弊端分析以及改革措施时,不由得深深震撼了。

皇上缓缓抬起头,凝视着高悠,眼神中透露出赞许之色。

随后他放下意见书,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这些年来,朕一直想要改善各部的弊端,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主导此事。

没想到你有这番见地和抱负,朕对你甚是欣慰。”

高悠躬身道:“儿臣不敢居功,只是想着若能改善各部弊端,必然能让我大恒朝蒸蒸日上。

所以才冥思苦想,写下这些建议。”

皇上欣慰地点了点头,道:“你心系百姓,志存高远,朕甚是高兴。

既然你已经有了想法,这改革一事就交给你来主导了,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和支持,你尽管提,朕定会全力支持!”

“谢父皇成全!”高悠面露喜色,心中豪情万丈。

回到东宫后,高悠即刻命人传召丞相厉刚和六部尚书、侍郎等重臣。

待众人落座后,他语气诚恳道:“今日请各位前来,是想听取大家对朝廷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随后,他将自己写的材料拿给他们传阅了一下。

厉刚等人看完之后,振奋不已,站起身,异口同声道:“太子,臣等定会全力支持您的改革之举!”

高悠见众人都表达了支持态度,心中一阵欣慰,有了他们的鼎力相助,他对推行改革更加信心十足。

这夜,东宫灯火通明,高悠和朝廷重臣们齐聚一堂,商讨改革的细则和步骤,气氛热烈而又庄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