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灵契出马录 > 第2章 见鬼童年

灵契出马录 第2章 见鬼童年

作者:乐之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2 07:39:06 来源:小说旗

我五岁那年开春,黄皮子沟的老槐树刚冒出新芽,就瞧见村口飘着个穿月白民国校服的女鬼。她总在黄昏出现,头发垂到腰间,校服领口沾着暗褐色的血渍,脚尖离地面三寸,像片被风吹散的纸,就那么静静飘在老槐树下,盯着来往的行人看。

虎娃举着糖葫芦蹦蹦跳跳经过,突然指着我大喊:“柱子又看见脏东西了!”那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啪嗒”掉在雪地里,糖渣子溅在我棉鞋上。我盯着女鬼的眼睛,她眼里蒙着层雾,像极了奶奶临终前望向我的眼神——明明没掉泪,却比哭还让人难受。

爷爷蹲下来,旱烟杆轻轻敲了敲我脑门:“别怕,那是民国年间坠井的女学生,姓柳。”他从蓝布衫里掏出张黄纸符,塞到我手里,符角还带着体温,“揣好,胡三太爷的护身符,她近不了身。”

可我发现,女鬼从不靠近我。她就那么远远飘着,像棵不会开花的老槐树。直到冬至那天,爷爷带我去祠堂“送年鬼”,我才知道,她眼里的雾原是沉在井底三十年的怨气。祠堂供桌上,胡三太爷的牌位闪着微光,爷爷让我跪在蒲团上,看香灰在瓷碗里聚成狐狸形:“香灰聚形为仙到,散而为鬼至。你看柳姑娘的香灰,散成水波纹,那是执念沉在井底呢。”

我捏着镇魂铃,铃面上的胡黄仙族徽在油灯下泛着微光:“爷爷,为啥只有我能看见她?”

爷爷叹了口气,从神龛上取下《陈门出马仙谱》,泛黄的纸页间掉出张照片。照片里的女人穿着红棉袄,怀里抱着个青铜铃铛,正是我如今总揣在兜里的那枚:“你娘怀你时,在老槐树下跌了跤,沾了地仙柱的灵气。记住,遇见脏东西别慌,喊‘胡三太爷在此’,比啥都管用。”

七岁那年,我第一次跟着爷爷“看事儿”。村东头李婶的闺女披头散发啃生米,见人就抓挠,活像被附了身。爷爷让我站在门槛外,看他用桃木枝在地上画马形符:“盯着她眉心,看见黑气没?那是野鬼附身。”我眯起眼,还真瞧见团灰雾缠在姑娘额头上,像条小蛇扭来扭去。爷爷突然大喝:“胡三太爷!”供在神龛的仙骨令“嗡”地发烫,姑娘猛地摔倒在地,吐出团发霉的纸钱,再醒过来时眼神清明,像换了个人。

“这就是《识灵篇》里的‘观气术’。”爷爷擦了把汗,从怀里掏出本小册子,封皮上“通灵秘要”四个朱砂字已褪成暗红,“鬼怕恶人,更怕仙家。”

可在学校里,虎娃总带着人朝我扔土块,喊我“招鬼精”。他们把我的课本扔进猪圈,看着我蹲在泥水里扒拉书页笑成一团。只有李明,那个总戴圆框眼镜的男孩,偷偷帮我捡回沾满猪粪的《语文书》:“陈宇,你真能看见鬼吗?我奶奶走那晚,我也看见她站在床头,跟我笑呢。”

九岁深秋,爷爷第一次让我翻开《通灵秘要》。他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了匹小马,笔尖蘸着晨尿调的朱砂:“这是马仙印的雏形,你眉心的红点就是记号。每月初一给五大仙家上香,胡三太爷爱吃烧鸡,黄二大爷爱喝高粱酒,白仙喜甜,柳仙喜阴凉,灰仙喜谷物。”

我摸着课本上的插画,画中蛇仙盘在老槐树上,信子吐得老长:“爷爷,柳仙是不是蛇仙?”

“嘘——”爷爷突然吹灭油灯,指着窗外。月光下,槐树下蹲着个白影,我凑近窗缝,见是只刺猬立在雪地里,前爪捧着颗红枣,正朝祠堂方向作揖。爷爷低声说:“那是白仙来讨供了。”

那年冬天,我开始学画符。晨尿调朱砂,狼毫笔在黄纸上画马形,爷爷说这是“净身符”。我偷偷在教室窗上贴了张,竟看见班主任王老师身后跟着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正拽着她的衣角。爷爷说,那是校工张大爷三岁坠井的闺女,我画的符让她显了形。

“柱子,你的马仙印越来越亮了。”爷爷看着香灰在碗里聚成小马形,烟袋锅子明灭间,皱纹里落满烟灰,“胡三太爷怕是要选你当弟子了。”

十一岁清明,我在老槐树下遇见柳姑娘。她第一次开口说话,声音像浸了水的棉花:“小弟弟,能帮我找找发簪吗?坠井时弄丢了……”我吓得往后退,撞上爷爷的旱烟杆。爷爷却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枚银簪,正是母亲遗留的那枚:“柳姑娘,你执念太深,该去投胎了。”

女鬼接过簪子,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身影渐渐透明。我看见她掌心有枚马形红痣,和我眉心的红点一模一样。爷爷摸着我头发:“她等了三十年,就为这枚簪子。记住,鬼不可怕,执念才可怕。”

暑假里,我在祠堂撞见爷爷对着《陈门出马仙谱》抹泪。悄悄凑近,看见谱中父母那页画着两把交叉的剑,一把刻着胡黄仙族徽,一把刻着桃木剑纹,旁边写着“南北合璧,紫微现世”。

“爷爷,我爹娘到底咋了?”我第一次问起父母。

爷爷猛地合上书,眼里闪过痛色:“等你十六岁立堂口时,自会知道。现在记牢,这铃铛是胡三太奶的信物,不到万不得已别摇响它。”他把青铜铃铛塞进我手里,铃面族徽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块烧红的炭。

深秋傍晚,我又在村口看见柳姑娘。这次她穿着干净的月白校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朝我轻轻挥手,然后慢慢消失在暮色里。爷爷说,她终于放下执念,去投胎了。

“柱子,仙家与鬼物,不过一线之隔。”爷爷望着老槐树,烟袋锅子明灭间,皱纹更深了,“你天生紫微命格,注定与仙家结缘,但切记——人心比鬼更难测。”

我摸着腕上的银镯子,那是母亲留下的,刻着五大仙家图腾。远处传来虎娃的嘲笑,可我不再害怕。老槐树下的白狐、祠堂里的香灰、爷爷的旱烟杆,这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早已成了我与这个世界最紧密的联结。

雪又下了,我望着村口的老槐树,想起柳姑娘消失前的微笑。掌心的镇魂铃突然发烫,铃面上的族徽亮得像颗小太阳。我知道,属于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在童年里遇见的鬼物与仙家,终将成为我行走江湖的底气,陪着我在这灵异丛生的世间,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