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 第一卷 第18章 师长来访

李干长长吐出一口烟雾,缓缓问,“为什么这么做?对武达民来说,你可就是叛徒了。”

翟飞摇头,道,“我的信仰是为东大航空工业做贡献,而不是某个人。这几年我也看清楚了,武所长他们这么搞下去,只会拖垮我**机的研发。”

“你应该听说过涡扇六这个重点项目,武所长已经决定等该发动机定型。搭载了涡扇六后,歼八的许多问题是可以轻松解决的,因为推力足够大。”

李干冷笑道,“涡扇六公布出来的纸面技术参数非常漂亮,加力推力竟然设定为13吨,比苏联正在搞的AL-31、美国普惠公司的F100还要厉害。”

“现实吗?”

F-16用的F100发动机,加力推力也才11吨,这款发动机已经是美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典型代表产品了。

对毫无技术底蕴的东大来说,涡扇-6从立项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是没有结果的,整整二十年,都没能推进到试飞阶段。

代价是,国家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投进去的宝贵资源。

翟飞很意外,他没想到李干一个试飞员对这些研究这么深入,他点头说,“是的,不切实际,涡扇六的定型是看不到时间的,武所长要等这个发动机,只会拖死歼八,只怕歼八定型那天,已经全面落后了。”

“我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投入那么多宝贵的资源,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干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问,“晨光厂前起落架质量问题,也是武达民授意的吧?”

翟飞说,“是的。他找过部委领导,希望能将出口版歼七的生产任务交给211厂,连同设计图纸,由985厂飞机设计所移交到211厂飞机设计所。”

李干嘴里蹦出两个字,“无耻。”

翟飞说,“上级没有批准。武达民看到国家开始关注985厂,这么下去,他飞机设计第一人的名头就很难保住了。所以,他授意沈杰,在前起落架原材料选择上做了手脚。”

“这件事是经我的手办的。那批前起落架能通过所有的检测检验,但是使用了一定架次后,肯定会出问题。”

李干冷冷地说,“沽名钓誉的王八蛋,草菅人命,为了私利不择手段。”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很多人不知道,武达民已经很多年没有到设计一线了,他想更进一步。”翟飞摇头叹气说。

李干缓缓道,“翟飞,你恐怕在211厂待不下去了。”

“你能帮忙调我到985厂吗?所有的证据我都可以交给你。我只希望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搞设计。”翟飞请求道。

李干答应道,“我可以答应你。不过,在去985厂之前,你还得做几件事。”

翟飞果断点头,“你说。”

……

李干和翟飞谈了一个多小时,二人达成了攻守同盟。

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必须一招毙敌,这是李干的信条。翟飞连夜把所有的证据拿了过来。

李干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动手,一次就把武达民这帮人钉死!

次日,调查组其他人按时间过来集合的时候,却看到李干在收拾行李了。

“李代表,你这是?”陈海恩诧异问。

李干说,“都收拾行李吧,吃完早饭有车来接,张玉龙队长他们九点起飞返回,我们跟着一起回去。”

“不去生产车间看了吗?”吴强连忙问。

李干说,“不看了,回去再说。”

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回去收拾行李。

贺明飞准时过来接,直接把他们送到了211厂机场这里。

在等待登机的时候,李干把贺明飞拉到一边谈了二十多分钟,贺明飞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等到李干一行人登机,03号运-8滑跑起飞升空的时候,贺明飞还站在那里凝视着逐渐远去的飞机。

驻足了好一阵子,贺明飞跳上车,对驾驶员说,“送我去火车站,我要立即回京一趟。”

03号运-8按照来时的路线原路返回,先转场至985厂机场,停留几个小时后,再加油起飞返回777厂。

调查组如实撰写了报告交上去,里面只字不提背后的武达民。事情查清楚了,歼-7E恢复生产,埃方要求年内完成第一批36架的交付,时间很紧张。

李干恢复了每天试飞的工作节奏,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边境地区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硝烟味越来越浓,安猴军队甚至使用火炮对我境内一些地方进行了试探性的炮击,外事方面的动作越来越密集。

种种迹象表明,战争一触即发。

两辆212吉普车沿着平行公路开到了露天停机坪这里,边防71师师长何卫东跳下车,杨伟从另一辆车上下来,陪同何卫东。

一架歼-7E在天上做着滚筒机动,阵阵轰鸣声传来。

又一次低空高速通场后,李干爬升高度后,以阿富汗式俯冲降落的方式瞄准了跑道,在触地前,李干拉杆抬起机头,起落架轻盈触地,减速伞放出来。

战机缓缓滑跑过来。

万胜利等人冲上去安装登机梯,指着何卫东这边说,“阿干,陆军一个边防师的师长来找你,你快去看看。”

李干摘下飞行头盔夹在肋下,大步流星过来。

何卫东迎了几步,居然主动敬礼,虎背熊腰不苟言笑的他,难得地露出一个笑容,“李干同志你好,我是何卫东,边防71师师长。”

“首长好!”李干连忙还礼。

何卫东开门见山说,“新型标准步兵班火力配置是你提出来的,我组织部队做了试验,班火力提升了三倍。我有几个问题请教你。”

这段时间李干很是着急,他一直在想办法和陆军联系上,寻找契机以自己的超前意识施加影响,帮助陆军部队避开那些历史遗憾。

何卫东的主动来访,让李干意识到这是绝好的机会。

他连忙说,“首长,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军人的雷厉风行在何卫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问,“火力的提升和弹药的消耗成正比。轻武器的弹药补充不难,难的是你大力推荐的107火箭炮的补充。”

“你有没有考虑过,要怎样做才能维持这门炮的消耗?”

都是军人,李干一点也不在意何卫东的直接,而且,这才是高效的交流方式。

杨伟插话道,“何师长,咱们到办公楼去坐下慢慢谈吧。”

“不必了。”何卫东摇头。

杨伟尴尬一笑。

李干说,“何师长,据我所知,你们目前的物资补给方式主要靠军工人员的人力运输。热带雨林山岳中,少有适合汽车运输的道路。”

何卫东点头,“没错。”

李干说,“最高效的方式是空运,使用直升机向前线运送弹药,同时将伤员后撤。既实现了弹药的高效补充,也能大大节约伤员后送的时间,能挽回更多战士的生命。”

何卫东摇头道,“空运当然是最好的,但我们没有直升机。”

李干却说,“有。”

“昌河厂生产了十五架直-6,能运载一点五吨物资或者搭载一个步兵班。这批飞机已经定型了,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交付部队。你可以尝试一下申请,把这十五架直升机配属给71师,基本能满足需求。”

何卫东记了下来,有备战这个名头,一些以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是有机会获批的。

何卫东问,“第二个问题,你在报告里提到,62式轻坦不适合用于那边的地形,但是59式太重。有解决办法吗?”

李干摇头,“硬件限制,时间这么短,没有办法。实际上,59式中坦是合适的,但是我们的步坦协同战术要完善,步兵的配合很重要。”

“你应该有完整的想法。”何卫东说。

李干点头,“我有写了一份方案,一会儿交给你。个人浅见,也许不一定合适。”

“你的能力我很清楚,不用谦虚。”何卫东看了眼杨伟,沉声说,“这一仗应该是避免不了的了,李干同志,你在陆军作战战术上很有水平,能不能抽时间到我们部队来,指导指导?”

杨伟略作犹豫,表态道,“厂里没有意见,只要不影响试飞工作,埃方很着急。”

李干根本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他迅速算了一下,道,“杨厂,我跟何师长去看看,最多三天,不会影响试飞。”

何卫东当即道,“事不宜迟,现在就走。”

杨伟苦笑着点头说,“好吧。何师长,李干同志的安全一定要保证,我们厂可就他一位试飞员了。”

“尽管放心,三天后,我一定将李干同志完好无损地还回来。”何卫东说。

李干忽然道,“对了,让吴强一块去,他是雷达专家,能帮上忙。”

“行。”杨伟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何卫东一行人就带着李干、吴强二人,风风火火地往火车站去了,即刻返回西南边境驻地,一秒钟都没有耽搁。

一头雾水的吴强,上了火车才知道要去干什么。

李干也是这段时间才发现,吴强这位一根筋的工程师,竟然是个多面手,机身设计、机载武器系统、雷达系统,都有很深的造诣,不知道甩武达民那帮人的所谓高知识分子多少条街。

他希望吴强能够帮助陆军部队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敌人炮兵阵地的侦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