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跃马大唐 > 第五八五章 赠书

跃马大唐 第五八五章 赠书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剑南道中,讨伐吐蕃的战前准备紧张的展开,一个月的时间其实还是很仓促的,这种大规模的出征一般需要数月的物资装备的整顿和准备,但在玄宗的严旨之下,是不可能好整以暇按部就班了。

十余日后,赣南西道和黔中道的一万兵马抵达成都,领军将领向王源报道归营。成都城中的兵马总数达到三万人。数日后,朝廷的第一批物资运抵成都,自此之后,兵器盔甲箭支马匹等物资便源源不断的运达成都。这一次运来的可不是什么破烂货,杨国忠利用权力之便给予剑南军最优厚的支持,弥补剑南军兵器盔甲马匹不足的窘境。

王源和宋建功等每日忙的不可开交,接手分发物资装备,准备战前的行程。除此之外,王源还有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那便是考虑剑南军的进攻方向。

往北还是往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往北进攻的话可协助河西军和陇右军完成对两湖三城之地的包夹,可彻底控制住吐蕃北境的大片地区,且剑南军可保证不会遭受大的损失。但问题是,那样一来,西路军的高仙芝的兵马将独自承受南方吐蕃军主力的围攻。如果高仙芝的七万大军被歼灭,这第二次的讨伐其实也离失败不远了。当南方的吐蕃兵马缓过头来攻击剑南军和陇右河西联军时,王源担心甚至连野牛城都要失去。

而往南进军则可同安西军形成东西包夹之势,两军同时往逻些城攻击,可逼迫吐蕃兵马不得不分兵两路同时对付剑南军和安西军,等于相互间给对方减轻压力。但不得不提的是,吐蕃国的主力大军便在南方,数量有十余万之多,占据天时地利的十万吐蕃大军的战力不容小觑。而为了保卫逻些城,这些吐蕃兵马定会绝命死战,那将是一场场的血战等着自己。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是为了整体战局的考虑不考虑剑南军的损失,还是保全剑南军而将整个战局至于危险的境地。这对王源来说是个很难抉择的难题。但王源很快便做出了选择,他的选择是往南进军。王源虽然是个自私的人,但和吐蕃作战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王源在这种事上还是有原则底线的。而且如果这一次再让吐蕃人赢得这场战争,那么自己即便保有全部的兵马退守剑南道,也未必能守得住剑南。野牛城也是肯定要失去的,那么自己赖以扩军建设军队的资金便会断裂,同样不啻于一场彻底的大败。

往南攻击的决定是冒险的,但王源愿意去冒这个险,于公于私,这都是必行的一条路。

二月底的一天,一辆车轴被压得弯曲的大车抵达成都城王节度使府中。大管家黄三揭开车上的几只大箱子时,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几只大箱子里满满当当装着的都是金光闪闪的金锭,数量惊人。

押车的数十名汉子在见到王源之后才允许王家人将黄金搬下大车,同时领头的汉子交给王源一封信,之后这些人便快马离开。王源笑眯眯的看着这些人离去,哼着小曲儿负手回到后宅,心情无比的高兴。这一车的黄金便是太子李亨巴巴的命李辅国来成都送给自己的一笔竹杠。这笔钱终于落入袋中,平白给了自己一大笔的资金援助,怎不让王源开心不已。

那封信是李辅国的信,信中要求王源收到钱后立刻办事,说服杨国忠站在太子一方同李林甫决裂。信中还说了许多狠话,无非是若不能办成此事,便如何如何。身为罗衣门中人,便要效忠太子,否则便如何如何之类的话。王源付之一笑,将这封信丢进了火盆里化为灰烬。

王源可不会去同杨国忠说这些话,更不可能通过秦国夫人说这些话。所谓借秦国夫人之口说服杨国忠的那些话,不过是王源敲竹杠的手段罢了。自己若是巴巴的去跟杨国忠或者秦国夫人说出这些话来,岂非等于告诉杨国忠和秦国夫人,自己其实是太子的人?况且即便王源不去说这些话,杨国忠和李林甫也绝对好不到一起去。两个人都是权力**极强的人,好比一条桩上拴着两头公驴,周围有狼时或许会齐心协力的抵抗恶狼,而狼一旦变成了羊,两头驴便会互相的撕咬争夺领头的位置。所以其实不用自己去说,杨国忠和李林甫之间也会斗个你死我活。

只是在太子能不能等到他们相斗的那个时候,那便是太子自己的造化了,王源对李亨可没什么好印象。自从李亨为了保太子之位连自己的太子妃都驱逐出东宫,为了表明同韦家一刀两端的态度之后,王源对这位太子便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尊敬。一个如此薄情寡义之人,跟着他并无丝毫的好处。这种人登基大唐皇帝的宝座之后,对整个国家也是一场灾难。

王源巴不得李林甫将他赶下台去,才不会去理会他的那些威胁。太子李亨是绝无魄力曝光罗衣门的,王源深信这一点。更何况罗衣门中包罗的高官不知多少,皇帝身边的近臣也不知多少,太子岂会为了自己一人而让罗衣门这个秘密曝光于天下。所以王源决定只收钱不办事,当一回无赖,看看李亨能蹦出什么花样来。

三月初三,距离出征还有十余日,王家妻妾们的情绪也变得不好了起来。王源在三月三这天带着众妻妾去城南散花溪畔踏青问柳,既缓解这段时间的忙碌的身心,也可和家人团聚一番,安抚众人的情绪。

散花溪畔,烟柳如梦,绿草如茵。王家妻妾在溪畔的草坡上摆下桌椅,欣赏着春天的美景,享受着美好的春光。王源和众妻闲聊一会儿,拿着一只钓竿来到溪水旁的柳树下坐在石头上学渔翁垂钓,顺便整理一番烦乱的思绪。

不知过了多久,陷入沉思中的王源被身后的脚步声惊动,尚未回头便听到公孙兰轻柔的声音传来:“鱼饵都被鱼吃光了,没见过你这么钓鱼的人,半天也不起钩。”

王源提起鱼钩一看,果然鱼饵早已不见,只剩下光光的鱼钩,不觉笑道:“我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饵无饵都是一样的。”

公孙兰一笑,轻轻坐在一旁,王源笑道:“怎不去和她们聊天?却来陪我?不怕她们说闲话么?”

公孙兰轻啐一口道:“该说的闲话早已说了,现在怕又有何用?”

王源微笑道:“表姐不再故意疏远我了?”

公孙兰啐道:“我何时疏远你了。”

王源微笑,只看着公孙兰端丽的面孔不语。这几个月来,自己和公孙兰之间单独相处的时间不多。自己的事情繁忙,公孙兰又因为故意的避嫌不太出现在王家妻妾的聚会场合,似乎是故意疏远。王源好几次想找公孙兰聊一聊,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因为每次去见公孙兰,都见她静坐抚琴或者是持剑站在庭院里沉思,有时候伏在案边提笔写字。神情动作都像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之中。王源不忍打搅,所以每次都静立片刻后便悄悄的离去。和公孙兰的交流也仅限于事情的商议以及一些谋略上的规划的征求意见,交流的时间也很短暂,这让王源甚是苦恼。

虽和公孙兰之间有过去多亲昵的行为,但终归难偿所愿。公孙兰就像一座冰雪建造的城池,你以为她将融化,但却不知在冰雪包裹之中却是钢铁的筋骨防御,让人不免气馁。

公孙兰从袖中拿出一块绢丝包裹之物来,递到王源眼前道:“送给你的礼物。”

王源笑道:“是什么?”

公孙兰道:“打开一瞧便知。”

王源接过来掀开包裹的丝绸,露出一本薄薄的书册来。书册的封面上娟秀的字体写着三个字:练气经。

王源愣了愣笑问道:“怎么?要教我练内力么?”

公孙兰微笑道:“这不是内力,是练习元气之法。我一直在思量着适合你练气的办法。我自己的练气之法恐未必适合你,所以这数月来我一直在思量此事。元气的修炼并非仅仅是用于武技之中,对于人的精神和身体极为有益。我见你如今日益忙碌,殚精竭虑最为伤神伤身。你如今练剑甚少,又在外领军作战,餐风露宿,对身体的损害极大。所以我便琢磨了这练气心法录了下来,你可照此练气,每日打坐半个时辰,循序渐进,对身体和精神当有莫大裨益。莫小瞧了它,花了我不少时间呢。”

王源怔怔的翻来那本小册子来,但见里边一页页画着些男子打坐的图形,并有身体气流的走向,旁边还有蝇头小楷写着些修炼的要诀。薄薄十几页的小册子,显然花了很大的功夫。忽然间明白了过来。

“怪不得觉得这段时间表姐喜欢一人独处,原来却是为我在编纂这本经书。”王源喃喃道。

公孙兰笑道:“你每次来我都是知道的,但是我不能被打断思路,这上面只要写错一字,谁要是照着练习恐怕便会练的受伤,所以我只能装作看不见你了。这下好了,这东西终于在你出征之前完成,亲手交给你,你可在作战的间隙修炼元气,恢复精力了。”

王源喜道:“原来表姐并非是故意疏远我。”

公孙兰啐道:“我便是故意疏远你,你又如何?”

王源随后翻了几页那小册子,忽然笑道:“原来我在表姐心目中竟然印象如此深刻。这上面的小人儿画的真是惟妙惟肖,活脱脱便是我的样子。表姐有心了。”

公孙兰面色微红,啐道:“自作多情。”

事实上这小册子上的人形确实是照着王源的相貌身材画的,公孙兰本不想如此,不知为为何,画着画着便成了王源的样子,她也不是矫情之人,索性便这么画下去,被王源当面点出,还是有些羞涩的很。

王源笑着将小册子塞到公孙兰手中,笑道:“还给你。”

公孙兰一愣道:“怎么?你不要么?”

王源道:“有你在身旁,我还要书作甚?你这个当师傅的不手把手的教我,反而叫我照书学,这是什么道理?”

公孙兰啐道:“这是让你离家在外时随时可修炼。不久你又要出征了,岂不是正好带着抽空练习?”

王源摇头道:“带着书不如带着人,这次出征表姐不跟我去么?”

公孙兰皱眉道:“这不合军规吧。”

王源微笑道:“军规只说不准带家眷,表姐可不是我的家眷,并不触犯军规。我命人给表姐打造了一套软甲,表姐随我出征吐蕃去。这也是我们独处的好机会,表姐可愿去么?”

公孙兰回头看了草地上一大堆王源的妻妾婢女,轻轻点头道:“你需要我去,我自然陪你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