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跃马大唐 > 第六七四章 殿上

跃马大唐 第六七四章 殿上

作者:天蚕土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熏殿虽非上朝正殿,但久在兴庆宫居住的玄宗已经将这里当成了上朝的大殿,故而殿中的布置同金殿无异。两排高大的朱色廊柱上,盘龙舞爪,气势恢宏。宝座上空无一人,两名婢女交叉打着羽扇静静而立,就像玉屏上的画中人一般。

文武百官次第按部就班,百余人站在殿内却鸦雀无声,静静等候玄宗的到来。

终于,侧首帘幕外,一声高亢的叫喊声响起,然后有人卷起了珠帘垂幕,玄宗昂首阔步从侧首而出,迈步走上宝座的台阶。他身后跟着身材高大的高力士,几名捧着锦盒的内侍以及十几名禁军带刀侍卫亦步亦趋的跟随着,分别来到宝座两侧站立不动。

“吾皇万岁万万岁!”百官匍匐于地,高声跪拜。坐在抬椅上的李林甫也挣扎着趴在椅子扶手上行礼。

玄宗消瘦苍白的面庞上露出笑意来。看着殿下一个个低下的头颅,玄宗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虽然已经见惯了这种场面,但每一次见到群臣在自己面前俯首帖耳,玄宗还是和第一次登基临朝时一样的激动。

“平身平身,都起来吧。”玄宗摆了摆手,一屁股坐在宝座上。一名内侍轻轻弓身,将冒着青烟烧着醒神香片的小铜炉摆在龙案一角。

群臣纷纷起身,随后响起一片整理衣冠之声。

玄宗微笑扫视全场,开口道:“诸位,今日上朝别无他事,是为了两位凯旋而归的大将抵京。故而朕想让他们在你们面前露露脸,同时接受朕的嘉奖。”

众人的目光落在王源和高仙芝身上,所有人其实都知道今日上朝所为何事,倒也不用玄宗说明。陛下能为这两人上朝,也确实是恩宠备至,要知道,陛下近三个月来只上朝了数次而已。

“去岁,吐蕃国同我大唐在石堡城爆发大战,吐蕃宵小侥幸小胜一场,气焰嚣张之极,竟然多方炫耀,侮辱我上国之威。故而朕决定派三路大军讨伐吐蕃,惩罚他们对我大唐的不敬。现在九个月过去了,吐蕃宵小得到了惩罚,割地赔款岁岁上供,此事大快人心。经此一事,周边宵小之国,应能感受我天国之威,怕是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了吧。哈哈哈。”玄宗高声笑道。

“陛下天纵之君,前无古人后无追者。我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下已经强盛冠绝当世,宇内无处其右者。这些宵小之国,一时得小利便狂傲自恃不知天高地厚,陛下这一回让天下人都清醒了些,明白我大唐天威凛然不可犯的道理。”杨国忠出列高声道。

玄宗笑道:“国忠说的好,我大唐天威凛然不可犯。这一次算他们运气,本来朕可是打算彻底的灭了他们的。但时机未到而已。今后这些宵小之国再有冒犯,定斩草除根灭国以惩,再无今日的好运了。”

群臣连连点头,几位老臣出列发言,言皆歌功颂德之事,说尽君王圣明之理。王源听的昏昏欲睡,本来就睡的晚,起的早。站在殿上都有些犯困。这些歌功颂德之事翻来覆去的听就像是在耳边数羊一般,差点让王源睡着了。

高仙芝昨晚睡的很好,精神好的很,见王源有些萎靡,忙伸手拉了一下王源。王源微笑看了他一眼低声道:“不要担心,我只是眯瞪一会儿,借你肩膀靠一靠。”

高仙芝还没答话,王源的身子已经歪斜了过来,高仙芝忙腿上用力撑住,心中叫苦不迭。

事实证明,王源忙里偷闲的打盹是英明的。十几名老臣纷纷就此事上前奏议,说的话大同小异,就像嚼过的甘蔗渣一样的索然无味。最后就连高仙芝也皱紧了眉头大气哈切来。下边百官打瞌睡打阿欠的不知多少,个个瘟头瘟脑的犯困。

终于,玄宗似乎也受不了这些老生常谈了,摆手打断一名老臣的奏议笑道:“诸位看来都为这次大胜欢欣鼓舞,朕甚是欣慰。朕就想看到我大唐有今日之盛景。内有名相,外有良将。国力昌盛,兵马强大,百姓安居乐业。说起内有名相,左右相为国鞠躬尽瘁功不可没。而外有名将,我大唐也是名副其实。这几年我大唐国运昌隆,涌现了不少能够领军打胜仗的后起之秀。而王源和高仙芝,显然是他们当中的翘楚人物了。王源,高仙芝,上前来让朕瞧瞧。”

高仙芝听到玄宗点名要自己和王源上前叩见,忙伸手掐了一下沉甸甸靠在肩头的王源。王源惊醒过来,见百余双眼睛都看着自己,一时不知所措。

高仙芝低声道:“陛下要我们上前叩见。”

王源这才清醒过来,擦了擦嘴边流出的水渍,迈步走向宝座之下。

“臣王源、高仙芝参见陛下。”王源和高仙芝跪地叩首道。

玄宗老眼昏花,并没有看到王源靠在高仙芝肩膀上睡觉的那一幕,脸上笑意盈盈,摆手道:“起来起来,诸位,这两位便是王源和高仙芝,想必你们都认识了。”

“认识,岂能不认识。”群臣纷纷道。

“即便认识,朕也要介绍介绍他们。这一位叫王源,本是我长安城的一介书生,朕读过他的登楼诗,惊讶于他的文才出众,给人印象深刻。后得国忠举荐,朕决意破格任命他为翰林学士院的学士。后来王源就任河北道黜陟使,同奚族人遭遇时无意间展露了军事才能。这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南诏国也是他给打的臣服的,现在吐蕃国也是他打的求和的。朕算了算,他出道以来,还没败过一场仗,是我大唐的常胜将军呢。”玄宗呵呵笑道。

群臣中大多数人对王源的经历都很了解,但也有一些人直到现在才知道王源这么厉害。闻此言不禁发出赞叹之声。

王源微笑拱手道:“陛下,常胜将军可担不得,陛下折煞微臣了。”

玄宗呵呵一笑,伸手指着高仙芝道:“这一位……”

李林甫忽然在旁开口,打断了玄宗的话:“陛下,这一位老臣来给诸位介绍如何?”

玄宗笑道:“甚好,相国一直没说话,朕还以为你身子不适呢。”

李林甫沉声道:“谢陛下关心,臣是老毛病,没什么大碍。但听陛下谈及这位高将军,老臣忍不住要出来说几句。”

玄宗微笑颔首,李林甫指着高仙芝道:“高仙芝,安西四镇节度使。很多同僚甚至从来没有对安西这块地方有过关注,都认为安西孤悬在外,是西域蛮荒之地。对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怕是也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字,却不知他的功绩。安西镇通过河西道于我大唐内陆连接,活生生将吐蕃和突厥两大劲敌割裂开来。而安西所在之地,原本是数十依附于突厥和吐蕃的西域小国。经过历代节度使的征战,我大唐在昆仑以西开辟了巨大的疆域,收服了众多的小国,成为我大唐臣属。而高将军便是收服这些小国的功臣。最近几年,高仙芝就任安西节度使之后,先后收服了包括小勃律国在内的十几个小国。足见其军功之大,才能之高。”

群臣之中,有一人忽然出声问道:“敢问相国,西域之地偏僻蛮荒,对我大唐到底有何好处?还要派驻重兵在那里,耗费兵力去保护这些小国,并没有什么回报啊。”

此言一出,居然有不少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李林甫叹息一声道:“蠢材,没想到这大殿之上还有人问出这个问题来。那一位是哪个部门的,请主官查一查他是怎么当的官,怎么能立足于金殿之上的。”

那人吓了一跳,那是个新近入职工部的员外郎,并非是科举出身,而是因为治理洪水有功而被提拔入了户部。是个大老粗出身。哪里懂得很多的道理。大唐朝廷在用人上还是不拘一格的,很多人都是专业上的人才,科举并未唯一能当官的途径,特别是一些需要专业技能的官职。

“李相国,何必如此?人家不懂你就解释给人家听嘛。陛下都没说什么,你这一言不合就要查人家的老底,罢人家的官职,这不好吧。这岂不成了你的一言堂了么?”杨国忠阴阳怪气的插话道。

李林甫恨得咬牙,但面上却很平和,点头道:“说的是,是我太偏激了。这一位我认出来了,是工部的赵员外。淮河去年发大水,便是你带人疏导治理,救了很多百姓是吧。”

那赵员外惊魂未定,咽着吐沫点头。

李林甫道:“很好,我想赵员外的疑问肯定也还有许多同僚不知,今日便一并说给大伙儿知晓吧。毕竟有些道理并非人人都懂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