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 > 第131章 瑞士姑娘·六

艳遇风暴:席卷男同胞 第131章 瑞士姑娘·六

作者:哈里星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2 15:46:55 来源:小说旗

瑞士旅行社的offer在邮箱里闪闪发光,像阿尔卑斯山顶的雪。我反复数着薪资数字的位数,手指在触摸屏上留下汗渍。

\"看这个。\"艾玛把她的手机推过来,屏幕上是上海国际学校的聘用合同,\"他们甚至提供教师公寓。\"

我们坐在外滩的长椅上,黄浦江的游船亮着彩灯驶过。五月的晚风带着江水的气息,吹乱了艾玛的金发。她今天特意涂了我送的那支口红——是奶奶挑的\"凤仙红\"。

\"你怎么想?\"我问,声音比预想的更哑。

艾玛把头发别到耳后,这个动作她紧张时总会做。\"苏黎世的工作很棒,但...\"她停顿了一下,\"我刚刚开始适应这里的教学生活。\"

江对岸的霓虹倒映在她蓝眼睛里,像打翻的颜料盒。我知道她没说完的话:她舍不得那些终于接受她教学法的孩子,舍不得每次进教室时黑板上画的瑞士国旗,舍不得周小林偷偷塞给她的小纸条——\"Frau Schmidt,你让我爱上德语\"。

\"我们可以先接受上海的工作。\"我慢慢地说,\"等积累更多经验再去瑞士?\"

艾玛突然抓住我的手:\"爽朗,看着我。你真的想去瑞士吗?\"

渡轮的汽笛声淹没了我的第一反应。等回声散去,我发现自己说出了从未承认的事实:\"其实...我更喜欢当导游。带团时,我才是完整的自己。\"

艾玛的睫毛颤动了一下:\"就像我在课堂上那样?\"

\"Exactly.\"我脱口而出的英语让她笑了,\"但这份瑞士工作的薪资...\"

\"足够我们十年不工作。\"艾玛接话,然后叹了口气,\"可金钱不该是唯一标准,对吗?\"

我们沉默地看着江水。某个瞬间,我恍惚看见二十年后西装革履的自己,在苏黎世的写字楼里对着阿尔卑斯山喝咖啡,而导游证早已过期。这个画面让我胃部绞痛。

艾玛突然站起来:\"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艾玛带我去了她任教的国际学校。深夜的校园空无一人,她的高跟鞋在走廊上敲出清脆的回响。

\"这是我最喜欢的教室。\"她打开203室的灯,二十张小桌椅整齐排列。黑板上还留着今天的板书:德语动词变位表,旁边画着个夸张的笑脸。

艾玛从讲台抽屉里拿出厚厚一叠彩纸:\"看看这些。\"

是学生们写给她的德语便条。周小林的尤其醒目:\"谢谢您没放弃我。以前每次德语考试我都肚子痛,现在居然期待上课。\"纸条背面画着个瑞士三角巧克力,包装纸上写着\"中国制造\"。

\"这些比任何薪资都珍贵。\"艾玛轻声说,\"但我不确定在瑞士的学校能否得到这些。\"

我抚摸着那些皱巴巴的纸条,突然想起穆勒先生临别时说的话:\"程先生,您对文化的理解是独特的竞争优势。\"

月光透过窗户,在艾玛脸上投下格子的阴影。我意识到我们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她不愿放弃刚刚开花的教育事业,我也不想放弃正在起步的定制导游。但瑞士的offer太过诱人,像摆在乞丐面前的满汉全席。

\"我们需要第三种选择。\"我说。

艾玛歪着头看我,这个表情总让我想起阿尔卑斯山的小狐狸。

\"记得奶奶说的乡村旅游顾问吗?\"我越说越快,\"我们可以开创自己的文化研学项目!结合你的教学法和我的导游经验...\"

艾玛的眼睛亮了起来:\"双语沉浸式体验!瑞士有这种模式,但中国很少见。\"

我们像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在教室里手舞足蹈地规划起来。直到保安的手电筒光扫过窗户,才惊觉已是凌晨两点。

奶奶的康复庆祝宴设在老宅天井。她坚持亲自下厨,做了臭鳜鱼和毛豆腐,还特意为艾玛准备了不辣的版本。

\"朗朗说你在找老东西?\"饭后,奶奶神秘地招手,\"跟我来阁楼。\"

木楼梯吱呀作响,阁楼灰尘在阳光中飞舞。奶奶挪开几个腌菜坛子,露出个樟木箱:\"你爷爷留下的,说是抗战时德国人藏的。\"

箱子里是一叠泛黄的手稿,德文与中文并列,记录着1930年代黄山的风物。最上面那页写着:\"致亲爱的L,这里的云雾让我想起黑森林的晨霭...\"

\"天哪!\"艾玛小心翼翼地捧起一页,\"这是文化交融的珍贵史料!\"

奶奶得意地眨眼:\"我就知道洋丫头识货。当年那些德国人,跟你一样爱往山里跑。\"

接下来的发现更惊人——手稿作者竟是着名汉学家沃尔特·费舍尔,他在黄山居住期间详细记录了徽州民俗,还手绘了植物图谱。艾玛激动得语无伦次:\"这可以开发成跨文化课程!瑞士学校会疯抢的!\"

我正想附和,手机响了。是黄山旅游局王局长:\"小程啊,听说你在搞特色旅游?下周有个瑞士教育考察团,能接待吗?\"

命运有时就像黄山的云海,看似漫无目的,却总在恰当的时刻聚散。

第一次项目筹备会就炸了锅。

\"让孩子们玩泥巴学德语?\"村委会李主任把茶杯重重一放,\"家长要的是考试成绩!\"

艾玛的\"自然沉浸式教学\"方案遭到强烈反对。她坚持要带学生去茶园实践,用德语记录植物生长,而村民们认为这纯属浪费时间。

\"李叔,\"我试图调解,\"现在国际教育都讲究...\"

\"讲究啥?\"李主任打断我,\"你问问在座谁家孩子出国了?\"

会议室火药味越来越浓,直到奶奶拎着茶壶进来。

\"吵啥?\"她给每人倒了杯菊花茶,\"知道臭鳜鱼为啥好吃吗?就是因为又臭又鲜!\"

满屋人愣住了。

\"洋丫头的方法就像瑞士奶酪,\"奶奶继续道,\"闻着怪,吃着香。咱村的旅游要出头,不就得有点不一样?\"

李主任盯着茶杯不说话。艾玛突然用生硬的中文说:\"可以...先试点?效果好再推广。\"

最终达成妥协:先组织五名学生参与,但必须保证期末考试成绩不下降。

散会后,艾玛红着眼眶整理资料。奶奶悄悄塞给她一块芝麻糖:\"别往心里去。当年我嫁过来时,他们还说徽菜不放糖是野蛮人呢。\"

篝火在晒谷场上噼啪作响,我们的首个研学团明天就到。艾玛紧张地检查着活动流程,我则反复测试投影设备。

\"爽朗,\"她突然问,\"记得我们第一次在少女峰吵架吗?\"

我笑了:\"你说我再迟到就把我推下雪坡。\"

\"现在想想,\"她靠在我肩上,\"如果没有那些争吵,我们不会真正了解彼此。\"

星空格外明亮,银河像泼洒的牛奶横贯天际。我掏出个小绒盒:\"趁奶奶睡着前,我们得完成仪式。\"

艾玛惊讶地看着我取出两枚新戒指——内圈刻着\"黄山\"与\"少女峰\"的等高线。

\"重新交换?\"她眼眶湿润了。

\"这次用德语。\"我单膝跪地,在篝火映照下念出练习了很久的句子:\"willst du mit mir alt werden, zwischen Gipfeln und wolken?\"(你愿意和我一起变老,在山峰与云雾之间吗?)

艾玛的回答被淹没在突然响起的掌声中——原来奶奶和村民们一直躲在暗处偷看。她红着脸拉起我跑向篝火另一侧,那里挂着件让我呼吸停滞的衣物:奶奶珍藏的1950年代旗袍,现在穿在艾玛身上,金发与红色绸缎在火光中交相辉映。

\"我的嫁妆,\"奶奶得意地说,\"改小了点。\"

艾玛转了个圈,旗袍下摆扫过草叶:\"怎么样?\"

我只会傻笑。这一刻,所有文化差异都化作篝火里的火星,升腾向璀璨的星空。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瑞士旅行社的hR:\"程先生,请确认是否接受offer,截止日期将至...\"

我按熄屏幕,搂住我的瑞士新娘。明天,第一批瑞士学生将在黄山学习用德语描述云海,而周小林会教他们安徽民谣。这才是属于我们的\"第三种选择\"——不中不西,又中又西,像臭鳜鱼一样独特而鲜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