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铸一行人继续向冀州赶去,玉洛川和姜铸是夏皇钦点的钦差大臣。一千多人的队伍白天赶路,晚上则扎营休息,马不停蹄的向着玉泉城赶去。
五年后,终于到达冀州府玉泉城。
玉泉城冀州府府衙大堂,姜铸和玉洛川两人见到了四皇子姬夜辰和冀州府府主楚千绝。
“两位钦差大人一路辛苦了,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四皇子姬夜辰一脸关切的开口问道。
“回殿下,为陛下办差臣不嫌辛苦,一路上十次遭遇伏击,出发一千一百零四人,此时只有五八十七人。其中金龙卫出发时一百零三人,到达玉泉城七十一人。”
兵部特使玉洛川苦笑一声,向四皇子禀报了伤亡情况。
“哼……,这帮人真是丧尽天良,胆大包天,可曾获得伏击之人的真实身份?”
姬夜臣听说接自己的队伍伤亡近半,不由得脸色一沉怒不可遏。
“殿下,那些人全部是死士,伏击时全部口含毒药。一旦失手被擒,立即吞下毒药顷刻身亡。若非卫府铜甲卫姜大人武力盖世,恐怕微臣早已死于非命。”
玉洛川此时说起一路上的遭遇,依然有些惊魂未定。
“嗯,此番两位大人不怕艰险来迎接本王,等回到大邑,本王会向父皇替两位请功!”
姜铸和玉洛川躬身施礼谢过四皇子。
就在此时,从大堂外走进一男一女,见到走进来的两人,冀州府府主楚千绝一脸惊喜道:
“云儿,寒烟,原来是你们来接应四皇子!”
“流云见过殿下,三叔!”
“寒烟见过殿下,楚叔叔!”
“楚大哥,烟姐姐,不必多礼,快请坐!”
四皇子姬夜辰似乎与楚流云和皇甫寒烟很熟悉。
楚流云与皇甫寒烟落坐之后,冀州府主楚千绝看向姬夜辰问道:
“殿下,事不宜迟,现在人已到齐,我们不妨商议一下如何回到帝都?”
说罢,楚千绝右手一挥,打出一道道灵力,这些灵力在半空形成一道禁制,将整间大堂封禁起来。
四皇子见楚千绝已经设置好封印,便转身向姜铸几人点点头道:
“嗯,也好,现在形势危急,今天只有我们六人知道下一步的方案。请各位务必保守秘密。”
这时,姜铸忍不住问道:“府主大人,为何我们不走传送阵回帝都?”
此言一出,大堂里其他人均是一脸诧异地看着姜铸,犹如看一个傻子一般,姜铸有些不知所措。
一旁玉洛川轻咳一声:
“咳咳……,姜老弟你有所不知,玉泉城的远距离传送阵在两界大战中损毁了,想要恢复可不是一件易事。短距离传送阵需要多次传送,其实并不安全,一旦消息泄露,会被敌人瓮中捉鳖。”
姜铸有些脸红,连忙点点头沉默不语。楚流云看着姜铸一脸的不屑,皇甫寒烟则是看了姜铸一眼没有说话。
“殿下,三叔,可有什么好法子躲过这一劫?来时国师让我和寒烟听从殿下和三叔的安排!”
“云儿,在你们四人来玉泉之前,我和殿下已经商议再三;其它方法都不安全,唯有金蝉脱壳之计可行!”
“哦,请三叔明示!”
楚千绝与姬夜辰对视一眼,姬夜辰点点头,楚千绝缓缓道出一条妙计来。
“如今,形势万分危急,魔族很可能与月神教勾结在起,欲对殿下不利;同时,因为陛下要再立太子,帝都各方派系蠢蠢欲动。若是我们直接回去,恐怕就是有再多护卫也难以抵挡。”
楚千绝叹了口气继续道:
“我们在明敌在暗,我们非常被动。所以,我们兵分两路;明里派人假冒殿下走官道回帝都,暗里派人护送殿下绕道偷偷回去。”
“三叔,这招金蝉脱壳实在是妙,只是这两路人马具体如何安排?”
“哦,我和殿下也反复商量,假扮殿下之人我已经安排妥当。到时就由那人与玉大人一起走官道回京,至于护送殿下之人尚未确定下来!”
姜铸听后,心中一动,主动站出来道:“殿下,府主大人,我愿护送殿下绕道回去。我在这一路也经历了不少战斗,有信心保护好殿下安全。”
楚流云冷哼一声:“就你?别到时候自己都保不住,还护送殿下?”
姜铸眉头一皱,却没有反驳。姬夜辰思索片刻道:“姜铸大人一路上表现英勇,我相信你的能力。不过此事重大,还需再斟酌。”
这时,冀州府主楚千绝开口道:“殿下,姜铸大人是新任卫府铜甲卫,他的身份卫府监正和大将军已经传讯于我,绝对可靠。”
姬夜辰点点头:“那就如此定了,姜铸,你便随本王绕道回京。”
“云儿、寒烟,你们不必担心殿下,且暗中跟随玉大人。你们走官道吸引各方高手,殿下才能越安全。殿下则不宜带太多人,就由妙莲那丫头与姜大人一起护送殿下回去。”
商议完毕,众人各自去做准备。姜铸回到住处,收拾好行装,等待四皇子的安排。
三天后的夜里,姜铸接到传讯与四皇子汇合。妙莲是个灵动活泼的姑娘,见到姜铸,眼睛一亮:
“姜大人,久仰大名,日后咱们可得好好配合。”
姜铸微微一笑:“姑娘放心,我定会护殿下和姑娘安全。”
姜铸与姬夜辰妙莲三人乔装打扮一番,趁着夜色走地下密道悄悄离开了玉泉城。
与此同时,走官道的队伍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玉洛川和假扮姬夜辰之人仔细核对细节,楚流云和皇甫寒烟暗中观察,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掩人耳目,假扮四皇子之人每日里设宴款待玉洛川等人,根本不急着启程回京。直到一个月后,玉洛川才带着队伍浩浩荡荡离开冀州府。
从冀州府衙出来时,除去从帝都来的五百多人,还有冀州府府军五万精锐和五百名炼体士。这一行五万多名精锐护送四皇子回京,楚千绝亲自送出玉泉城。
一年后,冀州府东南,大湖城。名字虽大,可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池。因为城边有一片巨大的湖泊而得名。
地处平原与山地交汇处的大湖城景色秀美,这一日,从大湖城外走来三人。当中一人身着白衣长相颇为清秀,手中一把折扇。右侧是一个身着青色长裙的丫环,左侧是一身黑衣络腮胡子的大汉。
这三人正是一路绕小道而行的姜铸和姬夜臣楚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