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21章 打卡汤显祖纪念馆(5)

进门后,叶非雪把镜头聚焦在一侧墙上的明朝抚州府治图上。

【抚州位于江西第二大河抚河的上游,滔滔临水和汝水在此交汇,因此又得名临川。

临川东连吴越,西接潇湘,南控闽粤,北襟江湖,横跨吴、越、楚三地,且水系发达,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促使其孕育出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魏晋以来,特别是两宋以后,临川名人辈出,不可胜数,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北宋着名词人晏殊与晏几道,伟大改革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巩,心学鼻祖陆九渊......】

【欧皇霉运加身:可惜临川逐渐没落了。】

【六边形战士: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江西,江西在宋明时期真的牛掰了。特别是临川和庐陵,这两大江西文人产出基地。】

麻姑山仙坛上,年过六旬的颜真卿颇为赞同地点头。

抚州景色雅致,人文昌盛。被贬谪为抚州刺史的这三年,是他一生中最为安稳的时光。

特别是麻姑山,他最爱来这里。

昔年,谢灵运还写诗赞叹麻姑山:南州实炎德,桂木凌寒山。铜陵映碧涧,石澄泻红泉。

颜真卿站在石阶上,远望山岭,远处重峦叠嶂,层林如烟,飞瀑若练。

他顿时书性大发,文思如泉涌,挥笔在石碑上写下《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临川又迎来了一位“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才子。】

【临川文昌里,一个小孩呱呱坠地,他的父亲希望他能科考入仕为官,显宗耀祖,为他取名汤显祖。】

【汤家世代以“耕读传家,视义为人之准则”,喜好藏书,勤于讲学,乐善好施,在当地深有名望。】

【汤显祖的高祖与曾祖喜欢藏书,积年月累下家中藏书楼里书籍数量多达四万卷,堪比一个小型图书馆。

汤显祖祖父张愗昭善诗文,精通黄老学说,博览群书,被其他文人推为“词坛名将”。

父亲汤尚贤知识渊博,精通老庄之道,母亲自幼熟读诗书。伯父汤尚质酷爱戏曲,还从事过戏曲生涯。】

【祖辈的熏陶加上聪颖的天资,汤显祖很快展现出优秀天赋,五岁那年他便进了家塾读书。】

叶非雪边说,镜头边从汤显祖世袭简表掠过到文昌汤氏宗谱,最后停留在了一幅墙画上。

墙画上绘着汤尚贤在书院学堂里教学汤显祖等学生的场景。

墙画两侧有一副楹联:“文比韩苏欧柳,行追稷契皋夔”,出自汤尚贤所建汤氏私塾门前。

上联激励文品,意思是写文章要敢与唐宋古文八大家的韩愈、三苏、欧阳修、柳宗元相比。

下联砥砺人品,意思是行为要与古代有创建的五谷之神稷、助禹治水有功的契、掌管刑狱的皋陶、乐官夔等人看齐。

【十二岁那年,汤显祖已能作出不错的诗词,为了不浪费他极高的天赋,汤尚贤为他挑选了素有耿介之名的东乡才子徐良博为师。】

【两年之后,汤显祖便成了一名秀才。】

【徐良博比起汤显祖后一位老师罗汝芳不为大家熟知,但他博学聪颖,廉洁爱民,尽忠有为,率真敢言,不附权贵。】

【嘉靖十七年,徐良博考中进士,先授武进知县,后留任京师,担任吏科给事中。

留任京师后,徐良博因谏言得罪首辅相国夏言而获罪入狱,在狱中徐良博遭受酷刑却始终不改其志,最后被削去吏科给事中职位。】

【嘉靖四十四年,教导汤显祖的四年的徐良博不幸辞世。】

【同一年,心学大师罗汝芳因父丧回乡守制,汤显祖包袱款款地赶往罗汝芳开设的从姑山房求学。顺利拜入罗汝芳门下,成为“明朝一哥”王阳明的四传弟子。】

【对,就是那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文武两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在龙场悟道,绝境成圣的王守仁,阳明先生。】

【羽扇定山河:王守仁,中国最后一个圣人啊!】

【账号已反炸:龙场悟道哪怕放在如今的玄幻小说里也很炸裂。】

【李十二郎:明朝三大牛人:王阳明,于谦,张居正】

王华手中的戒尺霎时掉在地上,发出一道清脆的响声。

他不可置信地把目光移到正上蹿下跳的儿子身上。

“爹!我真成圣人了。”王守仁眉飞色舞,他就说孔夫子能做圣人,他自然也能做圣人。

老爹一直念叨着让他继承衣钵考状元,可他觉得考不考状元没必要,考状元又不能光耀千秋,当圣人才可以。

他这么优秀,怎么可能成不了圣人?

王守仁得意洋洋:“爹,您可不能再打我了,我以后可是圣人。”

可是您最尊敬崇拜的圣人哎!是几千年来寥寥无几的圣人哎!

王华面带微笑:“不知你什么时候当上圣人?”

王守仁心中咯噔一下,顿感不妙,耳边骤然传来了戒尺破风声,他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逃课好玩吗?”王华漫不经心的一下一下拍打着手中的戒尺。

王守仁深吸一口气:“爹!手下留情啊!”

王华打量着王守仁,心道还是打一顿吧!

纵然儿子取得这么高的成就,他很高兴,但未来又不是一成不变。

眼前的王守仁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和圣人相隔的距离犹如天堑。

【王阳明之后,心学被分成不同流派,其中就以罗汝芳师承的泰山学派影响最大。

这个学派抨击封建教条,反对束缚个性,因此罗汝芳认为人生下来就有赤子之心,反对通过控制**来达到为圣的目的。】

叶非雪想起她上学时遇到的各种老师,感慨道:

【一个好的老师就像一束光,真的会点亮孩子的一生。汤显祖何其有幸,接连得遇两位良师。】

【如果说汤显祖受到徐良博的才华与品格影响,那他在罗汝芳那里受他思想影响更大。】

【在罗汝芳的精心教导下,汤显祖二十一岁时,以江西乡试第八名的好成绩考中举人。后来罗汝芳守制期满,被朝堂起用,师徒二人就此分开。】

【隆庆五年,汤显祖第一次参加科举,落榜了。】

【三年后,汤显祖再次参加科举,又落榜了。】

一而再被通知反而落榜的汤显祖麻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