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20章 打卡汤显祖纪念馆(4)

【听到这里,肯定会有人疑惑?一本书为什么会有这般魅力?让生者可以死。】

【这就不得不提及这些女子生存的朝代——明与清。】

【众所周知,明清两朝理学盛行,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那会儿咱们女子被严酷地关在三纲五常的笼子里,遭受着封建礼教的层层压迫。】

【杜丽娘的父亲想把杜丽娘培养成封建礼教下的“贤妻良母”,便给她灌输理教思想,牢牢禁锢她的行为。

杜丽娘年方二八,从未踏出家门一步,就连近在咫尺的后花园,也没去过。

绣花绣累了休息会儿,杜丽娘便会遭到父亲的严厉训斥,连带着母亲也遭殃。】

【可相夫教子,贤妻良母从来都不是女子的追求,大多数女子都厌恶这种仿佛能一眼能望到头的一生。】

【发呆的小怂包:前些天去相亲,点了一份红烧肉,男方开口就暗示少吃肉要发胖,一整个大无语。】

【草芥弥生:夏天天热我爱穿短裙,结果一个远房舅母说我穿着不得体,还让我妈管管我,当场送了她一个大白眼。】

【巾帼宰相:咱都现代社会了,某些人还被裹了小脑似的。】

【行云流水:姐妹,告诉她大清早就亡了。】

康熙看见天幕上一闪而过的字,一口血猛地吐出来:“一派胡言!”

太子和大阿哥你看我,我看你,整个人都不好了。

好家伙!争来争去,结果告诉他们大清亡了。

【铁汉子四四:敢问大清怎么亡的?】

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把视线移向四阿哥胤禛,又很快移开。

胤禛感受到众人若有若无的视线,不动声色垂目。

【主要是因为闭关锁国。】叶非雪心里叹气,但凡是清朝其他人问,她都不一定会回答。

【为了防御外敌以及担心反清复明的势力,清朝从乾隆开始彻底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这个政策的实施让清朝错过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导致了清朝的衰败和危机,最后给后代造成了无数的苦难。】

雍正眯了眯眼,神情若有所思。

高其倬正劝着他开海禁,他本来还在犹豫。

刚坐稳皇位没几天不好翻了他爹康熙制定的规矩。

但海禁造成的后果如此大,那些大臣应该找不到理由再阻止他。

【历朝历代没有一个朝代灭亡会给中国带来如此大的伤害。它比五胡乱华更黑暗,比五代十国更惨烈。】

【许许多多中华儿女为保住被外国联合入侵后满是疮痍的家园,前赴后继走上战场,鲜血淋漓。】

【后面可能会带大家去打卡清东陵,到时候可以讲解一下,我们接着讲上面的话题。】

叶非雪没控制住,眼角湿润。

【那么多女子读《牡丹亭》感伤离世,就是因为杜丽娘身上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直击女性心灵。】

【她们渴望得到这种自由,但她们深知在现实中是寻觅不到的。既然生时不能,那她们选择死,死了或许就能获得心向往之的自由了。】

【何其可悲!女子的形象从来就不止相夫教子,女子也能千姿百态。】

【她们可以如吕后醒掌天下权,可以如平阳昭公主铁甲披寒光,亦可以如李清照挥笔填词……】

【女子也有凌云志,巾帼何曾让须眉。古今中外历史上,涌现的各种各样惊才绝艳的人物,从不缺乏巾帼女子。】

【椒花颂声:千古第一女相上官婉儿。】

【令君家的灌娘:十三岁的少年女将荀灌,作为令君粉骄傲。】

【行云流水:啊啊啊!我最爱平阳昭公主,唯一一个军礼下葬的公主。】

【粽子委屈:女皇武则天,已拜倒在陛下的石榴裙下。】

【政哥的狗腿子:还有巴清,我政哥皇陵的水银全靠她奉献。】

李世民怔愣在原地,眼圈红了:“平阳昭公主?!”

当年他与阿姐合攻长安,二人通力合作,阿姐布阵用兵出神入化,与他相比毫不逊色。

阿姐披坚执锐,率领麾下娘子军的飒爽英姿还历历在目。

可他再也见不到阿姐了。

【过了牡丹亭,下一个小景点就是我们面前的清远楼了。】

镜头晃动,出现了一个右手持书,昂然挺胸的汤显祖雕像。雕像身后是一座仿明建筑的两层楼阁,牌匾上题有清远楼三字。

【汤显祖自署清远道人,有隐而自清的之意,清远楼是汤显祖退隐临川后修建的。】

【清远楼前面有一个人工湖,湖上修了一座三孔桥,名叫三生桥,桥中有一座梦亭。

三生是指前世、今生和来世。三生桥桥名取自《牡丹亭》第一出“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叶非雪从桥上穿行而过,镜头环绕了湖一圈。

【不得不说,这个纪念馆的风景挺棒的。一路走来我都看见玉兰、山茶、桂花、桃花好几种花树了。】

【下了三生桥,就是刻着很多很多字的碑廊,到这周围的小景点差不多就逛完了。】

【接下来,我们去主展馆吧!】

叶非雪不急不慢地往前走,一路古树掩映,鸟语花香。

穿门入院,一尊由白色花岗石打造,汤显祖背着手的巨型雕像挺立在展馆正前方。

雕像基座正面刻着一个硕大的情字,左右两边各刻着真字与性字。

主展馆门前的草地上还有一座石质雕塑,一对青年男女手持同一把折扇,并肩而立,身后牡丹花丛盛开。

显然雕塑表现的是《牡丹亭》的男女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

【主展馆取名玉茗堂,玉茗堂是汤显祖辞官回从遂昌辞官回到抚州时建立的居所。汤显祖晚年时,便在那里写作、会客、演戏和家宴。】

【玉茗是白山茶花的别称,汤显祖喜爱它洁白无瑕,不与牡丹争艳的品格,因此自称玉茗先生,居所以“玉茗”定名。】

主展馆的门口刻着楹联,左联“一疏动朝野谪尉徐闻遗爱平昌一旦挂冠归来士林共仰汤若士”,右联“四梦传古今论情宜黄定谱昆山四海循声唱去梨园齐拜玉茗堂”。

叶非雪简单瞥了一眼楹联,迫不及待走近了主展馆“玉茗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