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22章 打卡汤显祖纪念馆(6)

【万历五年,汤显祖和好友沈懋学结伴来到京都赴考,在裱褙胡同落脚。

在那里,他们迎来的一位特殊的客人——大明一把手张居正同父异母的弟弟张居谦。】

叶非雪将手机对准了展厅里的雕塑——雕塑还原了裱褙胡同张居谦与汤显祖见面时的场景。

【张居正的二儿子张嗣修也要参加这一轮会试。张居正准备暗箱操作,让儿子进入一甲前三。

为了掩人耳目,张居正决定找两个有真才实学,名扬在外的才子做陪衬。

参考的举人中,以汤显祖和沈懋学两个人的名声最高,张居正顺势选定了他俩。】

【张居谦向二人表明来意后,沈懋学欣喜万分,立刻接受,然而汤显祖不为所动,婉言拒绝。

最终,沈懋学高中状元,张嗣修则在他的掩护下成了榜眼,而意料之中的,汤显祖名落孙山。】

汤显祖叹气:......好的!实锤了!

妻子吴氏见他颓丧的模样,不禁安慰道:“夫君不必烦恼,再过三年你也才三十岁。”

据她所知, 夫君的两位恩师也都是三十多岁才考中进士。

汤显祖微松了口气。

【万历八年,重整旗鼓的汤显祖,又一次来到京都,参加新一轮会试。】

【十分不幸的是,张居正的三儿子张懋修也要参与这场会试。】

【真巧儿他妈给巧儿开门——巧到家了,三年前的一幕再次重演。】

【汤显祖一进京,张居正就指派王篆与张懋修到他下榻的客栈寻他。两人旧事重提,与汤显祖谈这届会试中考条件。】

汤显祖人都麻了。

他会做什么选择,他还不知道吗?这哪里能答应啊!

吴氏忧虑地看着丈夫,丈夫一路顺风顺水,哪里想得到往后遭遇这么惨。

汤显祖见她欲言又止,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没事,我不是成了戏圣吗?还青史留名了嘞!”

总之,他爹光宗耀祖的期望,他是顺利完成了。

至于过程?也许,大概,可能不重要。

【要是一般人,吃了一个教训就长记性了。可汤显祖他就不是一般人,咱戏圣身上还是有那么亿点点傲骨的。】

【汤显祖断然拒绝两人,毫不客气嘲讽:“吾不敢从处女子**也。”】

【拜拜了您嘞!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一看这情况,汤显祖就明白了。这场考试他就算去了,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他毅然弃考。】

叶非雪耸了耸肩,神情无语:

【咱就是说,什么仇什么怨啊!!!可能,汤显祖上辈子是掘了张家祖坟吧,要不这辈子遇到张居正这么“考验”他。】

【榴莲臭豆腐:首辅大大,我劝你雨露均沾,不要独“宠”一羊。】

【青山松柏:同为临川人,汤显祖和王安石都挺高傲不屈的。】

【独爱渊明:张居正是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

【发呆的小怂包:都怪孩儿们不争气,累得老父亲操心。】

瞥见弹幕,叶非雪唏嘘不已:

【主播本人是非常敬重张居正的,但他这事做的确实有损人品。】

【不过,张居正在大众眼中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挺复杂难辨,就像希伯来神话里的路西法,既有天使的一面又是魔鬼的一面。】

【他善于弄权,任人唯亲,以权谋私,但他也始终不忘改革初心,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大明,是大明的脊梁。】

【主播我只能说,张居正是真不会教孩子啊!六个儿子一个继承他才华的都没有,唯一耗费苦心教导的万历,偏偏在摆烂之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爱吃咸鱼的小虞:张居正真的是想把万历教成明君的,他那么忙还亲自给万历编写启蒙读物。】

【令君家的灌娘:他儿子就不说了,他对万历教育方式确实太严格了。】

【青山松柏:朱翊钧要是一直是朱翊钧该多好啊!】

朱翊钧下意识看向张居正,眼神中流露出愧色。

张先生对他那么好,他长大后却好像没有达到张先生对他的期许。

“陛下,上次停掉的书法课改为半旬一节。”张居正若有所思,“每半旬也放半天假吧!”

朱翊钧眼睛蹭地亮起:“真的吗?先生。”

以前一年四季,除过年和大寒大暑等特殊节气外,他都没有别的假期。

好不容易有喜欢的书法课,因张先生说书法是末节,学了对苍生没有好处,不宜在上面花费过多精力,也把它取消了。

“当然。”张居正无视面露疑惑的冯保,毫不含糊的回答。

既然天幕说他对小皇帝教育太严格,那他便放宽一点。

如果小皇帝因此放纵自己,他便立即改回来。

【万历十一年,时隔三年,汤显祖再次赶赴京都考试,顺利考中同进士。】

【此时距离张居正逝去,仅隔一年。】

【因不肯趋附新任首辅张四维与申时行,拒绝了他们的拉拢,汤显祖被授予南京太常寺博士,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三岁。】

汤显祖:“!!!”

他是不是和首辅这个职位犯冲。

走了个张居正,来了个张四维,走了个张四维,又来个申时行。

汤显祖迫切地想找个寺庙拜拜。

【南京太常寺博士是一个虚职,但汤显祖却不以为然。他结识了一些有名的学子,整日里和他们谈古论今,交流思想,日子过得清闲愉悦。】

【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一本戏剧《紫箫记》,不过因为有人说他戏剧在影射朝政,想借此对他下手,汤显祖无奈停笔。十年之后,他才重新续写,并将其改名为《紫钗记》。】

【汤显祖直系上司王世懋的哥哥王世贞,是当时南京地区文坛领袖。】

【王世贞倡导从嘉靖年间就盛行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而汤显祖注重创新,反对复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因此从不与王氏兄弟来往。】

【更有趣的是,为了揭露复古派剽窃前人词句的真面目,汤显祖特地举办了集会,喊上一众友人,拿着王世贞等复古派的诗文,仔仔细细查找文中模拟、剽窃汉史唐诗的字句,并标注出来。】

叶非雪好笑地移了移正直播的手机:

【汤显祖,这性格真的很有趣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