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120章 打卡黄庭坚故里(9)

【“奸臣”名单拟定后,蔡京请宋徽宗亲笔手书,刻碑立于端礼门外。】

【几年后,甚至发展到全国各州县都立了碑,通告天下,史称“元佑党籍碑”。】

【公开社死,吃牢饭贬官,着作被禁毁,子孙后代不能留在京师,不能与皇室联姻,不能参加科考,永不能为官……】

叶非雪念一个惩罚,章惇脸色铁青一点,拳头攥得越紧一点,如同引线被点燃的炮仗,转瞬就要炸开。

啪!啪!!啪!!!

当听到永不能为官五个字,章·炮仗·惇顿时炸了,愤怒的拳头如急风暴雨般捶在了赵佶脸上。

片刻间,赵佶便被章惇揍得鼻青脸肿,皮开肉绽,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活像一个大花脸盘子。

大花脸盘子抱着头狼狈逃窜,慌张地往大臣们身边躲,捶疯了章惇紧追在他身后。

赵佶靠近一个,像避瘟神一样的大臣们避开一个,个个恨不得和赵佶保持两米远距离。

杀人不过头点地,世代子孙都跟着一起打落深渊,太狠绝了。

这一遭,端王属实是活该。

何况,唇亡齿寒,谁知道他们在不在这三百零九人名单里?

四散开的大臣们眉往眼来,目光顺带扫过被暴打的赵佶时,都暗藏着狐疑与猜忌。

几个自诩贴心的臣子,为了不让自个儿官家为难,还不动声色地挪动脚步,堵住了赵佶往龙椅方向逃的通道。

将一切尽收眼底的赵煦,默默抬头望天幕,今天的叶娘子一如既往漂亮啊。

【上碑之人,都倒了大霉。】

【“其长竟天”,“诏毁元佑党人碑”。】

【虽然宋徽宗因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正月,彗星扫过天空一事,被迫下令毁去元佑党籍碑。】

【甚至,凭实力将元佑党籍碑变成了众人心中的“光荣碑”,人人皆以亲朋好友上碑为荣。】

赵佶顿时破防了,委屈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崩溃而下。

听见没?听见没?光荣碑,光荣碑,那是光荣碑。

不感谢就算了,怎么还打人啊!

苍天啊!大地啊!!没天理啦!!!

【但更改不了当时的现实——拥有元佑党籍的人不被赵佶与蔡京等人待见,政治生涯无望,生活惨淡。】

【更糟糕的是,一事不顺,事事都不顺,接二连三的倒霉事找上了黄庭坚。】

【“方今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蝗旱水溢,或疾疫数十州,此盖生人之共业,盈虚有数,非人力所能胜者耶”。】

【如今这世道,行善的人少,作恶的人多;蝗灾、水灾、瘟疫等灾难横行,这都是作恶累积的恶报,哪里是人力可以扭转的。】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对黄庭坚怀恨在心的转运判官陈举向朝廷举报,举报黄庭坚所作的《江陵府承天禅院塔记》“诽谤朝廷”。】

【陈举: 你不将我的名字署在《承天禅院塔记》上,不让我我刷脸扬名,我就向你对家举报你。】

【咱就是说,有些先河真的开不得,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铁爪龙案……这不,文字狱先河一开,车就刹不住了。】

迎着群臣若有若无的目光,宋神宗尴尬地扬了扬唇角。

是,他的锅。

【人在家中坐,对家小尾巴送上门,岂能放过?!】

【朝廷三把手,时任中书侍郎,与黄庭坚素来不睦的赵挺之收到举报信,迅速出手。】

赵挺之不屑地笑了,纵使因此被所有人指责,这事他都不会后悔。

撇去政见不和积累的旧怨,单就黄庭坚曾拿他家乡(山东)口音,家乡菜都是萝卜和酱菜取笑,几次三番让他下不了台,他就不会放过他。

而且,师债徒偿,苏轼死了,他欠的债也就该黄庭坚来还。

赵挺之咬牙切齿: “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

昔年入京召试馆职,苏轼公开质疑的话,一字一句他都记着呢。

【赵挺之一顿操作猛如虎,黄庭坚被“除名编管”,被剥夺公务员编制,贬到了宜州羁管。】

【这一年,他五十九岁。】

双井黄家人陷入了沉默。

猜到后辈下场不好,但没想到不好成这样,从官员直接秒变为犯人。

五十九岁!

黄湜不禁长叹了口气,这一次孙子恐怕真,有去无回了。

【宜州者,所以宜人也!】

【黄庭坚笑着替宜州(广西河池),打了一个最宜居的广告。】

【可是,在宜州,他却寻不到一个宜居之地。】

【官驿没有,民房不能租,唯一的僧舍崇宁万寿寺不许住。】

【最终,黄庭坚住到了府城南楼,一间狭窄阴暗的小阁楼里。】

【“上雨旁风,无有盖障”,天气炎热潮湿,生活环境可想而知有多糟糕。】

【但就这,也是时任江西萍乡知县的兄长黄大临千里迢迢来探望后,黄庭坚才得到的待遇。】

【在此之前,他居住在于与宰牛场相邻的茅舍里,没钱买米,只能借钱,借据《贷钱帖》应运而生。】

【青山松柏: 借他,《砥柱铭》卖了四亿多,《贷钱帖》肯定差不了太多,血赚。】

【黄大临陪伴了黄庭坚四十多天才离开,他的到来改变了弟弟的处境,宜州官员不再避黄庭坚如蛇蝎,开始与他来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与此同时,他的朋友们来看他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黄庭坚的挚爱粉范寥。】

【从成都走到广西,范寥跨越了北宋大半个地图,来到黄庭坚身边,陪侍了黄庭坚余生。】

【由此,黄庭坚惨淡的生活增添上了一抹抹亮彩,再坚持一年,他就能等到宋徽宗废除元佑党人禁令,官复原职回家。】

【遗憾的是,黄庭坚没坚持住。】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亮彩再多,也抹不去底色的惨淡,抹不去黄庭坚心中的郁郁。】

【再加上,年纪大,多病,喝酒,服用“钟乳”(一种钟乳石制成的丹药)……各种buff叠加,黄庭坚的命很快就被终结掉了。】

【崇宁四年九月三十日(公元1105年),黄庭坚撒手人寰,终年六十一岁,兄长黄大临与他离逝于同一年同一月。】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二月,黄庭坚好友苏伯固与蒋湋把他的灵柩送回了修水双井,葬在黄氏一族祖坟西边。】

【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赵禥追赠黄庭坚谥号: “文节”。】

【因此,后人又尊称黄庭坚为“黄文节公”。】

黄庭坚的生平经历,让叶非雪唏嘘叹惋不已。

老祖宗们为什么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原因摆在那里:

君子得罪一下,

罪一下;

小人得罪一下,

罪一生。

看看黄庭坚,得罪了陈举和赵挺之两个小人,把命都赔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