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125章 打卡黄庭坚故里(14)

格外明媚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让沿路缓缓前行的叶非雪,感觉全身暖洋洋的。

青石板路的尽头,是一座充满翰墨书香,斗拱飞檐的四合院。

两尊面容慈祥而深邃,栩栩如生的雕像,一左一右静静矗立在四合院门口。

随着叶非雪走近,雕像的身份昭然若揭,左为黄中理,右为周敦颐。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文人墨客讲学论道的地方,兼具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它起源于唐,兴于宋,有官学和私学之分,前期以私学为主,至明清时期演变为以官学为主。】

【千年时光里,华夏大地上也诞生的书院数不胜数,其中以四大书院最为赫赫有名。】

【一是,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前方流水潺潺,后方松柏敝日的白鹿洞书院。】

【二是,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倚山而瞰湘江,前望橘子洲头的的岳麓书院?,现在的湖南大学。】

【三是,位于河南郑州中岳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前临双溪河的嵩阳书院。】

【四是,位于河南商丘南湖湖心岛上,三面临湖的应天书院。】

四大书院,穿着青衿服的书生们骄傲的挺起胸膛,为自己是书院的一员光荣自豪。

曾重修白鹿洞书院,担任书院洞主(山长),甚至特意邀请陆九渊来讲学的朱熹更是欣喜不已。

名列四大书院,就意味着长久存在,不枉费他一番苦心。

【看看这四大书院的地址,家人们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依山傍水,这就是书院选址主打原则之一。】

【除此之外,就是以有先贤足迹为佳。】

叶非雪抬高手指了指,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四合院。

【背倚杭山,面临修河,是黄庭坚幼年读书之地,啧,简直把书院选址需要的buff叠满。】

【于是,明朝时便有人在此创建了书院,因书院背后有杭山这一高峰,取名为高峰书院。】

【此外,也暗含着希望学生学攀高峰,志存高远的意思。】

灿烂的阳光下,四合院门头之上,高峰书院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几百年中,高峰书院几度浴火重生,建国后发展成了一所以书院命名的小学。】

【现在嘛,则成了修水历代书院文化的展馆,主播带大家进去参观参观。】

叶非雪迈步,走进书院,视线中随即出现一块书写着书院学规的墙。

她抿唇一笑,开口讲解:

【这面墙叫照壁,又称萧墙,“祸起萧墙”的“萧蔷”,当门而立,用来遮蔽视线和藏风聚气,是书院主要建筑之一。】

【除此之外,书院建筑还包括讲堂,斋舍,祠堂,藏书楼,启圣殿,明伦堂等等。】

【祠堂: 用来祭奠古圣先贤,和对书院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启圣殿: 用来供奉孔子,朝拜孔子是书院师生的日常任务。】

【明伦堂: 设立在正殿,是读书,讲学,传道的场所。】

随后,叶非雪绕过照壁,踏入展厅。

略微看了看,她就发现展示内容被划分成了四个部分:

中国古代书院概况、

修水古代书院构建、

书院教育情景还原、

黄庭坚书法作品欣赏。

掠过已提及到的内容,叶非雪把目光落在了书院管理体制栏目下方的组织架构上。

瞬间,一张记录了书院职务,职务对应工作内容及选拔标准的表格出现在镜头里。

【山长(洞主),是书院院长,通常由儒学大师或着名学者担任。】

【讲书或副讲,是讲解经书的老师。】

【堂长,由山长或副讲在学生中择优录取,负责督促学生勤学和调和学生关系。】

【管干,负责主管财务,通常选择有才又诚实的学生担当。】

【斋长(经长,学长),负责管理学生学业和行为举止,一般是住校生,与现在的班长类似。】

【典谒,负责外联,迎宾接待工作。】

【引赞,负责引导主祭各种活动,协助祭祀仪式完成。】

【除了上述职务外,书院还设置了一些负责勤杂的职务,诸如厨夫,堂夫,门斗,看司等等。】

【担任这些职务,书院都会发相应的工资,学生也会发哈。】

【经费则来源于三方面,官府拨付,民间捐输与书院自营。】

叶非雪的身形随着讲解,缓缓挪动,手里的摄像头也随着她的走动从展板上缓缓掠过。

先是四大山长的浮雕——朱熹,张栻,湛若水与王先谦,

再是修水古代着名书院的简介——凤巘,濂溪,高峰,金湖,西平……

最终,停驻在一排排的黄庭坚书法作品上。

王羲之,褚遂良,怀素,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董其昌……等人的目光瞬间锁定天幕,神情痴迷。

对此似乎有所预料,叶非雪脚下的步伐移动地十分缓慢,留足了欣赏时间。

《送四十九侄诗》,

《书杜甫寄贺兰铦诗》,

《砥柱铭》,

《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诸上座帖》,

《松风阁诗帖》……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一一呈现在天幕中。

“如惊蛇入草,飞鸟出林。”

盯着天幕中展示的黄庭坚字帖,赵孟铠满脸赞叹。

另一边,看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怀素不禁抚掌大笑:“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好,写得好!”

这字有他和师爷张旭的神韵,但笔法形态更具自我之风。

妙!

倏地,天幕中响起了一道悠悠的叹息声,见猎心喜,沉浸其中的众人被惊醒。

叶非雪顺着叹息声,抬眼一望。

展馆的一角,不知何时站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静静地凝视着《廉颇蔺相如列传》字帖。

“知道这幅字帖价值吗?小同志。”察觉到叶非雪的视线,老妇人转过头问道。

但不等叶非雪回答,她就扭转了头,自顾自答了:“一块大洋,在民国它值一块大洋。”

一个美国人,花了一块大洋,就把它带离了家。

话音中,老妇人流露出无尽的落寞怅然与无奈。

那一刻,叶非雪的心如同被重锤狠狠击中,对方叹息的岂止是《廉颇蔺相如列传》,更是数以千万计流失漂泊海外的文物。

那是,所有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

心情瞬间跌落谷底,这一次的打卡旋即落下帷幕。

叶非雪关闭直播,离开了高峰书院。

半个小时后,黄庭坚收到了一份带着双井味道的礼物。

晶莹透亮的凉粉冻,软糯劲道的哨子。

家乡的特有美食,让身处异地的黄庭坚心中绽放出惊喜的烟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