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128章 打卡辛弃疾文化园(3)

【遗憾的是,辛赞没有见到辛弃疾纵横沙场,英勇抗金,没有等到中原被收复,就抱恨去世。】

【那一年,辛弃疾二十一岁。】

注视着辛弃疾率兵纵马驰骋,一往无前的身影,叶非雪微不可察地呼出一声叹息。

收复中原是辛赞等人朝思暮念的“蜜糖”,也是赵构等人不屑一顾的“砒霜”。

最终,万念俱灰,抱憾而终,便成了他们的宿命。

但与其他人相比,辛赞无疑是幸运的,他把手里的种子传递给了辛弃疾。

由此,无望的生命里,多了一点萤火虫照夜。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次年,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野心勃勃的金主完颜亮,“提兵六十万,号百万”,大举南下伐宋。】

【他意图毕其功于一役,一战攻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

〖曹大猪蹄子: 吓人不?一篇文章引发的国际惨案,吃瓜.jpg。〗

〖奉旨填词: 柳永: 不好意思,这事与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我无关。〗

【发呆的小怂包: 九妹又要跑路了,笑死.jpg】

考试落第,原本准备再战的柳永唇角露出嘲讽的笑意。

看来,明日朝堂之上,会有许多大臣指骂他,将黑锅甩他身上。

即使,完颜亮尚未出生,那首词也还未曾问世。

【然后,实现他人生的第二、第三志向,“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与“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金主与朕倒是志同道合。”

杨广嘴角勾起坏笑,一把揽过宠妃柔若无骨的细腰,将人带入怀中,上下其手。

山高水幽,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杨广很快沉浸其中。

他的注意力全被无边春色吸引住,分不了天幕一点。

天幕里,思绪乱飞的叶非雪脸上表情一言难尽。

她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有关完颜,哦,不是,赵亮的信息。

emm,说起来挺讽刺,岳飞至死惦记的“靖康耻”,这家伙“雪”了一半。

促使“靖康耻”的金太宗完颜晟子孙,他全杀了,直接让对方断子绝孙,血脉断绝。

当年带兵攻宋,掳走徽、钦二帝等人北还的金兵大将,完颜杲一百多个子孙与完颜宗翰(粘罕)三十多个子孙,也被他杀了。

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完颜宗弼(金兀术)子孙完颜亮也没放过。

完颜宗弼的儿子完颜亨,还是被他派的人踢裆蛋碎致死的。

(完颜亮:百因必有果,你们的报应就是我。)

想起这些,叶非雪不禁感叹南宋优秀的匹配机制。

“大金江南国主完颜构”匹配“大宋海陵王赵亮”。

卧龙凤雏,棋逢对手。

一时构亮,难分高下。

这匹配结果,谁见了不迷糊?

优是真优秀,戏剧也是真戏剧。

要是写成小说,叶非雪打包票看的人不少,书名她都想到了,就叫——

《互在敌国卧底当皇帝的那些年》。

眼里闪过笑意,叶非雪收回四散的思绪,挪动脚步,换了个更靠前,视野更清晰的站位:

【与此同时,起义像一颗爆炸的火花,在北方领土点燃。】

【趁着完颜亮亲征,金国朝野混乱,无数不满金人压迫的北方百姓揭竿而起。】

【时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组织了两千多人,发动起义。】

【几番思量后,辛弃疾带领这支队伍投靠到在山东聚众起义,抗击金兵,屡建奇功,拥有数十万人马的耿京手下。】

【并且,在耿京手下起义军中,担任掌书记一职,掌章、表、书记、文檄,负责起草书檄文告。】

【从辛弃疾担任的职位,我们就可以看出,此时的他并不受耿京重用。】

【但幸或不幸的是,有一件事发生了。】

【被辛弃疾说服,跟着他一块投奔到耿京麾下的一位和尚义端,为了向金军投诚,趁辛弃疾不备,偷走耿京大帅印叛逃。】

【得知消息耿京勃然大怒,问罪辛弃疾,要杀了他,辛弃疾当场立下军令状。】

【约定三天时间,提和尚义端头来见,如果最后他失约,甘愿受死。】

【当晚,辛弃疾便率领一小队人马,快马加鞭,顺着去金营路追人,并抄近道在必经之路上埋伏。】

【十多年不是白混的,哪个岔道小路,辛弃疾这个“活地图”都晓得。】

【这地界,他保熟。】

【埋伏几小时后,辛弃疾成功截到逃跑的和尚义端,义端吓得当场给跪了——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义端: 大佬,饶我狗命】

【无视义端跪地求饶,辛弃疾手起刀落,一刀将他斩杀,帅印被夺回。】

【这之后,辛弃疾越来越受耿京器重,起义军取得的抗金成果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多至二十五万人。】

完颜雍目光淡漠地扫过天幕。

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群被南宋朝廷放弃的乌合之众。

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初造反继位时的他,巩固地位。

【与此同时,起义军面临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

【完颜雍在辽阳起兵造反,完颜亮在扬州被部下杀害。】

【留守的金军开始反扑,南下伐宋的金兵开始北退。】

【为防止腹背受敌,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取得南宋朝廷支持,与宋军联合。】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公元1162年),听从辛弃疾建议的耿京任命贾瑞和辛弃疾为起义军使者,奉表南归。】

【然后,辛弃疾收获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就是,“上大喜,皆命以官”。】

【赵构很开心地接待了他们,并给他们封了官,下令任命耿京为天平节度使,贾瑞为敦武郎、阁门只侯,辛弃疾为承务郎。】

【坏消息则是,起义军主将耿京被与金人串通的叛徒张安国杀害,因群龙无首,军心动摇,起义军土崩瓦解。】

天幕外的辛弃疾发出一声自嘲的低笑。

既笑一心相信赵构的自己,又笑采纳自己建议诚心诚意南归的耿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