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40章 打卡名人雕塑园(11)

【晏几道被神宗恩荫为太常寺太祝,生活平淡但还过得去。直到熙宁七年,他的朋友郑侠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晏几道因曾写给郑侠的一首诗也被牵连诬陷入狱。】

叶非雪仰头喝了一大口,将瓶子放了回去,接着道。

【虽然神宗很快将晏几道放了出来,但晏家从此家道中落,晏几道心也受到重创。】

【元丰五年,落魄的晏几道已是中年,监颖昌许田镇。当时颍昌知府韩维曾是晏殊的门生,晏几道便鼓起勇气给他献上自己的词作,好歹有一点香火情嘛。

想不到的是,韩维以“门下老吏”身份直言不讳地说晏几道“才有余而德不足”,话中全然没有往日温情。

晏几道心都凉透了,受够人情冷暖的他此后全心沉迷书籍词作,坚定了远离权贵的念头。】

【几年后,晏几道任职乾宁军通判,此时他的词已颇负盛名。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社牛苏轼也想跟他交朋友,便找了黄庭坚做中间人。

没想到晏几道断然拒绝,冷冷道:“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

意思就是现在朝堂里面的那些大官,一大半都是我爹门下的学生,我都不稀罕见他们。】

【苏轼碰了一鼻子灰,当然苏轼不是唯一一个碰壁的人,大奸臣蔡京也被晏几道拒过。】

【晏几道晚年时,在某年重九日及冬至日,宰相蔡京派人寻晏几道,求他写长短句给他。晏几道提笔写下两首《鹧鸪天》词,词中歌颂朝廷太平,但对蔡京本人丝毫不提。】

【我们都说贾宝玉是个痴人,晏几道也是痴人。好友黄庭坚都说他有“四痴”:做官连连受阻,却不愿意低声下气依傍权贵;文章自成体式,却从不用做晋升之阶;挥霍千百万,家人饥寒交迫,却面露傲慢之色;别人多次辜负自己却依旧始终相信别人。】

【其实晏几道还有一痴——情痴,晏几道有《小山词》留世,其中每一首词,几乎都和爱情有关,是写给很多歌女的。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成了晏几道的人生精神寄托,他追忆着往昔的美好时光。】

【主播说一句小宴的词,你们接一句哈:此后锦书休寄,画楼**无凭。】

【绛珠仙子: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独爱渊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庄花美如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瞧着满屏幕的词句,晏殊摇头叹气,捏了捏晏几道的小脸蛋。

词都是好词,就是……哎!!!

晏殊默默抬头,继续看天幕。

天幕中,出现四个大大的红色篆体——“鹅湖之会”。

【大家看到没?这个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正侃侃而谈的不是别人,正是心学鼻祖陆九渊。】

【南宋淳熙二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在江西“鹅湖书院”组织了一场辩论,邀请陆九渊与陆九渊哥哥陆九龄来参加。】

【对于朱熹大家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他本人的理学与后来的程朱礼教差别很大,就像后世的儒学与孔子关系一样。他就是一个大儒,然后封建统治者拿了他思想去加工去用,禁锢思想的锅与他扯不上啥关系。】

平心而论,叶非雪对封建思想深恶痛绝,但要说对朱熹多讨厌并没有。

总不能她有把水果刀,然后有人用水果刀杀了人,就说她就有罪了。

她冤枉啊!!!!

【陆九渊右侧坐着的应该是吕祖谦与陆九龄,旁边与他一样站着,手持书卷的是朱熹。】

【这场辩论吸引了上百人观战,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即如何认识世界。】

王阳明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天幕,他要认真听,不能错过丁点。

那可是心学鼻祖,自己圣人之路上的先驱。

【一辩朱熹的观点是“格物致知”,他认为要先致知而后存心,即先博览群书,后学习先贤的经验,分析归纳,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

【二辩陆九渊则主张“发明本心”,他认为应先存心而另简自高,要先认清个人本心再立志,最后博览群书。】

【双方各持意见,唇枪舌战,陆九渊兄弟还赋诗明志。辩论了三天三夜,谁也没说服对方,最终不欢而散。不过学术归学术,友谊归友谊,陆九渊与朱熹这两个南宋思想上耀眼的并世双星,后来成了惺惺相惜的挚友。】

【这场辩论因在鹅湖,便被人称为“鹅湖之会”,又被称为“千古一辩”,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一页。】

说着,叶非雪骑着自行车往前,还有很多雕像等着她。

少顷,叶非雪欣喜地停下车,沿着草坪中的石头小路走,举起手机对准了越来越靠近的铜像。

【哇塞!超级惊喜哎!这是我们进园遇见的第一个武将名人。】

一个五米多高,高大威猛,气势磅礴,战袍随风飘动的将军出现在镜头里。

铜像身后有一块白色巨石,巨石左侧篆刻了“揭子兵法”四个赤红大字。

【这是揭暄的雕像,揭暄是明末清初着名的军事理论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世称揭子。】

【我靠!都可以称子了吗?听上去有点厉害哦!】

叶非雪瞪大双眼,而且军事家与另两个差别也太大了吧!

一个威风凛凛,一个温文尔雅。

叶非雪脑海中两个刻板印象小人在打架。

【揭暄三十二岁那年,伴随着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风雨飘摇的大明随之轰然倒下。】

【一转眼君亡国破,清兵长驱直入,面对惨遭屠戮的汉家百姓,揭暄与父亲召募乡勇,举义兵,投效南明唐王,意图复兴大明。】

【巾帼宰相:哎!听到这里都忍不住叹气。】

【六边形战士:太残忍,不知为何想起了丞相。】

叶非雪叹了口气,明末清初简简单单四个字背后埋藏着揭暄国破家亡的亡国之痛。

而且凭一己之力怎么可能挽救千疮百孔的国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