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59章 打卡名人雕塑园(30)

【建中三年,颜真卿七十四岁,年过古稀,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攻陷汝州,宰相卢杞建议唐德宗李适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劝降,借此借刀杀人。】

【朝臣们纷纷反对,他们深知颜真卿此去定然有去无回,让一个曾挽大唐于危难之间的四朝国老以身涉险,朝廷颜面何存?可是唐德宗同意了,他认为颜真卿威望甚高,由他前去,或许能侥幸不战而屈人之兵。】

【颜真卿二十六岁科举入仕,不看人满门忠烈,就看人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兢兢业业工作近五十年,当老板的也不能让人家去送死啊?唐德宗这操作真是光屁股推磨,转着圈丢人~】

【咱就是说,唐朝共有二十一位皇帝,但人尽皆知的只有唐玄宗等之前的九位,原因显而易见,后面几位反省反省。】

目视着天幕,李世民脸色黑透了,让古稀老人以身涉险,后代不要脸,他还要脸。

更遑论唇亡齿寒,皇帝如此对待有功之臣,其他朝臣见了心里难道不疑虑,长此以往谁还会效忠皇帝。

一想到此,李世民只觉头突突地疼,他倦怠地闭上眼——何况,大唐往后的皇帝听着都不像是有为之君。

见李世民一副颓唐的样子,长孙皇后上前轻轻替他按摩额角,满脸温柔,后世子孙之过,陛下哪里能管的到。

【圣意不可违,颜真卿义无反顾前往,李希烈派了一千多人聚集迎接他,颜真卿刚拿出圣旨准备宣读,那些人就齐齐亮出尖刀,将颜真卿团团围住。】

【面对李希烈的下马威,颜真卿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将圣旨宣读完。李希烈随即将颜真卿囚禁,对他威逼利诱,希望他能为自己所用。

颜真卿严词拒绝道:“若等闻颜常山否?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师,后虽被执,诟贼不绝于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

【你们听说过我哥颜杲卿吗?当年安禄山反叛,他首举义师,虽然被抓了,但临死前他依然骂安禄山不绝口。我如今都快八十岁了,官至太师之职,我至死都要坚守我的名节,岂能屈服于你们的威胁?】

颜杲卿心中郁郁,长长地叹了口气。

要知道,留下来的人比离开的人更痛苦,只能抱着回忆蝺蝺独行。

他的死亡让十三弟记了一辈子,他何其有幸,十三弟又何其悲苦。

【李希烈不死心,多次对颜真卿实施“死亡演练”,挖坑活埋,放火烧死,李希烈手段尽出都拿颜真卿没辙,只能一直扣押他。】

【后来,李希烈弟弟李希倩因参与叛乱被朝廷杀害,李希烈才对颜真卿动了杀心,命人勒死颜真卿。终年七十六岁的颜真卿壮烈殉国,时为兴元元年八月初三。】

叶非雪脸上闪过愤怒与忧伤。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比起安史之乱中颜杲卿轰轰烈烈的死亡,颜真卿的死无疑是个悲剧,他挺过了腥风血雨的安史之乱,却高龄死在自己人的排挤之下。】

【漠然置之的君主李适,借刀杀人的宰相卢杞,不管愿或不愿只能袖手旁观的满朝文武,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瞧着颜真卿一步一步踏上死亡征程。】

【颜真卿死后半年,叛乱平定,他的灵柩才被送回京安葬,唐德宗为颜真卿殉国废朝五日,追赠他为司徒,谥号“文忠”,另赠钱五十万、粟二百硕。】

【生前不看重,死后却哀荣备至,何其可笑,何其讽刺。更为讽刺的是,南宋初期宋高宗赵构意欲抗金,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尊其为神,但赵构却在短短九年后冤杀了与颜真卿同样忠烈的岳飞。】

颜真卿简直犯小人,生前有杨国忠,李辅国,元载,杨炎,卢杞,死后还有赵构。

叶非雪不由地为颜真卿掬一把同情泪。

【爱吃咸鱼的小虞:真惨!一世英名毁于一构,痛哭流涕.jpg】

【月上柳烧:死了都要被完颜构侮辱,颜鲁公没得罪任何人。】

【曹大猪蹄子:要是赵构坚持抗金多好,岳飞后来都推到高地了,真可惜。】

矢志北伐,为岳飞平反的赵昚看见最后一条评论,满脸苦笑。

他即位之后,每次去太上皇居住的德寿宫问安,谈论起北伐大计,太上皇总是不耐烦,甚至直言:“你还是等我死了再讨论这件事吧!”

这样坚定求和的太上皇,谁又能想得到他以前曾提拔武将,主战抗金。

见后世人对赵构如此不屑一顾,赵昚北伐之心愈演愈烈。

既然赵构说等他死了再北伐,那作为孝子,他就应该满足赵构的愿望。

想起自己即位后处处受到赵构掣肘,赵昚心底就泛冷。

他的眼神逐渐凌厉,宛如一柄刚刚开刃的尖刀,即将刺向敌人的胸膛。

天幕中叶非雪对赵昚的蜕变一无所知,还在认真的讲解。

【颜真卿与抚州结缘是在他六十岁那年,在宰相元载的特殊关照下,颜真卿改任为抚州刺史。】

【当时抚州水灾频发,颜真卿主持修建了抚州“都江堰”——千金坡,不仅如此他还给抚州留下了有天下第一楷书之誉的《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颇感意外的看着身前墨迹尚新的《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赶紧让人刻成石碑立于麻姑山上。

没想到一次即兴弄墨,他却写出了惊世之作。

【颜真卿雕像过后,还有一尊雕像,这尊雕像的主人公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天下第二行书出自颜真卿之手,而天下第一行书就出自此人之手,他是书圣王羲之。】

叶非雪站在新的雕像前,举起手机对准背着手伫立在矮岸前,神情若有所思的雕像。

【王羲之担任临川内史时,曾在抚州建造宅舍。宅舍附近有一处天然水池,王羲之闲暇之余便临池学书,用池水清洗笔砚,导致池水尽黑,在抚州留下了古迹洗墨池。】

【家人们可以看到,王羲之雕像旁边还立着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一个字:鹅。】

谢安忍俊不禁,看来羲之爱鹅深入人心。

【可能就有家人奇怪,为什么刻这样一个字,其实原因很简单,鹅是王羲之的爱宠。王羲之认为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能领悟到书法运笔道理。】

【教儿子写字,王羲之教的就是鹅字,而且以字换鹅之事王羲之干过不止一次。晋书里记载王羲之曾给一名老道士写了一篇《黄庭经》,以此换取老道士养的一群漂亮白鹅。】

【所以这篇《黄庭经》,又被后人称为《换鹅帖》,以一字千金的字换一群鹅,他是真的爱。】

叶非雪望了望不远处高大威严的五孔汉白玉牌坊,松了口气,逛了一圈终于逛完了。

太阳越来越热,她快坚持不下去,感觉整个人都快被掏空了。

叶非雪擦了擦额头滚落的汗珠,宣布下播。

【时间不早了,关于名人雕塑园的直播到此为止,家人们下次直播再见啦!】

直播间关闭,叶非雪迅速将自行车归还,打车回酒店休息。

几个小时,作为上不如老下不如小,身娇体弱爱摔倒的当代年轻人,她是真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