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 > 第93章 打卡海昏侯博物馆(9)

叶非雪环视四周,眼底写满了震撼和自豪。

今儿个真是井底的蛤蟆跳上井台——大开眼界了。

除了黑科技青铜雁鱼釭灯,四周摆放的“锅碗瓢盆”,也让她叹为观止。

【来之前,听说江西人两千多年前就吃上火锅了,两千多年前的火锅长啥样,主播就很好奇。】

【现在耽搁这么久,终于要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了,就一整个期待住。】

叶非雪目光炯炯,视线快速掠过“锅碗瓢盆蒸锅保温桶计时器”——青铜簋(gui),青铜匜(yi),青铜洗,青铜蒸煮器,青铜提梁鋞(xing),青铜漏。

倏地,她眼前一亮,快步走向找寻到的目标食器,两千多年前的火锅——青铜温鼎。

【这就是我们的火锅鼻祖啦!它的名字叫青铜温鼎,腹部扁圆,中间开口部位内敛(形似卧倒的鸡蛋中间开了一个圆口),下面则有一个炭盆,通过中空的圆筒型炭腔与鼎上面的腹部连接。】

【整个青铜温鼎通过三足支撑,开口部位边缘四周有三个圆环,作用与箩筐旁边的提耳相似,方便挪动或搬运青铜温鼎。】

【受限于生产技术,那个时代的老祖宗们吃火锅方式和我们现在有一点点不同。】

【他们是事先用另外的食器把食物煮好,倒入青铜温鼎里,然后点燃温鼎下方炭盆里的炭火,将热力通过炭腔传递给食物,以此来给食物保温。】

【当要吃食物时,他们会把食物夹出来,放入蘸料碟,也就是与之配套的另一件食器——青铜染炉中。】

叶非雪话落,一个小巧精致,由承盘、炭炉和耳杯三部分组成的青铜染炉出现在屏幕上。

烧炭的主体结构炭炉处于中间部位,装酱料的耳杯则放置在炭炉之上,承接碳灰的托盘放在炭炉之下。

【食物放入蘸料碟之前,他们会点燃青铜染炉炭炉里的炭火,使耳杯里的酱料保持温热,然后把食物放进去蘸,“染”上酱料,美美享受一番“海底捞”的感觉。】

【汉代饮食讲究“席地而坐,分而食之”,宴席上聚众吃火锅,肯定是一人配置一套青铜温鼎与青铜染炉,随吃随“染”。】

【你还别说,主播讲得都馋了,等会儿直播结束干脆就去吃火锅,犒劳犒劳自己。】

回忆起火锅的美味,叶非雪情不自禁吞咽了几口口水。

【有点等不及了,咱们加快速度,讲下一个食器——保温桶的祖先青铜提梁鋞。】

青铜提梁鋞整体呈圆直筒形,圆形盖面微隆,上半部分两端有半环形耳,耳上各有一扁圆形衔环,衔环与链状提梁相连,有三足。

【老实说,如果不是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东西,是在田地,马路牙子,垃圾桶等其他任何地方看到,主播我肯定毫不犹豫就把它当成废旧保温桶。】

叶非雪盯着这个青铜提梁鋞左看右看,看了好一会儿。

报一丝,除了底部那三半小指姆大的圆形兽蹄足,她是真没看出什么差别来。

咱就是说,这玩意儿真不愧是保温桶的祖先,还是基因超级强大的那种。

眨了眨微微酸涩的眼睛,叶非雪无奈吐槽:

【这真不是主播年纪轻轻就眼瞎,是这个青铜提梁鋞的造型,它与我们现在的保温桶,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完全一致。】

【据说,出土时这个青铜提梁鋞里,还盛放着鸡骨和汤羹,而另一件青铜蒸煮器里,还盛放着芋头,荸荠、菱角等食物。】

【不得不说,汉武帝时期往后的人高低得给张骞磕一个,没有他,他们的饭桌可怎么丰富。】

被匈奴拘禁快一年的张骞瞬间笑了,看来最终他跑掉,回大汉了。

真好!!

张骞闭了闭眼,按捺住满腔的期待。

【知道的时候,主播有亿点点好奇,真的就是亿点点。】

叶非雪伸出手指着一点点的大小,脸上带着好奇之色。

【这放了两千多年的鸡汤与芋头到底啥味?可口不?有没有专业人士现身说法一下。】

【摆烂乐子人:转行去考古,很快你的愿望就能实现了,笑哭.jpg】

【奶茶软糖甜崽:问题来了,吃“古董食物”犯法吗?】

【财神爷关门弟子:鸡汤芋头没人尝过,不过千年老酒七几年的时候有一位考古家喝了,当时好像是为了鉴定液体是啥?】

【爱吃咸鱼的小虞:请问,他当时还好吗?】

同问,真的没事吗?

叶非雪震惊不已,瞪大了眼睛,别说两千多年,三天她都不敢尝试,试试就逝世啊!!!

【财神爷关门弟子: 就只尝了一口,尝出来土腥味,人啥事没有。】

叶非雪舒了口气,虽然但是,这位考古家是真勇啊!

以身试法,向世人宣告了千年陈酿的味道——土腥味。

叶非雪笑笑,移动脚步,将摄像头角度其聚焦在一侧展柜的镂空方形铁炉上。

这尊镂空方形铁炉呈长方形,器壁微斜向内收,器身有多处长方形镂空,通过四足支撑器身。

【火锅配烧烤,快乐没烦恼,作为美食节的扛把子组合,他们二者缺一不可。】

【这么会吃的刘贺,自然不会只吃火锅,放过烧烤,看到这尊镂空方形铁炉没,这就是刘贺的专用烧烤架。】

【打开某宝搜索,指不定你就能get到刘贺同款,这东西和现代烤炉的区别,同上。】

【那就是不能说没有区别,只能说一模一样。】

【除了这个镂空方形铁炉,然后还有一个青铜蒸煮器同现代的蒸锅也很相似。】

青铜蒸煮器采用“灶上甗”的结构,由圆釜,甑,还有器盖三个结构组成。

甑身是圆形桶身形状,有内外两层,内层略高于外层,底部有用来呈接蒸物的栅格纹箅(蒸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