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 第112章 迁都长安更始封王

刘秀想了想说:“如此也好,长安离我们远,对我们的管控力不足,方便我们大展身手。对了,马武、王常、岑彭三位大哥呢?如今怎么样?”

朱佑回答说:“王常还在昆阳呢,他可是员虎将,可惜当时和伯升走的太近了,没得到重用。马武如今不在洛阳,应该是跟着李通在荆襄防御田戎、秦丰。岑彭就更惨了,自从那日跟朱鲔打长安,就被留在长安了。”

刘秀说:“如此说来是可惜了,这三位都是当年大哥帐下的悍将,如今却不能为我所用。”

朱佑说:“主公你也不用心急,此三人在刘玄那边都不得重用,早晚会归附你的。”

刘秀说:“嗯,你说得对。兄弟们这两个月好好养养精神,等明年开春,收复河北。”

再说回洛阳这边,二月初二,更始帝刘玄及百官,在三十万大军的护送下,浩浩荡荡,从洛阳迁都长安。

三月初,抵达长安,刘赐率长安官员东出六十里相迎。

要说这迁都长安,最受益的是长安的百姓。自己什么都没做,摇身一变成了都城的市民,这一辈子可就算是吃喝无忧了。刘玄入城后,长安万人空巷,百姓们都聚在道路两侧看新皇帝。

刘玄走过之处,百姓高呼万岁,他们打心眼里高兴,为这位推翻王莽暴政的帝王欢呼。

可刘玄坐在龙辗之上,一动不动,面无表情的看着前方,如同泥人一般。

长乐宫,大殿之中。

刘玄坐在龙椅上,看着面前又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又紧张的呆若木鸡。

刘玄心想此时自己总得说些什么,可这一路自己只顾着游山玩水,又没有提前准备,再加上如今一紧张,长了几次嘴,却始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突然,他灵机一动,开口说:“成国上公,你这一路可曾抢夺到什么好宝贝?拿给朕把玩把玩。”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朝堂上站着的有不少前朝官员,甚至还有王莽篡汉前汉朝的老臣,他们原想着能推翻王莽的一定是一代雄主,没想到迁都之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问抢到什么宝贝。

刘赐听完也是在心中暗自叹息,于是连忙出列说:“今日,我朝迁都长安,又回到了这片高祖定都的地方。朝臣仍旧各司其职,目前无具体职务的后面会陆续安排,望各位大臣,各位将军仍能恪尽职守,克己奉公。令大赦关中,除王莽亲属外,其他无论所犯何事,一律赦免。”

刘赐说完,又有许多大臣暗自摇头。若说这大赦天下,一般也得分个情况,像打斗伤人啊,仇杀啊,偷窃啊这种,赦免也就赦免了。可大牢之中还有好多十恶不赦的犯人,若是将他们也放出来,那自然又是为害一方。

李松站出来说:“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刘玄说:“爱卿有何事奏报?”

李松说:“我朝推翻王莽,重造大汉,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都是靠着陛下的圣明和大臣们的勇猛才有的结果。臣建议封赏功勋卓着的大臣王爵,来表彰他们的功绩。”

刘玄还没说话,朱鲔就站出来说:“不可!高祖曾斩白马与天下盟誓,‘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在我朝建立之初,已经封了很多没有功劳的侯爵,可那时是因为我们实力很弱小,为了拉拢人心不得已而为之。若是我们此时再违逆高祖之言,那就是背弃祖宗了。”

赵萌说:“大司马所言差矣,所谓非常之时,议非常之事。高祖当年与天下盟约的时候,已是天下大定,高祖建国之初不也封了好多异姓王吗?如今的情况和当时的差不多,所以有功之臣封为王是没有错的。我们可以先封王,等到儿子一辈的时候若没有擎天之功,可降为公,传到孙子一辈的时候再将为侯。所以说到底也不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并不会对后世造成影响。”

朱鲔说:“不可,若是封王,是不是得给一国,纵观之前的王国,少则一郡之地,多则数郡。而且各封王又有自己的兵马,那将是祸乱之源。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一夜之间半个国家都被诸侯王攻占,仅吴王一人就出兵三十万。所以对于有功之臣,我建议可以给与更多的金钱封赏,而不是封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庙堂攘攘皆为名往。

此时王匡集团恨死了朱鲔,放在平时,一块肉谁吃都行,一壶酒谁喝都行。可这封王大事,关系着他们未来几十年,甚至子孙后代,没有人会再去理会这兄弟之情,众人心中大骂朱鲔是个憨大头。

此时的朱鲔真正的成了一位孤臣,有分量在朝堂说话的没有一个站在他这边,想站在他这边的都是自认为不够封王之人,可这些人又有什么话语权?

于是这事就被敲定下来。

册封左丞相刘赐为宛王。

册封定国上公王匡为比阳王。

册封成国上公王凤为宜城王。

册封大司马朱鲔为胶东王。

册封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

册封卫尉张卬为淮阳王。

册封执金吾廖湛为穰王。

册封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

册封刘庆为燕王。

册封刘祉为定陶王。

册封刘嘉为汉中王。

册封刘信为汝阳王。

册封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

册封武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

册封西屏大将军申徒建为平氏王。

册封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颖阴王。

册封廷尉王常为邓王。

册封胡殷为随王。

册封尹尊为偃王。

众王皆跪地谢恩。

朱鲔对刘玄说:“启禀陛下,臣不愿违背祖制,还请陛下收回对我的封赐。”

王匡说:“如今我们迁都长安,可洛阳仍需大将镇守,陛下可令大司马坐镇洛阳,防御赤眉和王郎的进攻。”

刘玄说:“好,那就依两位爱卿所言,朱鲔仍任大司马,和李轶一同镇守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