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 第115章 二月初二真龙抬头

刘秀开玩笑的说:“那如此说来,你可是要抢了不少兄弟们的功劳啊。”

铁源说:“我这人也不懂什么兵法,就会杀人。兄弟们负责带兵打仗,我就负责杀敌军主将,他们立他们的灭军之功,我立我的斩将之功,不冲突的。”

刘秀说:“如此甚好,那就这么定了,那就委屈哥哥先坐在最后面了,等哥哥一步一步立功,再往前调座次。”

铁源坐好后,刘秀说:“好,那我们继续开会。既然要着手收复河北,那总要有个具体方案,今天大家就来议一下,我们是往北打,还是往南打?”

刘秀说完,众将就开始和身边之人讨论,半晌之后,讨论之声小了许多。

邓禹说:“越往南越靠近邯郸,敌人势力就越强,越往北越远离邯郸,敌人势力就越弱。此战为我军亮剑的第一战,以后我们可能会输一阵,两阵甚至更多,但是这亮剑的第一战必须要赢。所以我建议我们先从简单的北边开始打,只是具体打哪个城,还得大伙儿再商量商量。”

苗萌说:“邓将军说得对,此战应是先易后难,任将军,你是地主,你来说说这应该打哪里比较合适?”

任光说:“要我说,咱就先打堂阳,理由有三个。第一,北边只有堂阳最近,离这里只有十多里路,我们打堂阳甚至营寨都不用扎,直接从信都出发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到堂阳,也不用想着运粮,士兵仅需随身带一餐的口粮即可。第二,这堂阳县令高安是个软蛋,这王郎一兵一卒未派,仅仅是一纸檄文,他就降了,等我们大军兵临城下,还不给他下的尿裤子?第三,堂阳县守军不足千人,就算他们不降,那也能轻松攻下。”

刘秀说:“好,那就定了,先打堂阳。只是打了堂阳以后,我们接下来再打哪里?是先收复信都周边,还是继续北伐?”

邳彤说:“这个我来说,我和城就在邯郸的北边,可以说是防御王郎的最前线,所以南边的情况我最清楚。据我探报所说,这一冬天王郎虽然没有攻打我们,但是他也没闲着,他这一冬天也在招兵买马。目前南边柏人、巨鹿两城皆有重兵,我认为若是收复信都周边,就会把我们的防线直接对着王郎重兵防守之地,那样我们就还要分兵防守。如今兵力本就不足,不如就让信都、曲阳两城直接作为防守的第一线,这两座城都是郡城,比周边的县城好守多了,这样方便我们集中兵力攻打北方。”

铁源说:“我家在北边,这个我知道,北边现在除了上谷、渔阳两郡,其他都已经投靠了王郎。虽然如此,但是北方除了真定的刘杨,其他城池都没有多少兵力。刘杨有三万大军,投靠王郎后被封为了真定王,这是我们北伐唯一的阻力。”

王霸说:“铁大哥不说上谷、渔阳还好,一说我就想起来了那个叫耿弇的小子,当日他明明跟着我们杀出来了,可却不知道跑到哪去了,多半是个贪生怕死之辈。”

祭遵说:“那耿弇不过是个小屁孩,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那天那场面,我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他个小屁孩估计早就吓得跑回家了。”

耿纯说:“你们不要这么说,王郎都已经称帝了,他还肯去投靠主公,说明这个孩子还是有胆识的,只怕是他被追兵追上了。”

苗萌说:“行了兄弟们,不说这个了。铁大哥这个消息还是很关键的,前两天我还和主公商量,要去招降刘杨,没想到他却投了王郎。他身为刘氏宗亲,岂会不知道王郎的身份?可见此人是个见钱眼开的势利之徒,王郎封他为真定王,他就投了王郎,如果我们以后能给他更多的好处,那他是不是也会转投我们?就算他不投我们也无妨,因为他和王郎的关系并不牢靠,毕竟他手握三万大军,是不可能心甘情愿为王郎卖命的。”

刘秀说:“苗大哥说的不错,我这些天就一直在想,为什么王郎凭借一纸檄文,就能收复大半个河北。思来想去我想明白了,这发展势力啊,一城一池的打求的是稳定,像王郎这种走捷径求的是速度。你说这堂阳县,离邯郸还有二百里,离我们就十几里,他怎么就投了王郎呢?无非是他们贪生怕死,选择强者依附罢了。其他郡县依我看也大致如此,尤其是北方这些远离邯郸的地方,现在王郎强势,他们就归附王郎,等到我们打到家门口,他们多半会不战而降。就像先秦时期的郑国,夹在楚国和晋国两个大国之间,今天晋国打来了,就投靠晋国,明天楚国又打来了,就会投降楚国。所以我相信我们主动出击,很快就能收复大片地盘。”

邓禹说:“那我们何时发兵?”

刘秀说:“三天后,邳彤,你今日回去后,留两千人守曲阳,调一千兵来信都。宗广,你留一千人守信都,我们八千大军三天后攻打堂阳!”

更始二年,二月初二。

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刘玄迁都长安也是这一天,他本以为龙抬头会给他带来好运,可真正的龙却在这一天打响了统一华夏的第一枪。

果然如刘秀所料,八千部队抵达堂阳后,还没有攻城,堂阳县的大门就打开了,县令高安亲自带着县丞、县尉出城投降。先锋官李忠原是信都都尉,指着高安和县尉的鼻子就开骂,二人也不敢还嘴,一个劲的点头哈腰陪笑脸。

任光到来后,对李忠说:“算了,李忠,别骂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兵又少,城又小,他敢得罪谁。”

于是任光将县令、县丞、县尉三人罢官,逐出堂阳,又新任命官员接替三人职务。

休整一日,大军抵达贯县,和堂阳一样,贯县也未作出抵抗,大军一到,便出城投降。

刘秀命苗萌撰写檄文,传檄周边郡县,令命人在两县招募兵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