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 第125章 刘杨归附嫁女圣通

刘杨又思索了很久后说:“可我已经投了王郎,此时再投刘公,不是背信弃义了吗?”

刘植回答说:“王叔当时只不过是被王郎用刘子舆的名号唬住了,如今看清王郎的真面目,弃暗投明,怎么能叫背信弃义呢?我来之前原本刘公已经制定好了五路大军合围真定的作战方案,只是我极力要求,刘公才同意我来劝王叔,给王叔个机会。不要再犹豫了王叔,若此时再首鼠两端,那必将引来大祸啊!”

刘杨叹了口气说:“你说让我去投刘秀,也不是不行。但我这一国之王,手握三四万精兵,说归顺就归顺了,那也太掉价了,会被旁人耻笑的。伯先,你先派人告诉刘秀,我愿意投靠他,只是得想个什么由头,把文章做足了。”

刘植暗出一口气说:“那还请王叔尽快,若是这一两天没有回信,刘公会误认为这是王叔的缓兵之计,到时候万一五路大军开进真定,王叔再想投刘公,面子上就更挂不住了。”

刘杨说:“我知道了,伯先你先在城内转转,我这一两天就给回信。”

刘植走后,刘杨请来了弟弟刘让,可二人思索再三,也没有想到什么好主意。可就在这时,屋后花园中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箜篌之声,刘杨立刻计从心来,于是对后花园的方向晃了两下头。

刘让说:“大哥说的是圣通?”

刘植说:“怎么样?圣通待字闺中,若能许给刘秀做夫人,那我出兵帮助自己的外甥女婿,就成了家事,就合乎情理了不是?”

刘让点点头说:“不错,大哥,若是圣通嫁给了刘秀,这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不说,而且咱们双方的关系就更加牢固了。”

二人口中的圣通,是真定豪族郭昌的女儿。郭昌家中有数百万亩良田,素有义名,为人乐善好施,娶了刘杨的姐姐为妻,生下一女取名为郭圣通。

刘杨让下人将郭圣通请来,郭圣通对二人行礼说:“大舅、二舅,唤我来所为何事?”

刘杨说:“圣通啊,你今年多大了?”

郭圣通说:“再有十多天就十八了。”

刘洋笑着说:“啊,那的确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大舅给你找了门亲事,你听听看,是否愿意?”

郭圣通低着头心说不好,大舅是王郎封的真定王,这次给自己说亲,八成是王郎那边的王公贵族。听说大司马刘公已经收复了大半个河北,此时若嫁给那些人,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于是郭圣通小声的说:“大舅,圣通现下还不想嫁人。”

刘杨站起身,拉着郭圣通的手说:“圣通,大舅可是给你找了个好人家,此人可是当世间为数不多的大英雄、大豪杰,你听了后保准喜欢。”

郭圣通听完抬起头看着刘杨说:“那舅舅说的是谁?”

刘杨说:“此人便是当朝大司马、武信侯,奉旨镇抚河北的刘秀,不知圣通觉得怎么样?”

谁家少女不怀春?郭圣通本就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能配得上她的人本就不多,门当户对的又八成是纨绔子弟,一般的少年英杰身份上又配不上她。可偏偏刘秀既是少年英杰,又是身份显赫,郭圣通听到刘杨所说之人竟然是刘秀,连眼睛都变得有了光泽。她这些天可没少听刘秀的事迹,整个河北打的天翻地覆,唯有真定是块净土,很多商人都来到真定避难,真定城到处都说着刘秀的事迹。

郭圣通小脸一红,再次低下头说:“若是大司马刘秀,那我同意。”

刘杨一听可开心了,两只手扶着郭圣通的肩膀说:“圣通,刘秀的联络使者就在真定,你既然同意,我便让他去给刘秀回话了。”

郭圣通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送走郭圣通,刘杨命下人找到正在城中闲逛的刘植。

刘植回到王府后问刘杨:“王叔可想到好办法了?”

刘杨说:“郭圣通你见过吧?”

刘植说:“圣通妹妹我见过几次,可是并未有过多交流。”

刘杨说:“我决定将圣通许配给刘秀,这样我和刘秀就成了一家人了,我出兵帮助我自家晚辈,那就顺理成章了。你回去告诉刘秀,若是他同意这门亲事,那我不但投靠他,还可出五千精兵供他驱使。若他不同意,那联合之事不必再说,他若来攻,我接着便是!”

刘植听后大喜说:“王叔好主意啊,这可是件天大的喜事。不用回去禀告刘公,这事我就能替他同意这门婚事。”

刘杨顿时厉声喝道:“放肆,如此大事怎么由得到你做主?”

刘植一想也是,这大事好像自己的确做不了主,于是尴尬的挠了挠头说:“好,王叔,您就备好嫁妆敬候佳音吧。”

刘植回到藁城后,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刘秀。

刘秀听完连忙摆手说:“不可不可,这事可万万使不得。我和他刘杨都是高祖九世孙,我娶了他外甥女,那不是开玩笑吗 ?”

苗萌说:“刘植将军,你先回去休息,此事由我和邓禹将军劝劝主公。”

刘植出去后,房间内仅剩了刘秀、苗萌、邓禹三人。

于是苗萌说:“主公,使得,如何使不得?主公祖上是长沙定王刘发,是景帝的儿子,而刘杨祖上是真定王刘平,是武帝的儿子。所以要追根溯源,就要追到景帝那里,这早已经出了五服了。民间出了五服就算远亲了,而且帝王家出了五服的亲戚之间嫁女儿的也并非没有先例,惠帝就曾娶自己的外甥女为妻,而且还册立为皇后,先秦时期晋国、楚国、郑国也都有过国君迎娶自己亲戚的先例。帝王的婚姻其实已经不是两个人的事,往往都夹杂着利益的交换。主公既然有日后称孤之意,就要凡是从大事着想,刘杨有三万精锐,这可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绝非我们新招的这些灾民可比。若主公同意这门婚事,这三万精锐就立刻归于主公,若主公反对,那刘杨必定彻底倒向王郎,这一正一反就是六万精锐,主公能否平定河北,或者说主公是否能够称帝,这六万精锐举足轻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