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 第149章 赤眉帐中方阳论政

樊崇一看逄安要动手,赶忙说:“住手!你让他说下去!”

随后樊崇对方阳说:“那依先生之见,应当如何?”

方阳回答说:“将军出山东(今山东省大部,河南省东部及河北省东南部)之时,山东各城邑均无重兵,先生为何不将所有城池都攻下,再留几万兵马驻守山东?这样将军就有了一个稳固的大本营,进可争雄天下,退可割据自立。先生攻下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境内)后,只是征收了军粮就走了,要知颍川北虽有朱鲔的三十万大军,可他们的北边又有王郎,他势必无法大军南下收复颍川,将军只需再留几万兵马在颍川,便可安然无事。将军攻打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及周边)后,为何不将王常的十万大军围死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就算将军无法攻克宛城,但一座孤城之中,又有多少粮食供十万大军日夜消耗?我听说将军因为受不了南阳潮热的气候,才转而攻打关中。想成大事,却连几个月的酷暑都熬不过去吗?如果将军现在坐拥山东、颍川、南阳,粮草、兵源则可远远不断的送到前线,那时又会是什么情形?如今将军虽胜,可也损兵五万,汉军虽败,可关中(今陕西省中部)亦有汉军四五十万,再加上这里又是汉军的主场,战死的汉军很快就会得到补充,而将军的部队则死一个少一个。所以看似将军击溃了汉军,实则是汉军占了便宜。”

樊崇听完,许久未语,在心中思索着方阳的话。

片刻后,樊崇走下帅座,来到方阳面前抱拳鞠躬,然后说:“还请先生教我,来人给先生赐座。”

方阳回了一礼后,坐在士兵新搬来的凳子上说:“前些日子我们在临泾县(今甘肃省庆阳市境内)拥立废帝刘婴复位之事,将军可曾听说?”

樊崇说:“我有所耳闻。”

方阳说:“当日我兄长方望就曾对弓林说,我们自己单独起事,势力太过于弱小,我们所依仗的不过是刘婴的身份。我们可以联合赤眉军一起拥立刘婴复位,这样我们有名,赤眉有兵,强强联合才能成大事。可弓林不听,非要单独起事,害的我兄长城破身死。”

樊崇听完一声长叹,然后说:“要说如果刘婴在我军中复位,那我们和刘玄的身份顷刻之间就会反转,那样我们就成了正统的汉室,刘玄就成了贪图皇位的小人。弓林啊弓林,坏我大事啊!不过我听说刘婴已经死了,先生此时对我说这些,莫非他还活着?”

方阳说:“刘婴的确死了,可天下刘姓之人就岂只有刘婴一人?若此时将军拥立一汉室后裔为帝,虽然名义上没有刘婴来的正统,但是刘玄他就正统吗?他绿林军拥立的皇帝,和我们赤眉军拥立的皇帝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

樊崇点了点头说:“有意思,有意思,嗯,这边一个皇帝,那边一个皇帝,这样以来我们都是大汉,刘玄就没有了道义上的正统性,大大有利于我军啊。”

方阳说:“不止如此,刘玄无道,此事已天下皆知。若将军拥立了皇帝后,广施仁政,势必天下归心。”

樊崇高兴的说:“好,那就按先生所说,只是我们都是粗人,就会带兵打仗,对治国一窍不通,你也看到了,我们之前做的那是什么事啊,先生不说我还没有发现,听先生一说,我才顿感羞愧难当。我们立了新皇帝以后,就让先生做丞相,你负责治理国家,我负责带兵打仗,咱们一文一武,共图大业!”

此时赤眉众将也都变得脸色和善,大为开心。

徐宣说:“大哥,方先生,汉室经过二百年的发展,开枝散叶无数,我军中也不乏汉室后裔,只是不知道应该选谁。”

樊崇说:“杨音,你帐下不是有个算命先生吗?之前我找他算过,还是有些本事的,不如请他前来算上一卦?”

杨音将算命先生带来后,算命先生拿出龟甲,铜币等法器,摆了个阵后,嘴里念叨着:“万法诸天,乾坤归元,三清在上,四御佑我,今日在下为了人间太平,请赐天机!”

然后算命先生又神神叨叨的嘀咕了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片刻之后,他将法器收好,对樊崇说:“大头领,天机显示,景帝之后可为新帝。”

樊崇于是说:“兄弟们都去各军中找找,看看有没有景帝的后人。”

逄安说:“不用找了,说来也巧,前些日子我军中抓了两个放牛娃,是景帝的七世孙,大的叫刘茂,十八岁,小的叫刘盆子,十五岁。”

樊崇说:“你将二人带来,大伙儿看看。”

一个时辰后,逄安带着两个又脏又臭的少年来到府中,二人一进来,一股牛粪的味道扑鼻而来。

杨音嫌弃的说:“这两个人臭死了,熏得我直反胃。”

樊崇也不悦的说:“将他俩带下去吧。”

二人出门后,樊崇说:“这两个不行,哪里有一点皇帝的样子,这段时间我们也不着急进攻,我听说刘秀已经和刘玄翻脸了,派了一支部队正往关中赶来,我们也等等他们,到时候两边夹攻。趁着休整的日子,你们也都去军中再寻觅寻觅,把所有景帝的后人都寻来,到时候我们再挑选挑选。”

再说回邓禹。

邓禹带着五万大军一路向西,来到箕关(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邓禹看箕关险要,易守难攻,于是派人关下劝降,箕关守将却命手下士兵射死使者。邓禹于是派人关前挑战,怎料守将闭门不战。邓禹无奈,只得下令强攻,历经十余日,方才攻破箕关,收缴大量武器装备及粮草。

邓禹安排少量士兵把守关隘,带领大军进入河东郡(今山西省西南部)。一路攻城拔寨,至郡城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境内)。安邑城固若金汤,邓禹连攻四月不能克,于是留下一支兵马围困安邑,率其余部队攻克安邑周边汾阴(今山西省运城市境内)、闻喜(今山西省运城市境内)、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境内)、永安(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临汾(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东垣(今山西省运城市境内)、北屈(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数县。

河东的急报一封接着一封的送入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境内),赵萌刚被王匡臭骂一顿,此时也不敢怠慢,于是派帐下上将范参率领三万大军北上黄河,驰援安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