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我用水浒军团纵横宇宙 > 第52章 担子里的日月

我用水浒军团纵横宇宙 第52章 担子里的日月

作者:春征九牧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12 20:47:01 来源:小说旗

跟着武大郎穿过几条昏暗狭窄的巷弄,最终,他们在一扇低矮的、用旧木板拼凑而成、甚至有些歪斜的院门前停了下来。

“吱呀——”

武大郎推开那扇发出不堪重负呻吟的木门,侧身让黄淮先进。

黄淮踏入院门,环顾四周。

果然,十分简陋。

这是一个极小的院落,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泥土地,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劈好的柴火和几个破旧的瓦罐。院墙是用碎砖和黄泥垒砌而成,低矮斑驳,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吹倒。

院子正中,是三间低矮的茅草房。屋顶的茅草稀疏发黄,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墙壁是用黄泥混合着稻草糊成的,上面布满了风吹日晒留下的裂纹。窗户是用几根细木条钉成的格子,上面糊着破旧的窗户纸,有的地方已经破了洞,用碎布勉强堵着。

整个院落,除了被打扫得还算干净,几乎看不到一件像样的东西,处处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贫寒。

武大郎放下那副沉重的炊饼担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他有些局促不安地搓了搓手,对着黄淮露出憨厚的笑容:

“大官人,家里……实在太简陋了,让您见笑了。您……您随便找个地方坐哈,我去给您烧点热水,再弄点吃的。”

说着,他走到院子角落的水缸边,舀了瓢水,简单地净了净手和脸,便转身钻进了中间那间看起来像是厨房的茅草屋里,开始叮叮当当地忙碌起来。

“大官人稍等!我手脚快,马上就好!就是些粗茶淡饭,您多担待!”武大郎的声音从屋内传来,依旧是那般亲切、热情,没有丝毫因为家境贫寒而产生的自卑或怨怼。

黄淮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又看了看这家徒四壁的环境,心中五味杂陈。

之前只是通过书本和影视剧,知道武大郎生活困苦,但那终究是隔着一层想象。此刻亲身处在这真实的、简陋到甚至有些破败的环境中,他才真正体会到,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活得有多么不易。

他几次想上前帮忙,都被武大郎笑着婉拒了,口中不停地说着“使不得”、“您是客”之类的话。

黄淮无奈,也知道自己确实帮不上什么忙,索性便在这小小的院落里转悠起来。

院子虽然小,却被武大郎打扫得干干净净,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杂物。看得出来,他是个勤快利落的人。

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黄淮发现了几块大小不一、形状规整的青石,旁边还放着两个沉甸甸的石锁,石锁的握柄处已经被磨得光滑发亮。

黄淮好奇地走上前去,弯腰试着拎起其中一个较小的石锁。

入手沉重无比!他使了不小的力气,才勉强将其提离地面!这重量,怕是得有七八十斤!

“嘿!”黄淮暗自咋舌,放下石锁,又去试那个更大的,结果更是纹丝不动!

就在这时,武大郎端着一盆洗菜水从厨房出来,正好看到黄淮在摆弄石锁,他笑着说道:“大官人好力气!这石锁沉得很,是二郎平时用来锻炼筋骨的。”

提到弟弟,武大郎的脸上立刻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我家二郎啊,天生神力!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能举着那个小石锁满院子跑了!等闲三五个壮汉都近不了他的身!”

看着武大郎那副与有荣焉的模样,黄淮不禁莞尔。看来,弟弟武松,确实是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大精神支柱。

很快,晚饭准备好了。

说是晚饭,其实异常简单——一盆黑乎乎的、看不出原材料的杂粮糊糊,一碟咸菜疙瘩,还有几个早上剩下的、已经有些干硬的炊饼。

武大郎歉意地将饭菜端到一张破旧的小方桌上,连连说道:“大官人,实在对不住,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您……您将就着吃点。”

黄淮笑着摆了摆手:“兄台客气了,出门在外,能有口热饭吃,已经很感激了。”

他拿起桌上的碗筷,准备盛饭。当他拿起其中一个粗瓷大碗时,再次被震惊到了!

这个碗,巨大无比!几乎有寻常饭碗的三四个大!碗壁厚实,显然是为了能装更多的饭食。

“这个碗……”黄淮忍不住问道。

“哦,这个是二郎的碗。”武大郎解释道,脸上又露出了那种骄傲的笑容,“二郎饭量大,身子骨又壮,每次用这个碗,都能满满当当地吃上两大碗!得多吃点,才有力气练武嘛!”

黄淮看着那个几乎能当盆使的大碗,再想想武大郎那瘦小的身材,心中再次被触动。可以想象,为了让弟弟能吃饱、能有力气练武,武大郎自己平日里,又是过着怎样省吃俭用、甚至食不果腹的生活?

简单的晚饭很快结束了。武大郎收拾完碗筷,又从里屋一个看不出原色的木箱里,翻找出了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旧衣服和一床略显单薄的被褥,递给了黄淮。

“大官人,这是二郎以前穿过的衣服,虽然旧了些,但都洗得很干净。被褥也是刚晒过的。晚上天气凉,您盖着睡,别着凉了。只是……希望您别嫌弃。”武大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黄淮笑着接过,入手能感觉到布料的粗糙,但确实很干净,还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他抖开那件青色的旧短褂,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打着好几个补丁,针脚虽然不算特别细密,却很牢固。

“这上面的补丁,是兄长亲手缝的吗?手艺真巧啊!”黄淮由衷地赞叹道。

“哪里哪里,笨手笨脚的,让大官人见笑了。”武大郎连连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温暖的笑意,“二郎这孩子,打小就没了爹娘,是我一手拉扯大的。也是靠着街坊邻里心善,东家给口吃的,西家给件旧衣服,一口奶一口饭地把他喂养活。这些衣服上的补丁,有些是我缝的,有些是隔壁的张大娘、李婶子帮忙缝的。咱们这清河县的乡亲们,对我们兄弟俩,都不赖。”

“既然邻里都不错,那为何……”黄淮看着武大郎脸上那真诚感恩的笑容,忍不住将白天憋在心里的话问了出来,语气带着一丝不解和打抱不平,“为何他们还要那般取笑你?兄长你……似乎也并不生气?”他觉得,以武大郎的勤劳和善良,不应该遭受那样的嘲弄。

武大郎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但依旧是那副温和憨厚的样子。他咧嘴笑了笑,露出那口黄牙,浑不在意地说道:“嗨!不妨事的!小孩子家家不懂事,瞎起哄罢了。大人们也就是平日里说笑两句,图个乐子,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能有啥真正的恶意?”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黄淮,转身走到墙角,开始和面、准备发酵,为明天要卖的炊饼做起了准备。昏暗的油灯下,他那瘦瘦小小的身影,显得异常忙碌而执着。

黄淮看着那个佝偻着腰、双手沾满面粉的身影,心中突然百感交集。

不知为何,这一刻,他好像突然理解了武大郎。

以前,在书本里,他总觉得武大郎是个懦弱、窝囊甚至有些可悲的角色。面对欺凌选择忍让,面对命运选择顺从。

但现在,当他真正接触到这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他简陋却干净的家,看到他对弟弟毫无保留的付出和维护,看到他面对嘲讽时的温和与宽容,看到他为了生计、为了弟弟的未来而默默承受一切的背影……

黄淮突然觉得,这个被世人嘲笑了千百年的“三寸丁谷树皮”,或许并非懦弱,而是一种近乎伟大的隐忍和担当。

同样是贫苦出身,同样是孤儿,为何武松能长得人高马大,筋骨强健,甚至有余力去打熬力气,练就一身武艺?

不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长兄如父的哥哥,用他那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所有的生活重担,将所有的资源、所有的爱、甚至所有的希望,都倾注在了弟弟身上吗?

黄淮用的那个大碗,武大郎说武松每次都能吃两大碗。他是靠着卖多少炊饼,受多少嘲讽,咽下多少委屈,才换来了弟弟那两大碗饭,才供养出了那个未来名震天下的打虎英雄?

他那副看似沉重的炊饼担子,担起来的,何止是干硬的炊饼?

那分明是武松的童年,武松的温饱,武松的未来,是这个哥哥对弟弟沉甸甸的、毫无保留的日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