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民国第一悍匪 > 第74章 天底下就没新鲜事儿

民国第一悍匪 第74章 天底下就没新鲜事儿

作者:庚申大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3 08:01:21 来源:小说旗

李师爷看着老六干过一票买卖,还跟着干过一票买卖,这两票买卖很是干净利落,完了还不背案子。

一件金店劫案,东洋浪人背了锅,最近的一件鸦片专卖署的案子,现在有消息传来了,高丽棒子背了锅。

有人背锅说明什么,说明老六有脑子,这么一来,自己人的风险就小了啊。

得了,再跟着干他三年,三年一过,老子回关内当大财主去。

李师爷一拍桌子叫道:“好,老六,你这大掌柜的,我认!再干他三年,三年后我说什么也得退了。”

李师爷不知道,三年后去了燕京,再去了沪市就能高枕无忧了?

王长青打着埋伏呢,自己有金手指,到了这年代,能杀鬼子不去杀,真当了逃兵,是会被菊花套电钻的。

你李师爷怕是没听过后世的一句话,三年,三年又三年!

洪燕却是不满意了,道:“报仇呢,怎么个章程?这事不办好,我可不答应!”

王长青却是道:“这事简单,直接夜袭鬼子守备队军营,上次圆顶山的事,再来一次,有炮有机枪,咱们怕啥?”

李师爷却道:“这事再说,现在鬼子守备队改了,军营建了高高的岗楼,而且他们的军营不靠山了,三百米内没有遮挡,再想玩上次那样的偷袭不好使了。”

李师爷早就有心再干一票了,他之后又踩过盘子,但面对这样的局面,还没想到什么好辙。

王长青早有预案道:“这都不是事,才三百米,迫击炮打得远,晚上放炮不影响,咱们在三百米外挖几条壕沟,机枪一架就行。”

“现在手上的机枪多,子弹也多,夜袭鬼子军营,不怕鬼子不出来,就是打完后,怎么撤,怎么弄到鬼子的弹药,才是重点。”

王长青停了一会,问道:“燕子,你是打算只打抚顺的鬼子,还是说打其他地方的鬼子也算报仇?”

洪燕也知道抚顺的鬼子学精了,不好下手,便道:“这次舅舅没了,弟兄们死伤百来个,上次你俩杀了一百多鬼子,再杀他百来个鬼子就算报仇了。”

“哪儿的鬼子我不管,总之必须得是真鬼子,二鬼子和高丽棒子不算。”

王长青道:“那就行,抚顺的不好下手,就打通化的,我回头跟马队长联系一下,让他们先摸清情况,咱们再联手做一票。”

王长青现在手上的武器装备多,有心送马队长一批装备,但这事不能明着来,得有合作才好送。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以后行动人员就我跟燕子两个掌柜的,加上牛赶山、黄大力、刘大嘴、严振北、罗三炮、赵老刀,八个人。”

“李叔你心细,人脉广,负责去各地弄良民证和开店的事。所有买卖都算你一份,李叔你看怎么样?”

李师爷还没答话呢,何老头敲了敲桌子,笑咪咪地道。

“我说大掌柜的,天底下就没新鲜事儿,你说的那一套,都是我玩剩下的,奉天、铁岭、通化、四平我都有现成的大车店,一共有八家。”

“城里倒是没有生意,但有不少房子,都是好地段,你要有兴趣就谈谈?”

何老头当年也当过大掌柜的,他当家那会儿就是走的暗线,居无定所,专门搞绑票,不像吕老头跟洪大彪是走的明路,扯出旗号,占山为王,垄断一地的生意。

也许是缺德事做多了,何老头的大儿子也被人绑了,还被人撕了票,二儿子去河里洗澡,被水鬼拖走了,只剩下三儿子一根独苗了。

后来何老头虽然帮大儿子报了仇,但人也怂了,不过好歹自己是平安退下来了。

王长青还没说什么,李师爷接话了,道:“何叔,这事大掌柜的交给我了,我自有章程,接下您哪家店,收您哪处房产,我跟您谈。”

李师爷对这事门清,他跟王长青才是一伙的,何老头想转店卖房产都可以,但想开高价,得先过他这一关。

何老头摸了摸鼻子,笑了笑,道:“行,三掌柜的,回头咱俩单聊。”

刘大爷似乎也有心把手上的资源换成大洋,插了句嘴道:“我手上也有几条路子,三掌柜的跟老何聊完,也来我这看看。”

吕老头是个直来直去的武夫,手上的资源早就交给洪大彪了,手上也没多的路子了,哼了一声,扭过头去,反正是给自己徒孙,我别扭啥,我高兴着呢!

在暗堂谈完事后,王长青也看明白了一些事,这老营里也有些算计,但总体还算平和,自己的师爷把鸦片专卖署属于老营的那一份也交出来后。

刘大爷跟何老头心里虽有不满,也都藏着不说,但转手又把自己手上的资产卖了,等于这钱又回去了。

李师爷懂门道,把事情揽过去了,就算都接下来了,也亏不了多少,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就行。

王长青现在也不是雏了,他知道维持一家大车店不容易,一年到头有一半时间是亏的,何况是这种土匪的路子。

为什么这几个退了的老掌柜要弄个老营,这是要护着自己前半辈子打拼下来的胜利果实。

不然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你就是个地主,家有万贯,也顶不住枪炮一响,绺子砸窖。

有了老营,一是能跟现任掌柜的有利益纠结,二是能护着乡下这一脉儿孙和财产。

王长青在师爷吕老头家见过一封信,是奉天来的,为什么说是奉天来的,那信封的式样他在雅子家见过,是奉天邮局的信封。

连武夫出身的吕老头在奉天都有家小,刘大爷跟何老头老谋深算,会没有多几条后路吗,这些后路都是要钱的。

王长青其实猜出来了,这几个老营的老土匪们,都是狡兔三窟,鸡蛋没有装在一个篮子里,乡下有子孙当地主,城里有子孙做个小商人,说不得关内还有后代呢。

这些老土匪都甘愿自己猫在山沟沟里,为后代弄钱,守护着。

这年月当土匪也在为了子女卷,咱夏国人都一样,千百年来好像就没变过,活一辈子到最后都为了下一代在拼在卷。

王长青似乎明白了,后面几年为什么全民抗战时,伤亡那么惨烈也有人前赴后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