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12章 问心无愧!

……

李伟暗叫不妙,转身拔腿狂奔,边跑边大喊:“救命!救命!……”

他的呼救声甚至超过了先前的女孩,而那土匪紧随其后,刀光闪烁,步步紧逼。

很幸运,他刚跑不远,就看见朱元璋腰挂宝刀,背着个包裹迎面而来。

李伟的眼睛猛然一亮,急忙大声喊道:“老朱,快来救我!”

朱元璋神情微惊,装作偶然碰见的模样,笑道:“哎呀,这不是李公子吗?真是巧遇啊。\"

李伟顾不得理会朱元璋的嘲讽,一路跑到他身后才停下。

看到朱元璋握刀而立,气势凛然,他也警惕地站住,声音虽狠但底气不足地道:“老头子,少管闲事,闪一边去!”

“哼,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朱元璋轻蔑地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脸色一沉,怒吼道:“老不死的,既然你想寻死,那我就成全你!”

话音未落,他已经举刀劈向李伟!

朱元璋神色自若,迅速拔刀相迎,往上一格。

他这一刀劲道极大,李伟的刀竟被震得高高弹起。

朱元璋趁机改变刀势,从竖劈变为横斩,直奔李伟的脖颈!

李伟大惊失色,却已避无可避,瞬间中招!

一颗头颅冲天飞起,鲜血如柱般从断颈喷涌而出。

两招定生死!

李伟还未回过神来庆幸自己侥幸存活,便目睹了这前所未有的血腥场景,惊得目瞪口呆。

朱元璋收刀,淡然地朝他瞥了一眼。

望着这般惨烈的景象,李伟忽然觉得头晕目眩,眼前发黑!

“完了!我晕血……”

扑通一声!

李伟倒在地上失去知觉。

朱元璋睁大双眼,满是疑惑:“这就完了?”

------------

一刻钟之后。

李伟渐渐苏醒,发现自己已被拖至路旁的大树下,朱元璋在不远处歇息,而那个被搭救的小姑娘此刻正守在他身旁。

“恩人,您醒啦!”

听闻李伟醒来,小姑娘欢喜地呼唤,随即忙取来水囊。

“恩人,请喝水。\"

看着递到唇边的水囊,李伟也不推辞,喝了两口,再看看朱元璋,明白这次逃亡算是失败了。

“另一个呢?”

李伟随口问道。

“跑了,我们一瞪眼,他就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溜了。\"

李伟觉得这话分明就是在说自己。

话虽如此,但这老头年纪虽大,出手却相当凶悍。

想起方才情景,李伟不禁微微一颤。

“你小子胆子也太小了吧,就这么被吓到了?我们还以为你什么都不怕呢!”

“我……我是晕血,不是被吓的,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面对朱元璋的调侃,李伟硬着头皮辩解。

朱元璋冷哼一声,没有回应。

“对了姑娘,你怎么独自一人待在这荒郊野外,你的家人呢?”

李伟转换话题,问起了女孩。

“我的家人都被杀害了,现在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

说到此处,女孩眼中泛起泪花,即将哭泣。

李伟一时不知所措,电视剧里的情节出现在现实中,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应对。

思索片刻,李伟把目光投向朱元璋,后者却转头看向别处。

李伟立刻不高兴了:“老朱啊,行个方便,收留这个姑娘吧。\"

朱元璋挑挑眉:“你叫我什么?”

之前形势紧迫,他没注意,此刻听到这称呼,脸色变得不好。

“那能叫什么,总不能还叫……那个吧?”

出门在外,自然不能再开口闭口称皇帝陛下!

“朕本名朱八八……”

李伟:……

为什么要加辈分呢?而且我还不配!

“你可以叫我八爷!”朱元璋接着说道。

李伟听完直接翻了个白眼,无论是叫爸爸还是叫八爷,他都不喜欢。

“那你到底收不收啊?”

“你怎么不先问问人家姑娘的想法?”

朱元璋提醒道。

李伟看向女孩,她畏畏缩缩地看着他,眼中带着恳求的神情。

刚才朱元璋那么凶狠,女孩都看在眼里,心里也十分畏惧这位老人。

李伟读懂了女孩的意思,但自己已是自身难保,实在不知如何安排她。

“恩公,小女子愿意做牛做马伺候您,只求恩公收留!”

女孩跪下请求。

李伟急忙扶起她,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受不了这样随随便便就下跪的,既不愿跪人,也不愿别人为自己跪。

“不是我不愿收留你,只是我自己也是无依无靠啊!”

李伟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不经意间扫向朱元璋。

“你就放宽心吧,以后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们不会再束缚你了。\"朱元璋懂他的心思。

“真的吗?”李伟兴奋地追问。

“那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伟内心狂喜,有了这句话,他终于不用东躲西藏,也能正大光明地回到城市打拼了。

“好了,我们还有任务,想跟着就跟着,不想跟着想去哪儿都随你。\"

朱元璋拍拍屁股站起来,整理好刀具和包裹,大步离去。

李伟犹豫片刻,最终决定暂时跟随这个老头,毕竟独自在外风险太大,等回城再说吧。

朱元璋领着李伟,李伟身后跟着一个小姑娘,开始了一次秘密考察。

李伟迷了路,只能在树林和山坡间乱窜,但朱元璋不同,有他在,三人很快发现了一片农田。

准确地说是一块正在开垦的荒地,几个穿粗布衣裳的农民正辛苦地挥舞锄头。

朱元璋避开忙活的众人,找到一个歇息的老农攀谈几句,询问耕作情况。

老农见他气度非凡,态度恭敬地回答问题。

朱元璋毫不介意,与老农交谈后继续前行,经过一个村庄,又进去与生活困苦的村民闲聊,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分给饥饿者,在感谢声中离开。

李伟跟着他一路走走停停,看着这些古代农民的艰辛劳作,心中泛起阵阵酸楚。

他同样出身农家,小时候常陪父母下地干活,虽然那时还未完全实现机械化,但多数工作已由机器完成,需要人手的地方不多。

而明朝的这些老农,尤其明初时期,从开荒到收割,几乎全靠人力,尽管有牛帮忙,但并非每家都有。

为了增加耕牛数量,政府禁止食用牛肉。

“我们推翻了元朝暴政,接踵而来的是满目疮痍的江山。

当时的中原大地,良田荒芜,历经十几年治理,才逐步恢复耕作。

看看这些百姓,勤勤恳恳一生,不过为了一口饭,多么不易啊!”

朱元璋感慨万千。

李伟深表赞同,他也深有同感。

满身绫罗绸缎的人,往往不是亲手养蚕织布的那个人。

乡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一辈子,可一旦遇到天灾或战乱,粮食短缺时,最先挨饿送命的总是这些世代耕种的农民。

城里的士绅和商人不必务农,即使工匠的地位也比农民高,即便粮食匮乏,他们也不至于饿死。

究其根本,是因为劳动者未能掌控劳动果实的分配权。

就像后世所说,你越努力,老板就越富裕。

勤劳致富,实际上指的是一方勤劳另一方致富,并非付出与所得成正比。

“李伟,你不是自称来自未来吗?说说后世对咱们如何评价?”

朱元璋忽然开口问道。

“暴君!”

李伟据实以告,他在牢中被关押了一个多月,心中早已积怨,此刻也不再隐瞒。

对此,朱元璋并不动怒。

这样的评价他早有预料,不只是后世如此,就连如今朝廷内外也有不少人在私下议论他是暴君,特别是他亲自任命的一些谏官。

“这个不用你讲,说说别的。\"

“后世人认为你是个传奇人物,从乞丐成为帝王,驱逐外族,复兴华夏,堪称空前之举。

虽然你后来手段严酷,丞相处置了许多官员,但也清除了不少贪腐之辈,因此大多数百姓觉得你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李伟凭借自己从影视作品和书本中学到的一点历史知识,简单概括了一下。

“什么乞丐?我那是云游四方募化而来!”

朱元璋有些不快:“我虽然杀人不少,但都是那些欺压百姓、贪污受贿的丞相贪官和背叛朝廷的将士。

我对他们的处置问心无愧!”

“未必吧?就拿胡惟庸一案来说,你真的认为被你处死的七八万人全是该杀的?”

“胡说!我大明官员总数不过两万,怎么可能杀七八万人?”

朱元璋勃然大怒,双眼圆睁,怒视着李伟。

“呃……难道连犯官的家属也不算?”

“那也不可能有七八万人!大多数犯官家属都被发配到边疆开垦荒地去了!

建国之初,百业待兴,正是急需人力之时,这时怎能随意屠戮数万无辜之人?你难道真以为我是昏庸之君吗?”

朱元璋所言属实,直至今日,胡惟庸一案并未造成大规模屠杀。

除主犯胡惟庸等人被灭族外,其余多为斩首或流放,甚至如陆仲亨等一些人,朱元璋当时还网开一面,并未追究。

当然,十年之后这些人又被清算,但那时另有缘由。

朱元璋不知自己十年后的决定,而李伟这个历史知识匮乏之人更是懵然无知。

此刻被朱元璋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内心忐忑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