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41章 十亿!一辈子都花不完…

虽然李伟足不出户,但还是有人登门拜访,此人正是燕王朱棣。

自那次目睹燧发枪的演示后,朱棣对火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脑海里全是组建新军的念头。

回家后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次日便带着厚礼前来拜访李伟。

来福禀报时,李伟十分惊讶。

他与这位未来的永乐皇帝素昧平生,不知对方找他何事。

如今太祖还在世,太子朱标也健在,总不会现在就想拉拢他吧?

李伟随来福来到门口,见朱棣身着便服,并无架子,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

“下官拜见王爷。\"

“李大人无需拘礼,贸然来访,多有叨扰。\"

朱棣面带笑意,态度颇为热络。

“哪里哪里,我正闲着,王爷请进。\"

“好。\"

二人进入堂屋分坐主客之位,朱棣先命随从放下带来的礼物,说道:

“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请李大人笑纳。\"

李伟偷偷瞥了一眼那些礼物,心想这永乐皇帝果然懂得人情世故,不像他父亲,上门不但不带礼物,还会顺手拿走主人的东西。

他性格直爽,在心里给朱棣点赞,随后直截了当地问:

“王爷今日来访有何贵干?”

朱棣也不隐瞒,直言道:“昨日在校场见到李大人操练火器,对大人所制火器及军阵深感兴趣,特来讨教。\"

李伟恍然大悟,原来是对燧发枪动心了。

确实,历史上朱棣就是一个嗜战之人,不是在战场上就是在备战中,若非他有个出色的儿子帮他处理政事,他的朝廷恐怕早已混乱不堪了。

------------

“哦,你指的是这个啊,简单得很,王爷想问什么只管问,下官知无不言。\"

朱棣听后心中一喜,激动地说:“李大人,本王觉得你的枪阵非常出色,打算以火炮配合枪阵组建一支新军,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你的提议甚好,若辅以火炮,当先以远距轰击,近时再凭枪阵御敌。\"

彼时火炮射程约莫两里,较燧发枪为远,日后战事亦将以火器为主。

“李公以为,此新军可否敌得过北元铁骑?”

李伟沉吟片刻,不敢贸然作答。

骑兵之威,直至机枪方显疲态。

“此无定论,燧发枪射程尚短,且无法连发,于骑兵并无绝对优势。

虽不能制胜,却亦非毫无胜算,关键在于士卒是否娴熟枪阵,且临敌不惧。\"

朱棣点头称是,复对李伟前言生疑:“李公有何法可增射程或创连发铳?”

“此……此非吾力所能及也。\"

李伟本欲吹嘘一番,却忽忆先祖容颜,遂改口。

闻此言,朱棣稍感失落,然转念一想,燧发枪已属利器,亦觉合情合理。

“然则今日未为明日不可,持之以恒,火器必凌驾于现有武备,称雄战场。\"

李伟感慨道,尽管不愿被朱家驱使,然火器发展之路不可偏废。

人力有穷,火器之利不仅在于射程与威力,更因发射省力,而弓箭手需耗费巨力,铳可连续发射,弓手却难持久。

“哦?李公竟有此见解?”

“何止如此!如今大炮已有二里余程,此等距离已超人力极限,若再精进,届时敌未至而我已胜矣。\"

朱棣闻言,脑中浮现画面:敌方远在数里乃至十数里外,便遭己方火炮重创溃败。

“妙哉!若火器果真如斯神效,战事必将焕然一新。\"

朱棣决意将来必组建此等火器军。

继而道出此次来访初衷:

“李公实乃奇才,本王即将赴北平就藩,不知李公愿否随行?”

李伟心头微颤,暗想这老四倒真是胆大,竟开始和他父亲争人了。

若跟随朱棣前往北平,确实能避开朱元璋的掌控,但李伟觉得朱元璋绝不会轻易放他离开。

“燕王殿下,非是我不愿随您而去,只是担心陛下舍不得让我走。\"

朱棣一怔,随后笑着说道:“李大人尽管放心,此事我会向父皇陈情,相信父皇会应允。\"

虽然他不如朱标般得宠,但这份自信还是有的。

李伟白了他一眼,心想你这自信未免太过头了。

二人又寒暄了一会儿,李伟在谈话中大致描绘了未来火器可能的应用领域,朱棣听得热血沸腾,更坚定了要带上李伟的决心。

闲谈之中,李伟忽然想起那个买香皂的丫鬟,便随意提起,这是他所见燕王府唯一的人。

朱棣敏锐地察觉到李伟对那丫鬟的些许不满,立刻沉下脸来。

“是本王教导无方,没料到下人竟敢仗势欺人,回府后必严加惩处!”

李伟一听大惊,忙道:“哎呀,我不是那个意思,那小丫头也不是什么坏人。\"

他可不想因为一句话害了这个丫鬟。

朱棣疑惑地看着他,随即恍然大悟,意味深长地说:“哦,本王懂了,李大人放心,我会将她送来给您亲自处置!”

李伟愣了一下,随即苦笑,急忙解释:“不用不用,王爷别误会,我只是随便一说。\"

“哈哈,李大人不必拘礼。\"

……

朱棣临走前再次承诺会向父皇请求让李伟随他前往北平,李伟心中无奈,但又不好直说实力超群,你还不够格要不过来,只能任由他自己去向朱元璋争取。

送走朱棣后,李伟刚坐下不久,来福又来通报,说有位姓沈的商人求见。

李伟一脸郁闷,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清净几天,结果在家也坐不住,接连有人来访。

这次李伟没出门,在堂屋里等着,毕竟王爷登门需要接待,商人嘛,一个而已。

“草民沈经拜见李大人。\"

沈经在来福的带领下走到李伟面前,一见面便毕恭毕敬地行礼。

近日调查,他对明黄商会背后的李伟有所知晓。

李伟乃正五品官员,且因家族关系得知其朝中声望不佳却深得圣眷。

此次明黄商会与皇店争锋,皇店内太监未生事端,反被李伟压制,更证实其宠臣身份。

沈经多年来受叔父沈彬打压,处境艰难。

他此番寻至李伟处,意欲涉足明黄商会未来,或借此翻盘。

神经?这名字独特得很。

李伟默默思索。

\"请坐,别拘束。\"

李伟随意一摆手,随后问:\"沈先生姓沈,是否与沈万三有渊源?\"

沈经心中窃喜,莫非这位大人与自家有旧?

\"先祖正是沈万三,李大人怎会知晓?\"

电视剧里看的。

李伟心想。

\"哦,听人提起罢了。\"李伟随口回应,接着问:\"那先祖尚在否?\"

沈经一怔:\"先祖已故二十年有余。\"

李伟听后颇感意外,传说中朱元璋杀了沈万三,电视亦这般演绎,岂不都是胡编乱造?

--------

\"原来是这样。\"

李伟点头,看来电视不可全信,大事也能捏造。

沈经不解李伟此言所指。

\"沈先生来访有何要事?\"李伟问。

沈经稍愣,老板之称虽陌生但大致明白是对商人的称谓。

\"近来多谢李大人明黄商会关照,小店生意好转,特来致谢!\"

沈经说着取出一叠宝钞递向李伟,李伟瞥了一眼,这厚度至少千贯起,出手阔绰。

\"沈大人谬赞,沈家富甲一方,我这点小买卖怎能惠及您?此物请收回,心意我领了。\"

李伟笑着强调\"本官\"二字,他虽想辞官,现仍是官身,若接此钱,明日朱元璋定找麻烦。

沈经微愣,心想这李伟竟是位清廉官员。

“李公为官清正,沈某钦佩!”

沈经真心赞叹,但并未将手中的宝钞归还,而是继续说道:“然此皆生意往来,非李公偏袒,望李公安心。\"

李伟摇头道:“实不必如此,你且收下便是。

我二人商事本是互惠共赢,非我特别关照于你。

再说沈家家资雄厚,倒是我该求你多多提携才是。\"

沈经见他执意不受,便不再强求,可听完李伟后半句话,却不禁长叹一声。

“李公有所不知,唉,说起此事也是家门不幸。

自前些年家父与家祖相继仙逝,家中无主,人心渐散。

如今家叔掌控了大部分生意,而我这一支嫡系所得不过数十间店铺、些许田产宅院罢了,唉……”

李伟听罢大惊,数十间店铺加上田产宅院竟还称“区区”?你这是凡尔赛吧?

按如今市价,数十间店铺至少值小几十万贯,再加上田产宅院,这“区区”的沈老板怕是有近百万贯的身家!

百万贯是个什么概念?李伟将大明物价与后世对比,大致估算出一个系数:

一文钱约等于后世五毛至一块人民币。

当然,环境差异巨大,此数据仅供参考。

一贯等于千文,即不到一千元人民币,百万贯换算下来约等于近十亿!

十亿!十亿!十亿!一辈子都花不完……

李伟满心都是垂涎欲滴的画面,甚至开始幻想自己成为第二个沈经的模样!

果然还是富二代好啊!尽管他对明黄商会充满信心,但即便发展顺利,这辈子也未必能积累到百万贯的财富。

羡慕、嫉妒、恨啊!

“李公?李公?”

沈经见他发愣,连叫两声。

“啊?哦,沈老板果然……果然家底殷实!”

沈经听罢尴尬地笑了,还以为李伟是在嘲笑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