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24章 寻找工匠

虽然他的情商不高,但许多事情看得倒是清楚,只是反应稍慢一点。

与人交往时,他通常选择坦率相对或保持距离。

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不少同学都升任办公室里的高级工程师,而他还留在车间里忙碌。

李伟拿出纸笔,将自己的燧发枪设计完整地抄录下来,包含每个部件的分解图,详尽至极。

制作实物需要更多步骤,设计只是开端,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他。

李伟丢下朱标径直前往兵仗局寻找工匠。

方建宝接过李伟提供的图纸,不禁钦佩万分,如此复杂的器械竟能在图纸上描绘得如此清晰。

“能完成吗?”李伟问。

“应该可以。\"方建宝答道。

这个时代有锻钢法和灌钢法,尽管不及后世先进,但对于燧发枪的枪管来说已足够,至于无缝钢管之类的技术暂时用不上。

“那就好,你就安排人开始制作吧,遇到问题我们再一同解决。\"

“好嘞!”

原本心中忐忑的方建宝听见这句话后立刻安心不少,眼前的这位李大人与其他官员截然不同,其他官员在布置任务时只知一味地提要求、要条件,至于实际如何完成则完全不在意。

而李伟却是真正与他们一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每次都能为他们找出应对之道,令那些技艺精湛的匠人们无不钦佩。

有李伟在身边,他们便有了足够的信心。

……

刑部衙门内,刑部尚书张宗艺神情严肃地盯着手中的口供,这是不久前被皇帝打入天牢的户部尚书徐铎所写的供词。

在这份供词中,徐铎不仅犯有重罪,还与胡惟庸案有所牵连,最棘手的是,这老家伙眼看自己没有翻身的机会,便胡乱攀咬他人,不但将陆仲亨、费聚等功臣名将牵涉其中,还提及了另一个人——宋慎!

宋慎是宋濂的孙子,而宋濂曾是太子的老师!

此事非同小可,这让他一时难以决断,若直接上报给皇帝,恐怕又会有一批人头落地,他们这些文官大多都有师徒或故旧关系,一旦深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受到波及。

思索良久,张宗艺带着供词去见了朱标。

他知道朱标向来仁慈,况且此事还涉及自己的恩师宋濂,朱标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乾清宫里,李伟正独自使用电脑设计后世的炼钢高炉及相关设备,但这并非他的专长领域,他也了解得不多,所以只是简单绘制了个草图,其余部分还得靠大明的工匠们自行探索。

不过他认为这些工匠应当能够胜任,毕竟这种简易版的土法高炉不过是对其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良,并不算复杂。

经过前几天的新奇感消退后,朱标也不再与他争夺电脑使用权了,毕竟朱标并非那种贪图享受、缺乏自制力的人,他还有很多政事需要处理。

不久后,朱元璋退朝归来,李伟行礼完毕后,开始讲述近几日的工作进展。

“燧发枪我已经吩咐工匠着手制造了,大概过三五天就能拿出样品进行测试,再根据结果调整存在的问题……”

朱元璋听罢李伟的话,内心对这种新型武器充满期待。

即将展开的北伐若是能得到新式武器的支持,想必会更加顺利,毕竟北元未除始终是大明的一大隐患。

“好,你就尽力去做吧,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若成果令我们满意,必有重赏。\"

朱元璋一如既往地许诺道。

对于李伟来说,他对朱元璋的承诺还是抱有一定信任的。

那处宅子他已经住进去了,不仅面积比以前的小院子大得多,各方面条件也更好,最重要的是省下了房租这笔不小的开销,如今的生活轻松了不少。

“陛下,太子殿下与刑部尚书求见!”这时,门外传来小太监的声音。

因为有了电脑,朱元璋特意叮嘱过,即便是小太监也不能随便进入内室,必须在外头回禀。

“标儿带着张宗艺来了?”

朱元璋一听就微微眯起眼,很快便明白了过来,这是张宗艺有事要奏报,特意拉着太子同行,显然是想借助太子的力量为他说情。

“哼,让他们进来吧。\"

朱元璋虽有些不快,却没有动怒。

毕竟让太子参与政务是自己的决定,是为了让他尽早熟悉事务以便将来接替自己。

张宗艺这样做并不算越权。

看到有人要进来,李伟急忙将电脑收了起来,这也是朱元璋早先就交代过的。

张宗艺与太子朱标一同入内,依次行礼。

因有外人在场,李伟也礼貌地向朱标回礼。

“陛下,臣遵旨审问徐铎,现已有所获,这是他的供词,请陛下过目。\"

张宗艺略显紧张地递上供词。

朱元璋翻开一看,脸色逐渐阴沉。

陆仲享等人与胡惟庸往来的事他早已知晓,而且他也曾打算原谅这些武将。

这些人都是与他并肩作战的生死之交,他很清楚,他们性子直爽,说话往往口无遮拦,尤其喝酒后更是什么话都敢说,跟李伟那家伙差不多。

但要说这些人真的要谋反,那倒不至于。

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敌,这些人还不至于有这样的胆量。

当初胡惟庸被杀前确实派人传话让他们起事,可这些人一个都没动,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徐铎供出了这么多人,无非是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想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尤其是宋慎,因宋濂的关系,太子必定会替他求情,到时候徐铎或许也能因此得到宽恕。

“哼

\"儿臣绝非此意,只是胡惟庸一案已牵累无数,若继续这般,朝政恐受波及,还望父皇明察!\"

\"这等贪官污吏,不忠不义,我大明若再用他们治事,只会更糟!标儿啊,我教你的仁慈是赐予忠臣良将与百姓的,绝非给他们这种败类!\"

\"父皇……\"

朱标欲言又止,却被朱元璋挥手打断,冷声对张宗艺道:\"徐铎贪赃枉法,抄家问斩;陆仲享、费聚等有功于国,暂且饶恕,令其戴罪立功!\"

话音未落,朱元璋眼中闪过寒光,继续说道:\"其余人等,依律严惩!宋慎勾结逆党,株连九族!\"

\"什么?\"

张宗艺与朱标同时震惊,严惩倒也罢了,为何偏偏要株连宋慎?这不是要连累宋濂吗?

此结果大出他们意料。

\"父皇为何如此?\"朱标高声质问。

朱元璋冷哼一声,未答,而是先看向刑部尚书张宗艺,张宗艺慌忙低头领命。

\"臣遵旨!\"

朱元璋点点头:\"你退下吧。\"

\"臣告退!\"

张宗艺低头退出,深知接下来太子与陛下必有一番争执,此刻远离才是明智之举。

唯独李伟呆愣在一旁,似在期待看戏……

------------

\"徐铎供出宋慎,就是因为他知道宋慎是宋濂之孙,你身为太子定会为师长求情,他正是利用这一点行事,你难道看不出?还有张宗艺,他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拉你一起来找我!\"

张宗艺刚走,朱元璋便怒其不争地责备朱标,而朱标亦不甘示弱。

\"儿臣自然看得明白,但这正合儿臣心意,纵使被他们利用,儿臣也无怨无悔!\"

\"荒谬!君王怎可被臣子操控!\"

朱元璋大怒!

\"难道父皇要儿臣眼睁睁看着老师受难而不闻不问吗?父皇常教导儿臣以仁治国,如今却要逼儿臣置身不仁之地?\"

\"宋濂之事自有安排,我跟你说的是那些贪赃枉法的文臣!\"

\"我教你对百姓心怀仁慈,不是让他们施恩于这些贪官污吏!你对他们仁慈,便是纵容他们残害百姓;即便不是巨恶,也有懒政者,你对他们仁慈,便是放任他们混日子,最终害了百姓!\"

朱元璋训斥奸猾之徒时,手指向了李伟,后者立刻不满起来。

“皇上,您说奸猾之人时,能不能别指着我?”

朱元璋狠狠瞪了他一眼,“朕指的就是你,有何不妥?”

李伟气得翻了个白眼。

“父皇,旁人也罢了,但宋濂是儿臣的恩师,求父皇网开一面,莫牵连于他。\"

朱标放缓声音,退一步恳求道。

“哼,朕看你就是被那老家伙教坏了,才如此软弱无能。

那老家伙不安分,把太子教成这样,就是想让我们这些皇帝日后被文官操控!”

“父皇,老师绝非您说的这般,他为人正直,一心要教我成为贤明君主,绝无操控之心!”

“哼,你太过仁慈,只看到他们的表象,没察觉背后的阴暗!”

“父皇……”

“不必多言,退下吧!”

“父皇……”

“退下!”

朱元璋厉声呵斥!

朱标一脸痛苦无奈,只得退出。

李伟在一旁看得心惊。

朱元璋余怒未消,看到李伟愣神的样子,更是恼火,大声道:

“你站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走!”

“啊?哦!”

李伟吓了一跳,忙跟着朱标出去了。

李伟赶上朱标,看他满脸忧虑,心中不忍,便安慰道:“太子殿下,陛下就是性子急,您别往心里去。\"

此刻朱标正为宋濂的事苦恼,也顾不上计较李伟对父皇的不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