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28章 每天赚十贯钱的事儿,绝不能耽误。

照此趋势,不足一月便能超越为朱家效力一年所得!

不过俸禄眼下与李伟无干,因朱元璋提前预支的一百贯已被算作薪资,前几日他曾抱有一丝希望向户部询问此事,可结果自在意料之中。

“唉,终究是自主经营更赚钱啊!”

归家后,李伟再次清点今日收入,不由感叹。

可惜这份来自朱家的工作他推辞不得,即使辞退亦无法摆脱。

------------

次日,由于燕王妃的侍女已将香皂全部购齐,致使一些迟到者未能买到,于是这些人今日早早赶来等候。

众人齐聚的消息吸引了不少关注,李伟的买卖也因此愈发兴隆。

每日五十块香皂,刚摆上集市不久便销售一空,那些想买香皂的人得知他每日仅售五十块后,纷纷提早排队,竟形成了某种饥饿营销效应——越是买不到越想购买。

日均十贯左右的进账,让李伟的日子日渐宽裕,再也不必如往昔般省吃俭用、斤斤计较。

现居所尚可,饮食亦佳,唯独衣饰方面还需提升。

趁闲暇之际,他携小青儿添置了几套新衣,果然人靠衣装,马靠鞍饰,小青愈发娇艳动人。

李伟看在眼中,心生羡慕却碍于颜面难以开口,内心纠结不已。

……

兵仗局内,方建宝取出刚制好的燧发枪,今日皇帝将前来查看这种新型火器,李伟特意嘱咐他仔细检查,以免出错。

约莫十时,朱元璋退朝完毕,李伟随即前往拜访。

经徐寿引荐,李伟见到了正在谨身殿休憩的朱元璋。

“陛下,燧发枪已制成,您何时抽空前往查看?”

“哦?已经做好了?那咱们这就去看看吧。\"

兵仗局位于皇城之内,距离不远,朱元璋说完便欲起身。

二人一同到达兵仗局,李伟唤来方建宝,递上燧发枪,先向朱元璋讲解其构造原理及各项性能指标。

\"吾皇,此乃臣所创之燧发枪,以其燧石磨擦火镰而发火,为一种新式兵器。\"

李伟指向燧石夹:\"君且看此处,燧石置于夹中,扣动扳机后,燧石旋转并撞击药池盖上的火镰,火星四溅之际,亦开启药池盖。

药池与枪管相连,若点燃药池中的火药,则可引燃枪管内的火药,完成发射。\"

太祖听罢,微微颔首,此物确实巧妙,原理简单,他大致明白了。

\"此枪射程几何?\"

\"约两百步,再远则力不足矣。\"李伟随意答道。

此时大明以步计程,他并无尺子,只知一步约一米多,两百步便是两百来米,燧发枪大概如此。

\"哦?威力如何?是否精准?\"

得知射程达两百步,太祖双眼一亮,此时弓箭射程多在八十到一百步,即便有些强弓稍远些。

然而训练士兵时,一般只在五十步左右。

\"嗯,在两百步以内,若命中,定能破甲,如今的札甲怕是难以抵挡。\"

\"真有此事?\"太祖大喜,立即令侍卫拿来一副铠甲。

若论射程,弓箭尚可与燧发枪相较,但在破甲能力上,两者相差甚远。

即便是普通火铳的破甲能力也远超弓箭,这是生物能与化学能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李伟将燧发枪交予方建宝,命他请熟悉工匠演示。

先由工匠在五十步处放置铠甲,装填完毕后一枪命中,铠甲应声而穿。

接着将距离拉至百步,此距离命中不易,好在目标较大,工匠连射数枪总算命中。

太祖命人取回铠甲,只见其上已留下两个清晰的弹孔。

\"好极!李伟,汝功不小。\"

\"谢吾皇,然此皆赖兵仗局诸位同僚努力,非臣一人之功。\"

太祖难得展颜,对李伟夸赞一番,换作他人必谦逊几句称全赖圣恩,李伟毫不推辞,同时不忘提及兵仗局的工匠。

\"做得好,皆有赏!\"

太祖心情畅快,并未怪他失礼,观察一阵后,又命人将铠甲移至二百步外。

这般遥远的距离,连人脸都无法辨清,那工匠几乎快要落泪。

他并非神射手,如此远的距离是否命中全凭运气。

李伟让工匠将丞相制成了纸包定装弹,即将丞相与丞相一同用纸包裹起来,并在中间系一根细绳以区分弹丸与火药。

使用时只需撕开包装,先将丞相装入枪管,再将丞相与纸一同塞入即可。

这样一来,装填的速度提高不少,但也需要清理枪管之类的工作,一分钟顶多能发射三次左右。

工匠忙活许久,开了几枪,结果每发都脱靶了。

朱元璋皱眉看着,上前推开工匠说:“让我来试试!”

周围的侍卫和方建宝都大吃一惊。

“陛下切不可如此,您的万金之躯万万不可冒险,这种事还是让我们来做吧!”

“对啊陛下,还是交给我们吧。\"

方建宝也随着侍卫一起劝谏。

“哼,怎么,你们造的这东西还会误伤自己人不成?”

朱元璋不满地说道,若是这种枪容易伤害使用者自己,那就绝对不能让士兵使用,这等于是中看不中用的废品。

“这个,这个倒是不会,只是凡事都怕万一呀……”

方建宝连忙解释道,这新型燧发枪比之前的火铳安全得多,基本不会发生炸膛之类的事故,但世上之事总是难以完全避免意外。

“好了,无妨,陛下若想试试便去试试吧,绝不会炸膛的。\"

李伟毫不担忧,他对燧发枪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有了定装弹的设计,火药的用量统一,不会出现炸膛之类的情况,他自己也能放心开枪。

“瞧瞧,李大人多么自信,你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即便我们受伤了,也只会怪罪于他一人,不会责怪你们,你们尽管安心。\"

“……”

李伟翻了个白眼,心想自己不该多嘴。

朱元璋无视众人的劝阻,接过燧发枪,瞄准二百步外的铠甲。

砰的一声枪响后,一名侍卫赶忙过去查看,片刻之后返回摇头。

李伟脸上浮现一丝笑意。

朱元璋冷冷瞪了他一眼,李伟立刻收敛笑容,摆出严肃的表情。

朱元璋让工匠清理枪膛并更换丞相,然后再次举枪射击。

第二次枪响之后,侍卫将铠甲拿来,惊喜地说道:“陛下英明神武!”

其他人听到这话,看了铠甲一眼,也都奉承起来。

李伟惊讶地凑近一看,果然击中了,这老朱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朱元璋得意地看了他一眼。

虽自认撞了大运,李伟仍不失机智地奉上溢美之词。

---

朱元璋满意地抚着精工打造的枪杆,赞叹道:

“此物甚佳,可惜尚不足用。

李爱卿,望你再接再厉,早日造出朕所需之物。\"

李伟心中暗叹,略作思索后道:“圣上,此物虽不尽如人意,然可令三队兵士依次施用,亦能得近似之效。\"

“哦?竟如此?”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分明是配合火器的新阵法!

李伟心下一惊,暗道又要揽新任务了,急忙摇头否定:

“臣不懂兵法。\"

“真不会?”

“绝不会,确实不会。\"李伟连声否认。

朱元璋目光微凝,越发觉得此人藏而不露,手段非凡。

若李伟仅擅长制造器械,纵使技艺超群,也不过是个能工巧匠,至多博得皇恩庇护。

而一旦他通晓兵法,便有了入朝为官的可能,否则只能徘徊于权力之外。

朱元璋自己既是战场上的奇才,又精通权术,唯文治稍逊,故能登基称帝。

李伟若能建立军功,便有望跻身朝廷中枢;否则只能做个边缘人物。

可惜李伟不明此理,即便明白,也无意涉足这些纷争。

“哼。\"

朱元璋轻哼一声,看出对方只想偷懒取巧。

沉思片刻,朱元璋笑道:“朕拨三十名亲军予你,依你所言操练,若成效显着,赐黄金万两!”

话音刚落,李伟双眼放光:“真的?”

“朕从不说谎。\"

“臣必全力以赴,请圣上安心!”

李伟顿时语气坚定,底气十足地应答。

这般机遇岂容错过?

古人云:不畏强权,却难敌富贵诱惑!

朱元璋望着他那副正直的模样,顿时明白了掌控他的法门。

不过奇怪的是,这家伙既贪财为何没有别的想法?得抽空调查一下。

李伟全然不知朱元璋的心思,正满怀激情地筹备大事,满脑子都是成山的金子在闪烁。

见到这般情景,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回家后,李伟就开始构思如何训练三段射击技巧。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勇猛更为关键,像那些游牧民族,虽然缺乏系统训练且军纪松散,但临时组建的队伍战斗力很强。

在这方面,游牧民族确实胜过农耕文明的中原地区。

然而进入火器时代后,军纪变得至关重要。

只要士兵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就能充分发挥火器的优势,个人的力量在枪炮面前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勇敢不重要,毕竟纪律也需要士兵具备一定的胆量,否则一遇战事就溃散,何谈纪律可言?

李伟打算参考现代的军训模式来训练侍卫,而三段射击的关键就在于保持队形整齐。

大致规划完训练方案后,他又投入到香皂的制作中去了。

每天赚十贯钱的事儿,绝不能耽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