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57章 既不敢违抗,又不想应承下来

李伟听罢点点头说道:“嗯,回款的事你要多加留意,务必按我制定的规则严格执行,这非常重要!此外,你去跟供应商谈一谈,今后不仅要压低进货价格,也要压缩货款支付,尽量减少我们的资金负担。\"

李伟特别强调了回款的重要性,作为中间商,因欠款而陷入困境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商会日益壮大,当垄断全城商铺后,便能反过来压制供货商的价格。

那时,明黄商会不过是中介,赚取差价,毫无风险可言。

自有商品的销量问题,他也无能为力。

即便最廉价的煤球和肥皂,其售价也远高于同类产品,仅稍富裕之家才买得起,真正的贫苦人依旧依赖柴火与皂角。

并非李伟不尽力,实则成本摆在眼前。

原料有限,产量难提,若走平民路线,他根本供不应求。

目前商会的主要收益来自自有商品,占比超一半。

待商会规模再扩大,掌控供货商与店铺两端,便可上下通吃,利润自会滚滚而来。

到时自有商品交给他人生产也无妨,毕竟货物总要经过他这里,他必分一杯羹。

后世诸多平台皆如此操作。

“那些商行怎么回事?”李伟再次发问。

来福未直接作答,而是望向沈经,李伟顺着目光疑惑地看着他。

沈经尴尬一笑:“有三四家商行,有些是大商家不愿我们占便宜,自行供货;还有几家见我们做得好模仿,但大多不成气候。\"

“唯独……咳,舍叔沈彬,以更高抽成、更长账期及更大欠款额度与我们争夺店铺,但因自有商品缘故,多数商铺仍选择与我们合作。\"

李伟听完明白了,沈经这位二叔仗着财力雄厚抢生意啊!

不过没关系,他早有预料,这是迟早之事,也已有应对之策。

回款周期、铺货量等皆是陷阱,稍有不慎便会倾家荡产。

等自家商会壮大,便有机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至于其他自行供货的商行,单凭一两种商品难以盈利,尤其是像他这类高利润产品,且许多店铺不止销售一种商品。

缺乏互联网和高速物流的支持,直销难以做大。

其实,在互联网兴起前,每个大型经销商都可视为一个平台,只是这些人观念陈旧,未能与时俱进,最终被新“互联网经销商”取代。

李伟所做之事,不过是物流加平台的b2b模式,听起来高端大气,实则是科技取代人力,并无商业革新。

李伟此刻反其道而行之,弃科技而用人力,重新拾起传统经销的方式。

他依靠来福带领的小商贩们传递消息,构建交易信息平台;又通过阿布领导的送货队伍完成货物运输,最终促成交易。

虽然这么做让人工成本大幅增加,但凭借前期销售高利润商品积累的资金,后续规模化运作时便不会感到压力。

未来,李伟还计划开设大型综合超市,即b2c模式。

那时,他就无需再像现在这般挨家挨户配送货物,而是直接取代这些零售商铺。

哎呀,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分?

李伟一边听沈经汇报工作,一边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越想越觉得内心不安。

但这也不能全怪自己,这些都是从后世的那些电商平台那里学来的。

商场如战场,他也只能变得强硬起来。

嗯,都是他们的错,李伟不断说服自己的良知。

“这些人暂时不用操心,将来我自有打算。\"李伟等沈经说完说道。

“那个……阿布,你那边情况如何?”

“回禀大人,近期我们的送货量激增,手下人都非常忙碌,有些应接不暇。\"

阿布如实回答。

李伟曾叮嘱过他与来福,在外人面前称呼自己为会长即可,不必称老爷,更不能自称为奴才,因为他们二人如今已是商会的核心管理者,这种身份不利于开展工作。

不过阿布坚持要叫老爷,幸好没有自称奴才之类的话,李伟也就不再追究。

“嗯,以后不要再用小推车了,全部改用大车吧。

提前统计好各家店铺的订单,用大车统一收集货物并配送,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

李伟沉思片刻后说道。

早期由于店铺和供货作坊分布较散,货物不多,只能靠人力频繁往返。

但随着货物增多,采用大车集中运输成为必然的选择。

目前货源主要来自京郊各作坊以及外地行商,行商的货物通常存放于官办的客栈或塌房中。

这里的塌房并非坍塌的房子,而是专供行商居住的地方。

这两处场所不仅为商人提供食宿,还顺便收取税费,由户部管辖,京城内称作宣课司,外地则叫通课司。

阿布和来福是商会的重要支柱,分别负责平台建设和物流管理,这是商会的核心部分。

至于交给沈经管理的产品作坊,虽然现阶段利润很高,但之后会被逐步淘汰,并非重点业务。

吴奇就更不用提了,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角色,其实只是老朱安插的监控之一。

李伟询问完阿布和来福的情况后,才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

沈经手下负责各个作坊的管事依次汇报了各自的运营状况,整体来看十分平稳,产出也足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沈家财力雄厚,即便沈经仅继承了家族资产的一小部分,建立这些作坊也是绰绰有余的。

实际上,如今作坊使用的很多原料都已经实现了自家供应。

------------

听完管事们的报告后,沈经补充道:“李大人,我们商会在京师的发展已接近极限,您看是否该着手向外地扩展了?”

李伟眉头微蹙,略作思索后摇头:“再观察一阵子吧。

商会目前在京师根基尚浅,等站稳脚跟后再谈扩展的事也不迟。\"

并非李伟不想扩张,而是他深知,在京师尚未稳固的情况下贸然向外发展风险极大,即使最终能够有所成就,也很可能被他人捷足先登,比如面前的沈经。

眼下,李伟手头真正可用且信赖的人屈指可数,除了来福和阿布,其他人多不可靠。

因此,他打算先花时间培养自己的班底,再图长远之计。

沈经听出李伟的意思,笑着应允,不再坚持。

李伟的经营模式并不复杂,沈经完全可以效仿。

况且,凭借自己手中的作坊资源,他完全有能力复制李伟的成功模式。

然而,沈经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无论是李伟还是吴奇,背后都有皇帝撑腰。

作为一个普通商人,能分一杯羹已属不易,若真与天子争利,无异于自寻死路。

话音刚落,李伟转向吴奇。

原本这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吴奇竟真的有所诉求。

“李大人,商会名义上是皇家产业,不知能否让我手下的这些人也加入其中,参与经营?我的几个儿子也希望能为陛下效力。\"

吴奇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提出了请求。

李伟神色微变。

这些太监虽名为侍奉天子,却鲜有真才实学,万一他们掺和进来,难保不会破坏商会现有的格局。

李伟可不想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

“当然可以,你觉得他们适合去做阿布那样的送货工作,还是来福那样的商铺巡访?”

李伟的问题让吴奇一时语塞。

作为皇家的奴仆,他们在外的身份往往高人一等,何曾想过与寻常货郎、工匠一同劳作?

最终,吴奇勉强笑道:“或许可以让他们去作坊里帮忙做事?”

李伟皱眉道:“那些作坊可不是商会的资产!”

严格来说,这些作坊都是沈经的私人产业,李伟只是将产品的生产外包给他们,并牢牢掌控着核心技术。

“大家不都是自己人吗?沈员外觉得呢?”

吴奇见李伟没有回应,便将视线转向沈经,微笑着说道。

沈经面露难色,既不敢违抗,又不想应承下来。

“不成,各自按各自的来,这事就此作罢。\"

李伟语气坚定地拒绝了,他明白沈经不敢违抗,工坊眼下还有重要用途,绝不能被这些人搅乱。

吴奇闻言脸色阴沉,但李伟并不在意,爱找谁告状就去找吧,他可不怕。

“说到皇上,他要香水和白酒各一百瓶,沈老板,你先准备着,尽快赶制出来。\"

想了想,又补充道:“每样再多做十瓶,交由吴公公处理即可。\"

说完又对吴奇说:“麻烦吴公公把这些香水和酒送到宫里,多余的各十瓶算是我送给您的小礼物。\"

吴奇作为皇帝的代表,李伟也不想与他闹得太僵,便额外拿出十瓶香水和酒给他。

这些香水平白值几十贯钱呢。

吴奇听了这话,脸色缓和了些,笑着说:“多谢李大人!”

沈经听后眼睛一亮,急忙说道:“李大人,既然皇上喜欢,沈某愿意献上香水白酒各五百瓶,您尽管放心,我让人多花些功夫,保证不会影响商会生意,吴公公那边也……”

“不必了!”

沈经话音未落,李伟就打断了他的话。

“一百瓶足够了,皇上又不是贪杯好色之人,不需要那么多,你若是有诚意,这其中一半就算你的功劳,我会向皇上提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