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60章 披着人情往来外衣的实际贿赂行为

思索一番后,李伟起身离开,直奔户部而去。

六部办公地点相邻,距离很近,片刻之后,李伟便抵达户部大门外。

一位差役谨慎地开口:“不知这位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李伟身着正三品官服,傲慢地喝问:“你家尚书在不在?让他速来见我!”

差役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户部本就无尚书,至于尚书去了何处,恐怕还要问问眼前这位。

沉吟片刻后,差役答应了一声,入内通报。

虽无正式尚书,但有代理之人,名义上相当于代理尚书。

片刻后,差役引出一名中年官员。

李伟未待对方开口,便傲慢地质问:“你就是户部尚书?”

范敏脸色微变,不悦地道:“下官乃户部郎中范敏,暂摄尚书之职。\"

“哦?”李伟惊疑,“你们的尚书呢?”

范敏心中怒火暗涌,面上却不动声色:“尚书一职空缺,李大人若有要事,可与下官商议。\"

李伟打量着眼前之人,心中嘀咕:偌大的户部竟无尚书,实属罕见。

“罢了,工部军器局的经费你尽快批复,我急用。\"

既然是小小郎中,李伟索性更加肆无忌惮:“你们这些人办事也太拖沓了。\"

范敏怒从中来,虽然只是代理尚书,尚未转正,但他也是朝廷命官,岂容这般轻视?

“抱歉,户部事务繁杂,需逐一核查,李大人还是先回吧。\"

此言半真半假。

徐铎进京后,户部多位官员受牵连,范敏得以代理尚书,户部人手确有短缺,但军器局的经费早应处理完毕。

“我不管,今日必须给我拨款!”

“下官实在无能为力,请李大人自行解决。\"

李伟蛮横,范敏也不让步,干脆利落地回绝,转身离去。

“好啊,你竟敢如此,看我日后怎么整治你!”李伟扬言。

范敏头也不回,快步离开,对李伟的威胁置若罔闻。

待范敏身影消失,李伟愤愤返回工部,思索对策。

“贪赃枉法之徒,老夫尚且奈何不得,难道还治不了你?范敏,你等着!”

沉吟许久,李伟终于想出一个可以实施的法子。

天色渐晚,他也没告知薛祥,便独自归家。

他打算让阿布与来福协助调查范敏的财产状况及日常开销。

在这个年代,贪官隐匿和转移资金的方式有限,比起后世那些富商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说,什么内部担保却拖欠还款,海外上市直接出售股份,虚构商业活动将款项转至境外企业,以低价将国内资产卖给外国资本赚取海外差价,利用空壳公司操控股价,这类伎俩层出不穷。

但在大明此时,手段却简单得多,只能藏银子,挖地洞,夹壁藏财,或者由亲朋奴仆代为持有,再无他法。

况且,朱元璋发行的宝钞不易长期保存,收到后必须迅速花掉,不然就要换银子,无论怎样都会留下痕迹。

那些亲朋奴仆仗着后台强硬,整天趾高气昂,四处招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如此张扬,自然容易暴露。

明黄商会遍布全城,来福和阿布的手下四处奔波,与各商家关系密切,消息极为灵通。

实际上,朱元璋的皇家店铺和官方店铺也有收集情报的功能。

至于明黄商会中是否有他的心腹,李伟并不清楚,但猜测应该存在。

回到家,李伟刚进门,正准备叫阿布和来福过来,忽然看见小青在院子里,他立刻灵机一动,像昨日那样捂着屁股叫疼。

小青忙上前扶住:“老爷,陛下又打您了吗?”

“唉,是啊,今天那……陛下让我……哎呀哎呀……然后我就被打啦。\"

李伟长叹一声,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快进去吧,我给您揉揉……”

“好啊好啊。\"

二人入室,李伟熟练地趴下,享受着小青的温柔抚慰。

至于打探消息的事,嗯,薛老头说得对,不用急,不用急……

次日早朝,难得太子朱标也出席了,站在朱元璋御座前,呈上标点分明的奏章。

朱元璋读完龙颜大喜,命众臣传阅,众臣看完后纷纷鼓掌称赞!

“太子殿下睿智……”

“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殿下英明睿智……”

“太子殿下睿智英明……”

殿内马屁声此起彼伏,言辞之精妙,辞藻之华美,非寻常人能及!

李伟在下方听得频频皱眉,心中既不满朱家父子的模仿,又自我安慰:那些溢美之词无非是在夸我!

忽而想起自己同样有借鉴他人之处。

哦,如此便无妨了……

朱标一边婉拒众臣的赞誉,一边朝李伟递去歉意的目光。

李伟报以一笑,心想无碍,大家皆如此,处境各不同……

奉承之声止,朱元璋威严宣布以后公文需用标点符号,并推广至民间。

群臣齐声响应。

至于白话文之事,古时有其特殊考量,纸墨珍贵,毛笔字又占地方,为节省,能一字表意绝不冗长,文言恰合此点,不过某些例外如茹某人!

------------

依李伟之命,阿布与来福开始行动,街头巷尾的货郎及送货车夫在与商铺往来时,顺带打探范敏家的情报。

傍晚完工时,二人将搜集的信息汇总呈交李伟。

短短数日,范敏家中人口、月度食用油盐量、化妆用品消耗频次、仆佣丫鬟数量及小妾数目等详尽数据悉数掌握。

李伟将这些信息录入电脑整理成表格,分清固定支出与临时花费,精细核算其月度开销,再绘制成图对比分析,估算全年总支出。

不查不知,一查惊心,这位五品郎中竟每月挥霍近百贯,一年高达千贯!

年后两个月,仅娶小妾一项便耗资百贯,另加其他开销,已达五百贯!

对李伟而言,这并非难题,但对一名小小五品官员而言已是天文数字!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为安抚朝臣,小幅上调俸禄,然五品官员年俸不过二百五十石米加一百五十贯钞,合计不足三百贯,显然远不够此人的开销,必有隐秘收入!

当下京城平民家庭年均开支约三十贯,七品官员即有百贯,且享有诸多额外待遇,综合来看差距不大。

若无过多仆从小妾,俸禄已足够宽裕。

只是担心这些人一人做官,全家受益,连同仆役丫鬟共享其财,如此定会入不敷出。

然而,有些事情终究难以避免。

毕竟寒窗苦读数十载,许多人都是依靠家族供养成长的,即便你步入仕途,也不能忘本,只顾自己享福。

后世有一部电影名为《合伙人》,片中的男主角上大学时是由村里的亲戚共同出资供他的学费。

试问,当他功成名就后,怎能不回馈家族?

想到这里,李伟不禁联想到古代为何一旦官员犯罪就要株连九族——因为每一个官员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家族。

一人得志,家族成员都能沾光;若是一人获罪,则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

李伟将这些分析整理成文,简明扼要地记录在奏章中,这次他终于可以针对别人了。

“操,老虎不发威你还真以为我是病猫不成!”

揣好奏章,李伟愤愤然低声说道。

……

武英殿内,薛祥怀着不安的心情等待召见,心中隐隐觉得大事不妙。

“臣叩见陛下。\"

朱元璋手中握着一本小册子,连让他起身的机会都没给,就这么静默了一阵,才慢悠悠地开口:

“官场有官场的规则,比如‘投石问路’‘抛砖引玉’之类,朕并不太明白。

薛尚书,你说说看,官场上的规矩有哪些?”

薛祥全身一震,慌忙跪下请罪:“臣知罪,请陛下开恩饶恕!”

朱元璋冷眼看着他:“朕让你们多指点那小子,可不是要你们教坏他。

你胆子不小啊!”

薛祥又低下头去,声音颤抖地解释道:“臣绝无此意,是李大人误解了我的意思。

臣只是希望他能多与同僚交往,每逢佳节注重礼尚往来罢了,并没有暗示他行贿受贿之意!”

“哼,礼尚往来?那你倒是说说,你都有哪些往来?”

“这……臣家境清贫,只能送些字画书籍以示诚意,别无他物。\"

说到这里,薛祥心中暗骂李伟几句,这小子真是不懂事,过年连张拜帖都不送,独自待在家里谁也不理。

自己都已经主动递上拜帖了,他还装作不知道。

就是因为看他这般不知轻重,自己才稍微提醒了一下,没想到反遭其害。

“哼,是吗?那其他人呢?难道也只送字画书籍?还是金银珠宝?”

朱元璋冷冷地质问道。

“这……别人送什么,臣确实不清楚。\"

“嗯?”

“臣……臣听说有人会送门敬、炭敬之类的,也曾有人给我送过,但臣都推辞了,从未接受过!”

薛祥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众多古代官员献礼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门敬炭敬,还有专给女眷送的胭脂水粉钱称作妆镜,夏季送冰敬,孩子求学则有文敬等等。

这些都是披着人情往来外衣的实际贿赂行为。

“哼,门敬、炭敬,听名字倒挺雅致!”

朱元璋眼中闪过冰冷的寒意,良久才缓缓对跪地的薛祥说道:“起来吧。\"

“谢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