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诸天万界革命 > 第十二章 破城而入

诸天万界革命 第十二章 破城而入

作者:无处安放的三心二意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3 10:18:53 来源:小说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冉闵挺身而出,他左手双刃矛右手勾戟,身形敏捷地穿梭于敌军之间,巧妙地避开敌人的攻击,并以自己的身躯作为屏障,掩护着雄阔海向着城门那巨大的铁锁链逼近。

雄阔海双目圆睁,怒发冲冠,双手紧握着沉重的双斧,宛如一阵旋风般舞动起来。那双斧在空中急速翻转,带着呼呼风声和凌厉的气势,狠狠地朝着铁锁链猛砍下去。每一次的砍击都犹如雷霆万钧之力,震得周围的空气都微微颤抖。

经过一番连续不断的猛砍,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铁锁链终于承受不住这般强大的力量,被砍出了一个大大的口子。然而,雄阔海并未就此罢休,他继续挥动双斧,一下又一下地砍向已经受损的铁锁链。随着他的奋力砍伐,那铁锁链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最终在雄阔海的又一轮猛攻下彻底断裂开来。

紧接着,雄阔海毫不犹豫地转身冲向另一侧的铁锁链,再次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攻势。他的双斧如同闪电一般快速劈斩,每一斧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就这样,在他坚持不懈地砍了几十甚至上百下之后,另一侧的铁锁链也终于支撑不住,应声断裂。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城门失去了铁锁链的束缚,重重地砸在了护城河中,激起了冲天的水花。说时迟那时快,冉闵见状立即纵马疾驰,如同一支离弦之箭一般率先冲进了儒难城。身后的雄阔海、程咬金、丁鹏、张角以及林朝英等人也毫不迟疑,紧紧跟随其后。一时间,百袍军、五行阵军还有民团军纷纷涌入儒难城,喊杀声响彻云霄。

众人进入城内后,眼前所见尽是一片混乱不堪的景象。街道上挤满了惊慌失措的百姓,他们呼天抢地,四散奔逃,试图寻找一处安全的避难之所。与此同时,李郗等四位将领率领的反派军队早已严阵以待,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冉闵毫无畏惧之色,他口中大喝一声:“贼寇们受死吧!”声音如同惊雷炸响,震耳欲聋。随即,他催动胯下战马,如猛虎下山般径直冲入敌阵之中。只见他手中双刃矛勾戟犹如蛟龙出海,上下翻飞,闪烁着寒光。枪尖所过之处,敌军士兵纷纷惨叫倒地,瞬间便有数名敌人命丧黄泉。

一旁的雄阔海见此情景,也是豪气干云,不甘示弱。他双斧齐挥,舞得虎虎生风,斧刃带起阵阵腥风血雨。凡是靠近他的敌人,无不被其威猛无俦的斧法所震慑,稍有不慎便会身首异处,血溅五步。程咬金一边怪叫着,一边抡起板斧朝着敌人最密集处杀去,那气势竟让敌军心生怯意。丁鹏则施展精妙剑招,剑气纵横交错,阻挡者纷纷倒下。张角口中念念有词,一道道符咒飞出,化作攻击之力冲向敌人。林朝英身姿轻盈,玉蜂飞舞而出蛰刺敌军。

百袍军、五行阵军和民团军相互配合,或正面强攻,或侧面迂回。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李郗等四将渐渐不敌。最终,随着冉闵一枪刺死李郗,其他三将也被众人合力擒获,荆州各军团成功彻底掌控儒难城,城中百姓欢呼雀跃起来。

众人欢庆之时,陈庆之却独自走向城中高台。他深知,这只是第一步,治理儒难郡才刚刚开始。登上高台,他俯瞰整座城池,心中已有规划。

他先召集城中德高望重之人,询问城中资源、民生所需。而后颁布法令,让军队协助百姓重建家园。一些士兵帮忙修缮房屋,一些则清理街道上的杂物与尸体。

陈庆之又安排医者免费为受伤百姓诊治。同时,他着手整顿治安,严惩趁乱打劫者。对于投降的敌军士兵,他挑选心性善良者编入劳动队伍,给予改过机会。

紧接着,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手下众多将领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行动。他们如疾风骤雨般迅速出击,对儒难郡内的各个宗门帮派、世家豪族、劣绅奸商以及街霸流氓实施严厉打击和扫荡。这一系列行动旨在清除那些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势力,还民众一个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

同时,他下令解救并释放被奴役的奴隶、辛勤劳作于矿场的矿工以及朴实无华的农夫们,并发布通告向全体百姓宣告重大变革。从此以后,百姓不再只是卑微的存在,而是拥有崇高地位的“人民”,人与人之间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个人、团体还是组织,都无权束缚、拘留、奴役、伤害甚至杀害人民。每个人都享有读书学习、从事工作以及耕种农田的基本权利。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积极推动开办各类学府,广纳贤才,悉心培养,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不仅如此,他还明确规定矿场、灵田、神秘莫测的秘境、肥沃的土地、广袤的林场、蜿蜒流淌的河域等等皆属于公共资源,严禁任何私人团体肆意侵占。对于田土分配问题,他更是做出了详细而公平的安排:每人所拥有的田土面积不得超过三十亩,若超出此标准,则需将多余部分退还至郡府;反之,若不足三十亩,则应由郡府予以补足。为此,他要求所有人民前往郡府进行登记,以便全面普查人口数量,并精确丈量和合理分发田土,确保耕者皆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

此外,他大力倡导教育普及化,致力于在各地建立起各级学校。具体而言,每一个村庄都必须设立一所小学,让每一位子民都能够享受到读书识字、接受知识熏陶的权利。而且,为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生活质量,他特别规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个时辰,从而给予人们更多闲暇时光去陪伴家人、享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在他一系列举措之下,儒难郡慢慢恢复生机。百姓们对这位年轻的治理者充满敬畏与感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