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成为悍匪开始 > 第四十二章 立冬前夕

从成为悍匪开始 第四十二章 立冬前夕

作者:雪中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0:5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头儿,经过火器营这一个月的制造,已制得炸药两千枚,燃烧瓶一千五枚。”

“如今我寨佩刀带甲的喽啰,莫约有五百人,八十名轻骑兵,以及七百名棍夫。”

“先前当家的嘱咐,制造的‘升降梯’与‘投弹器’均已完成,稍后我可领您去查阅试用。”

“陆头儿,这是黑云寨附近的分布图,您请看。”

书房中,众骨干依次汇报成果。

最终由崔世军献上一份至关重要的“黑云寨”分布图。

想要打好山地战,地图绝不可少。

“都围上来,一起探讨。”

陆云川招呼众骨干围拢书桌,开始分析这份地图。

崔世军指着地图上一系列位置讲述道:

“如图所见,此处便是黑云山,距咱们白顶山莫约有二十里山路;

黑云山有两条山路连接,一是咱们脚下这条,二是阴山东南侧,连接黑河的一条;

前一条山路直通黑云山西坡,后一条山路直通黑云山东坡;

西坡陡峭高耸,东坡地势较缓;

黑云寨在东西两侧的半山坡上都设有关隘;

我与兄弟们观察过了,两个关隘地势都很险峻,且修得高耸牢固,全是以大石头所砌,关门也是黑铁与实木所筑,与城门都差不多了。”

“黑云山南坡与北坡呢?”陆云川问道。

“全是悬崖峭壁,毫无攀登可言。”崔世军摇了摇头。

“照你这么说,咱们只能强攻关隘了?”

胡大勇摇头道:“咱都是守过铁门关的人,应该都知道,一旦粮食与守城装备足够,三五千人便可死守城门不破,何况黑云寨还居高临下,占据了地理优势。”

“围困如何?”

“围困个屁啊,黑云寨发展这么多年,肯定是有存粮的,没把他们困死,自己反倒饿死了。”

“而且马上入冬了,会下雪吧,倒是若冰封山川,对咱们进攻一方更不利。”

“咱不是有炸药么?将关门炸开不就得了?”

“以咱这点儿人手,估计还没冲到关门口,就已死得七七八八了。”

“攻城车,云梯,都没有……”

“怕个鸟甚啊,大不了老子身披铁甲,浑身绑满炸药,冲过去炸门!”

“搞这出儿?别忘了,你还没娶老婆呢……”

似乎所有条件都不利于打这场山地战。

一番激烈争论后,众人不约而同将目光挪到了陆云川脸上。

陆云川表情十分平淡。

强攻肯定不可取,还是须得用计谋。

“兄弟们放心,破关,我自有妙计,但为了防止军机泄露,临阵之前我才会说出来。”

陆云川自信笑了笑,“好了,大家各司其职,继续筹备战斗;

董大,你方才说升降梯与投弹器已制作完成了是么?带我去瞧瞧吧。”

“行,当家的请随我来。”

董大便带着陆云川来到前庭,升降梯与投弹器各有一台原型。

这投弹器没什么好惊艳的,就是加大版的“弹弓”,操作起来也很简单——两人固定好弓架,两人拉伸弹绳,一人往皮兜里装弹,只需五人便可操纵一台投弹器。

“试过了么?这投弹器能打多远?”陆云川问道。

“按一斤炸药瓷罐来算,能打出五十来丈,当家的若想打得更远,可加高弓架与加长弹绳。”

董大说着,又挠了挠头:“但是精度嘛……呵呵,确实比不上重弩。”

五十来丈,也就是一百五十米开外了,这个距离已经能满足远程作战,

至于精度么……技术限制就摆在眼前,要求也不用太高,只要能将炸药与燃烧瓶投进对方关隘即可。

“干得不错。”

再看升降梯。

相比较于投弹器,升降梯的结构则要复杂些。

但董大不愧是祖传木匠,当真将陆云川设计图中的东西一比一给复刻了出来。

“哎,话说,这滑轮儿你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陆云川指了指升降梯上滑轮组。

滑轮是省力的关键,也是整套设备最难的技术点。

董大笑道:“其实也没多难,将马车的轴承拆下来,简单改良一番便得到了。”

马车轴承?

古代造车技术成熟,利用轴承改良滑轮,实在是太聪明了。

“好手艺,当赏!”

陆云川忍不住大赞,“回头你去找孙铭领三头肥羊,就当做是给你的奖励。”

“多谢当家的!”

董大抱拳拜谢。

依靠人力上山下山实在太累,今后有了这升降梯,不论运兵还是运货都能节省许多时间与力气。

“投弹器如今有多少台?”

“二十台。”

“再赶制十台可行?”

“这器械好做,完全没问题!”

“很好。”

黑云寨的关墙高耸又如何?一通火药轰炸下来,即便关墙不到,守关的人也坚持不住。

……

接下来几日,陆云川便留在了白顶山,为攻打黑云寨做着最后的准备。

同期,凉州城竟真的出兵了,打着剿匪的口号进军阴山。

但有趣的是,派来的一千名官兵,在阴山转了三四天,除了留下一地野屎,未发一箭,未杀一人,然后怎么来的,便怎么回去了。

说白,本次出兵不过是凉州官府逢场作戏,为前些日子被抢劫找回面子罢了。

要不是陆云川即将攻打黑云寨,不想多生事端,否则这些官兵就不止留下一地野屎了,还有一千套甲胄。

十月。

天气骤降,冬季将至。

在短短几日内,山里大变了模样。

凉风卷过山林,枯叶辞别枝头,万物归入洞穴,生机逐渐隐藏。

萧瑟,枯黄,肃杀,凄凉。

此时此刻,陆云川站在山崖,俯瞰延绵山川,袖发随风而动。

他坚定的目光中还夹杂着些许担忧。

是一战成名?

还是功亏一篑?

“当家的,你找我?”张三儿走上山崖。

陆云川从怀中摸出两封书信递了过去,吩咐道:“这两封信,一封送到县衙交给李良,一封送去军营交给周大彪。”

“明白。”

张三儿接信离去。

时下,

大昭建安八年,十月初二,立冬前夕。

出征在即,也愿出征大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