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1章 血火归魂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1章 血火归魂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咽喉处,剧痛犹如一把锋锐无匹的利刃,狠狠撕扯着赵括的每一根神经,相较记忆中的痛苦,更添了千般惨烈。他清晰地感知到,喉管被青铜箭头粗暴搅碎,温热且带着甜腥气的血沫,刹那间于口腔中翻涌,恰似汹涌的潮水,疯狂冲击着他的意识。视野里,秦军那一片片冰冷的黑甲,宛如被狂风肆虐的枯叶,凌乱地碎成万千闪烁的光斑,在眼前肆意飞舞。赵括倾尽全身力气,想要握住腰间那柄曾伴随自己历经无数征战的长剑,然而,他的指节却僵硬得如同深秋干枯的树枝,不听使唤。耳边,秦军那兴奋而又刺耳的呼号声,仿若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无情地冲击着他的耳膜:“赵括死矣!”

就在黑暗如潮水般瞬间将他吞噬的那一刻,一缕熟悉却又陌生的气息悄然钻进他的鼻腔。那是艾草淡雅的清香,混合着羊肉汤醇厚浓郁的香气,好似一阵轻柔的微风,带着某种神奇的魔力,让他混沌的意识陡然清醒了几分。

当赵括缓缓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额头正稳稳地抵在上面,传来丝丝凉意。秋日的暖阳,透过繁茂的梧桐叶,在地面上投下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恰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赵括下意识地用双手撑地,试图站起身来。掌心刚一用力,尖锐的碎石便狠狠扎进肉里,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来。他下意识地看向指甲缝,里面嵌满了黑褐色的泥垢,还夹杂着几缕嫩绿的草茎。看着这一切,赵括心中猛地一震,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 这具身体,分明就是三年前的模样!

“让让!让让!” 一阵急促而洪亮的呼喊声,从远处如疾风般迅速传来。紧接着,枣红马那高亢激昂的嘶鸣声也清晰可闻。只见拉车的马夫,双手紧紧握着皮鞭,在空中用力挥舞,皮鞭抽打在马背上,发出清脆响亮的声响。车辕上,捆扎着的青铜酒器相互碰撞,叮当作响,宛如演奏着一曲热闹非凡的乐章。赵括出于本能,迅速往街边闪避。就在这时,他眼角余光瞥见,马车上的少年,不知为何突然被剧烈的颠簸甩出车辕,整个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随后重重地摔落在地。少年怀中紧紧抱着的竹简,也如天女散花般散落一地,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足下没事吧?” 赵括快步上前,弯腰关切地询问,同时伸手去扶少年。就在这一瞬间,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地上的竹简。泛黄陈旧的竹片上,刻满了古朴苍劲的篆文,“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赵括心中不禁一动,他再熟悉不过了,这正是《商君书?垦令》中的条文。

少年满脸慌张,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散落的竹简。收拾完毕,他恭敬地长揖及地,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激:“多谢援手,在下墨离,乃墨家矩子门生。” 说话间,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少年月白深衣的袖口微微飘动,半枚绣工极为细密的玄色甲纹若隐若现。赵括的瞳孔瞬间放大,这半枚玄色甲纹,与他记忆中自己亲手精心设计的玄甲谍网徽记,竟分毫不差!

突然,街角处传来一阵铁器激烈碰撞的脆响,犹如夜空中炸响的惊雷。紧接着,三匹身形矫健的黑马,如离弦之箭般踏碎青石板,气势汹汹地狂奔而来。骑士们手中紧握着的吴钩,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冰冷刺骨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他们目标明确,径直朝着街角的秋社祭坛冲去。此刻,祭坛上,巫师正神情庄重地举着酒盏,向着土神雕像虔诚献祭。铜鼎中,蒸腾而起的热气弥漫开来,仿若一层朦胧的轻纱。热气中,牛羊头牲的眼瞳,在摇曳的火光映照下,微微闪烁着诡异的光亮,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神秘故事。

“小心!” 赵括来不及多想,一个箭步冲上前,反手用力拽住身边卖胡饼的中年女子。这一突然的动作,使得滚烫的胡饼炉瞬间失去平衡,翻倒在地。燃烧的炭火如流星般四溅,有几块恰好溅落在黑马的前蹄上,黑马吃痛,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口中爆发出一连串咒骂,胡语与赵地方言混杂在一起,如同一连串鞭炮:“狗娘养的秦狗!” 与此同时,她的手腕轻轻一抖,几枚袖箭如黑色的闪电,从袖中疾射而出。

袖箭带着凌厉的风声,擦着为首骑士的咽喉飞速而过,在他的颈间留下一道细长的血痕,殷红的鲜血瞬间渗出,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直到此时,赵括才得以看清女子的模样。只见她鬓角插着一支木簪,木簪上刻着半朵已经褪色的胭脂花。赵括心中猛地一震,他一眼便认出,这就是三年后让秦军情报网闻风丧胆的 “胭脂谍主” 苏三娘。然而此刻,她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在街头卖胡饼的妇人,平凡得如同邯郸城大街小巷中任何一个为生计奔波的人。

秋社祭坛前,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巫师那身象征着神圣的祭服,被黑马无情地撞破,变得褴褛不堪。手中的青铜酒盏,也在慌乱中摔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原本作为祭品的祭肉,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滚落进肮脏的阴沟里。围观的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如同惊弓之鸟般四散奔逃。然而,在这混乱之中,有几个年轻人却挺身而出。他们身着朴素的衣衫,手中紧握着矩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勇敢。从他们的装扮和神态来看,显然是墨家子弟。矩尺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他们守护正义的决心。

墨离神色焦急,突然伸手拽住赵括的衣袖,压低声音,急切地说道:“秦人冲的是祭坛里的土神主牌,那上面刻着赵地三十六邑的户籍图!” 赵括闻言,脑海中如同划过一道闪电,瞬间恍然大悟。他清楚地记得,三年前的秋社日,正是秦人密探抢夺土神主牌,从而引发了这场混乱。而随后,上党献地的消息便如同平地惊雷般传来,赵王在慌乱与迷茫之中,最终做出了接收上党的错误决定,也为赵国的命运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种子。

“去守住西侧!” 赵括来不及多想,当机立断,一把将墨离推向祭坛的西侧,自己则毫不犹豫地冲向正在与秦骑缠斗的苏三娘。此刻的苏三娘,袖箭已经全部用完,手中握着的,是刚刚从胡饼炉里匆忙抽出的铁钳。铁钳在阳光下闪烁着暗淡的光泽,却仿佛成为了她此刻最有力的武器。

“接着!” 赵括大喝一声,手腕用力一甩,将从墨离那里顺手拿来的矩尺,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朝着苏三娘疾飞而去。矩尺在空中旋转着,锋利的边缘闪烁着寒光,瞬间划破了一名秦骑的手腕。秦骑吃痛,手中的吴钩 “当啷” 一声掉落在地。苏三娘眼疾手快,一把接住飞来的矩尺,然后身形一转,反手将矩尺刺向另一名秦骑的咽喉。矩尺上,那醒目的墨家徽记,在飞溅的血光之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正义与勇气的故事。

就在这时,三声清脆响亮的梆子声,从远处的钟楼传来,如同沉闷的战鼓。紧接着,巡城兵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晰可闻。秦骑们显然没有料到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他们互相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与犹豫。片刻之后,他们果断拨转马头,如同一阵黑色的旋风,朝着城外突围而去。苏三娘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甘,抬腿便想追上去。赵括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她:“穷寇莫追,先查看祭坛。” 苏三娘微微一愣,随即停下脚步,转头看向祭坛的方向。

祭坛后的土神主牌,此刻正静静地倒在草丛中,宛如一位疲惫的战士。赵括快步上前,蹲下身子,将土神主牌轻轻扶起。只见主牌的背面,密密麻麻地刻着赵地各邑的户数、丁口数,这些数字,仿佛是赵国的血脉与根基。墨离也急忙凑过来,蹲在地上仔细查看。突然,他发出一声惊呼:“户籍图被刮去了上党郡!” 赵括闻言,心中一紧,他接过主牌,伸出指尖,轻轻抚过被刮去的痕迹。那里,还留着新鲜的木屑,仿佛在诉说着刚刚发生的激烈抢夺。赵括缓缓抬起头,望向街角。此时,卖胡饼的炉子还在冒着袅袅青烟,苏三娘正用脚尖轻轻地踢开翻倒的炭盆。她的目光不经意间与赵括相撞,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后迅速低下头去,仿佛在刻意躲避着什么。

“这位大哥,” 苏三娘突然开口,操着浓重的赵地口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您的鞋子脏了,要不要买个胡饼擦擦?” 赵括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履面上,沾满了黑漆漆的炭灰和已经干涸的血迹,显得格外狼狈。他微微蹲下身子,压低声音,目光紧紧盯着苏三娘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大姐的袖箭淬的是乌头毒吧?秦骑跑不出三里地。” 苏三娘的手骤然间收紧,手中的胡饼在她的掌心瞬间捏成了碎渣。她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警惕,紧紧盯着赵括,反问道:“你是谁?”

“在下赵括。” 赵括毫不畏惧地直视着苏三娘的眼睛,目光坚定而自信,“三年后,我会在邯郸城南的玄甲坊等你,那时,我们要让秦人知道,赵地的胭脂,比他们的剑更锋利。” 苏三娘听到这话,猛地后退半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赵括看着她的反应,心中明白,自己的话对于现在的苏三娘来说,无疑是一个陌生人的疯言疯语。然而,在他的记忆深处,苏三娘正是在三年后的那个风雨交加的雨夜,带着二十七个江湖儿女,毅然决然地闯入玄甲坊,从此成为谍网的核心人物,为赵国的情报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秋社日的混乱,在众人的努力下渐渐平息。巫师重新整理好自己略显凌乱的祭服,神色庄重地在残破的祭坛前,再次摆上祭品。赵括静静地站在一旁,望着祭坛上那尊饱经沧桑的土神雕像。雕像的基座上,还清晰地留着秦骑马蹄的印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那场惊心动魄的争斗。赵括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礼记?月令》中 “秋社祭土,以报啬功” 的记载。在这个本应感恩土地、祈求丰收的日子里,却发生了如此激烈的冲突,这一切,究竟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历史的必然?

墨离抱着竹简,缓缓走到赵括身边。他袖口的玄色甲纹,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闪耀着神秘的光芒。“赵公子对商君之法似乎很熟悉?” 墨离微微抬头,眼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赵括伸手接过《垦令》残卷,指尖轻轻划过 “无得为流庸” 的条文,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商君之法,如烈火烹油,能强国,亦能焚身。” 说完,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望向墨离,“墨家兼爱非攻,却为何卷入这红尘是非?”

墨离的眼中闪过一丝苦涩,仿佛想起了什么痛苦的回忆。他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矩子说,秦法若成,天下将无兼爱之地。” 他顿了顿,像是下了某种决心,接着说道,“方才那些秦骑,是黑冰台的人。” 黑冰台,那可是秦国最精锐、最神秘的情报组织!赵括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猛地一震。他清楚地记得,三年后,正是黑冰台的密报,如同致命的毒药,让赵王对廉颇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最终做出了换自己为将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也彻底改变了赵国的命运。赵括紧紧地握紧手中的残卷,竹简边缘的毛刺深深地扎进掌心,传来一阵刺痛,但他却浑然不觉。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战场与挑战:“墨小兄弟,可愿与我共织一张网,让秦人再也看不清赵地的云?”

墨离闻言,缓缓抬起头。他看着赵括,只见赵括的眼中倒映着秋日的暖阳,那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焰,充满了希望与力量,像极了墨家矩子常说的 “薪火相传”。墨离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与坚定,他郑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半枚玄色甲纹的袖扣解下,轻轻放在赵括掌心:“这是矩子给我的信物,说遇到能让甲纹完整的人,便全心追随。” 赵括望着掌中的袖扣,心中感慨万千。记忆中玄甲谍网的徽记,此刻突然变得无比清晰 —— 那是一枚完整的玄色甲纹,甲片边缘刻着墨家的 “止” 字,象征着停止战争,守护和平。他忽然明白,三年后自己组建的谍网,原来早在此时此刻,便已经悄然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街角的胡饼摊,在苏三娘的忙碌下重新支起。苏三娘那熟悉的咒骂声再次响起:“趁热吃啊,马服君烧饼,外焦里嫩!” 赵括听到 “马服君” 三个字,微微一愣,这才想起,“马服君” 是赵王日后封给自己的爵位,然而此刻,却已经成为了街头烧饼的名号。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来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他伸手摸出一枚刀币,递给苏三娘,买了一个胡饼。咬下一口,麦香混合着一丝淡淡的焦苦,在舌尖缓缓散开。这味道,与三年后长平战场上那令人绝望的断粮之苦截然不同,却同样让他眼眶发热。因为这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活着的味道,是充满希望、可以改变命运的味道。

秋阳渐渐西斜,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红色,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祭坛上的篝火,在微风中重新燃起,熊熊的火焰照亮了整个祭坛,也照亮了人们的脸庞。巫师的祝祷声,在夜空中回荡,悠扬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赵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赵括静静地站在街角,看着墨离与苏三娘各自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忽然,他发现自己的掌心还紧紧地攥着那半枚袖扣,甲纹在夕阳的余晖中泛着柔和的微光,像极了长平战场上秦军甲胄那冰冷的反光。

但这一次,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不会再让那些冰冷的反光成为赵军的噩梦。他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织起一张无形的大网,这张网,将网住秦人的阴谋诡计,网住赵王的贪婪与短视,网住历史那原本既定的残酷轨迹。哪怕这张网会触怒天威,逆了龙鳞,他也绝不退缩。他要让赵国的旗帜,在长平那片洒满热血的丹水之畔,高高飘扬,永不倒下。

胡饼的热气,在寒冷的秋风中渐渐模糊了他的视线。赵括突然轻笑出声,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又带着几分坚定。三年前的自己,此刻还在父亲赵奢的军中,刻苦地研习兵法,对未来的命运一无所知,更不知命运的绞索已在前方悄然张开。而现在,他带着血与火的痛苦记忆归来,带着对商君之法的深刻洞悉,带着墨家的矩尺所蕴含的智慧与江湖的袖箭所代表的勇气,坚定地站在秋社日的街头,准备改写赵国的历史,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公子,该回去了。” 墨离的声音,如同微风,轻轻地打断了他的思绪。赵括缓缓点头,将袖扣小心地收入怀中,转身朝着暮色笼罩的邯郸城走去。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在丈量着赵国的未来。身后,苏三娘的胡饼炉火星四溅,那跳跃的火星,像极了记忆中长平战场上熊熊燃烧的战火 —— 但这一次,点火的人,是他,是那个决心改变历史的赵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