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8章 王命急催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8章 王命急催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赵王盛怒,手中玉卮如流星坠地,轰然砸向青铜案几。“哐当” 巨响震得殿内空气都为之一颤,案上酒液飞溅,于帛制长平地图上洇出大片深色水渍,恰似刚从战场撤离、尚未干涸的斑斑血痕,触目惊心。“廉颇这老东西,坚壁不战竟已三年!” 赵王咆哮着,声若雷霆,手臂奋力一扬,将身旁堆积如山的竹简扯到跟前,动作粗蛮,竹简边缘锋利刻痕在摇曳烛火下闪烁着森冷幽光,寒意袭人。“秦使王稽那厮,竟在邯郸城中四处散布谣言,说我赵军怯懦如鼠,畏敌不前!此等行径,实乃奇耻大辱!” 赵王双目圆睁,布满血丝,额头上青筋暴突,仿若一条条蓄势待发的青色小蛇。

平原君赵胜身为赵国朝堂的中流砥柱,听闻赵王话语,身子禁不住微微一颤,腰间那雕琢精美的玉带钩轻轻撞在案边,发出清脆 “叮当” 声,在这静谧又压抑的大殿内格外刺耳。他依旧保持着跪坐的姿势,身形挺直,犹如一座巍峨沉稳的高山,纹丝未动。然而,那急切的语气却如汹涌潮水,势不可挡:“大王!现今秦将王龁刚拿下上党,秦军士气正盛,恰似熊熊烈火,锐不可当。若此时我赵国不果断出战,待秦军在上党彻底站稳脚跟,上党百姓势必纷纷归附秦人。到那时,赵国便岌岌可危,危在旦夕!” 说着,他微微一动,宽大袖袍间悄然滑落半片竹简,其上 “廉颇老矣” 四个大字,朱砂新填,色泽鲜艳夺目,显然是近日邯郸市井街巷传唱不休的歌谣。

王宫西侧,古老厚重的更鼓沉闷地敲过二更。每一声鼓响,都仿若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的心间。赵括身着武安君甲胄,单膝跪地,甲胄上独特的山形纹在摇曳不定的烛火映照下,光影闪烁,忽明忽暗,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赵国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自三日前被赵王紧急召入宫中,他便一直跪在此处,静静聆听这场激烈的君臣争执,不知不觉,已过去两个时辰。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仿若一尊凝固的雕塑,唯有思绪如脱缰野马,在往昔的记忆中肆意驰骋。三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长平之战,犹如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不断在他脑海中闪现:四十万赵军因饥饿与困乏,倒毙于山谷之间,尸横遍野;原本清澈的丹水,被鲜血染得通红,化作一片触目惊心的血海;而他自己,身着玄色甲胄,却被秦军如暴雨般的箭矢射得千疮百孔,那场景,仿若就在昨日。如今,历史的车轮再度无情滚滚而来,危机四伏,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扭转乾坤的重任,必须竭尽全力,改写这既定的悲惨命运。

“武安君意下如何?” 赵王那威严且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如一道惊雷,骤然打破赵括的沉思,直直朝他劈来,带着上位者与生俱来、不容置疑的强大威压。

赵括听闻,立刻俯身叩首,额头重重触碰到冰凉坚硬的地砖,发出沉闷声响。“启禀大王,” 他声音沉稳,不卑不亢,“依臣之见,廉将军坚守不出,实乃上上之策。秦军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而来,粮草转运极为艰难。《孙子兵法》早有明言:‘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秦军每日耗费巨大,后勤压力如山。臣甘愿奔赴长平,全力协助廉将军,坚守阵地,直至秦军粮草耗尽。届时,秦军不战自乱,我军便可乘势出击,一举破敌。” 赵括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目光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然看到胜利的曙光。

“够了!” 平原君赵胜猛地打断赵括的话,情绪激动,手中的玉笏如同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直指赵括,“你不过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罢了!当年你父亲马服君在阏与大破秦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主动出击,以雷霆之势击败秦军!如今秦军新换的将领并非白起,这分明是上天赐予我赵国的绝佳战机。若此时还一味固守,畏缩不前,岂不是丢尽了我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积攒的赫赫威名?” 平原君涨红了脸,脖子上青筋根根暴起,显然被赵括的话气得不轻。

赵括心中怒火中烧,指甲不自觉地深深掐入掌心,留下一道道血痕,钻心的疼痛却未能让他有丝毫退缩。他强忍着满腔愤怒,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赵王,一字一句说道:“臣恳请大王三思而后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推行伍长死律,极为严苛。这使得秦军士卒在战场上悍不畏死,仿若一群疯狂的野兽。我赵军若贸然轻举妄动,与秦军正面硬拼,正中秦国下怀。当下唯有以逸待劳,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消磨秦军锐气,方能寻得破敌之机。” 赵括眼神中透着一股坚韧与智慧,话语间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赵王闻言,眉头紧紧皱成一个 “川” 字,在大殿中来回踱步。他脚上绣着精美花纹的绣鞋,踏在地砖上发出有节奏的 “哒哒” 声,每一步都仿若踩在众人的心尖上,那声音,仿佛是在仔细丈量着赵国未来的命运走向。许久,他终于停下脚步,站在长平地图前,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手指仿若一把锋利匕首,狠狠戳向地图上长平的位置,大声下令:“明日一早,你即刻启程赶赴长平。若廉颇那老儿依旧拒不出战,你便代替他为将,务必给寡人速战速决,拿下秦军!” 赵王的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久久不散。

赵括心中猛地一沉,犹如坠入无底深渊。他明白,这道命令背后,既有赵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祟,更不乏平原君为维护自身在朝堂上的威望,而做出的这一草率决定。他虽满心无奈,却也只能俯身叩首,领命谢恩。走出王宫时,夜色如浓稠墨汁,漆黑一片,寒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如同一头凶猛野兽,肆意撕扯着他的衣袍。他身上的武安君甲胄,那独特的山形纹在黑暗中隐隐闪烁,恍惚间,仿若赵武灵王当年纵横沙场、征战四方时那英勇无畏的魂魄,正附在他身上,凝视着这一切。

三日后,赵括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来到蔺相如的相府。相府庭院中,那高大的梧桐树叶子早已凋零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若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无助地摇曳着,似乎在无声预示着这座府邸主人 —— 蔺相如,这位赵国老臣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踏入书房,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药鼎中升腾起袅袅白烟,如云雾般缭绕,为这略显昏暗的房间增添了几分神秘气息。蔺相如靠在柔软的狐裘软垫上,整个人显得极为憔悴,面容枯槁,皮肤松弛,仿佛一层皱巴巴的老树皮。然而,他的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透着睿智与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一切。

“听说大王命你代廉颇为将?” 蔺相如开口问道,声音沙哑而虚弱,仿若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久病缠身的疲惫。

赵括见状,立刻单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将赵王的诏书呈上前去,态度虔诚:“正是。学生此次前来,就是想恳请相邦为我指点迷津,传授破敌之策。” 赵括眼中满是尊敬与期待,仿佛蔺相如就是他此刻唯一的救命稻草。

蔺相如轻轻咳嗽几声,那咳嗽声沉闷而无力,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随后,他缓缓伸出手,从枕边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卷泛黄的竹简。竹简封皮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策” 几个大字苍劲有力,笔锋凌厉,尽管历经岁月无情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是老臣多年前,从武灵王旧府中千辛万苦寻得的珍贵手稿,” 蔺相如一边说着,一边将竹简递向赵括,动作缓慢而庄重,“当年武灵王决心推行胡服骑射,这一举措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遭到众多老臣的强烈反对。但武灵王意志坚定,力排众议,毫不退缩。正是因为他的果敢与坚持,才有了如今赵国的繁荣强盛。” 蔺相如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赵括双手接过竹简,触手一片冰凉,仿佛握住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他缓缓展开竹简,仔细阅读起来。竹简内详细记载了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全过程,从最初如何苦口婆心说服贵族阶层接受胡服,到后来精心策划怎样训练骑兵,每一个细节都记录得详尽无比,并且每一处都有武灵王亲笔留下的批注。赵括读着读着,一段文字突然映入眼帘,让他眼前一亮:“治国之道,在于因时制宜。昔者,赵地多山,地势崎岖,百姓自幼习惯步战;胡地辽阔无垠,一马平川,胡人则擅长骑射。吾取胡之长,补赵之短,并非盲目全盘照搬,而是为了让赵国变得更加强大。” 赵括反复品味这段文字,心中若有所思。

“以秦制破秦制。” 蔺相如突然开口,打断赵括的思绪,“商鞅变法固然让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秦国变得僵化固执。伍长死律看似能极大激励秦军士气,让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实则让秦军过于依赖正面强攻这种单一战术。你若能巧妙避开秦军锋芒,精准攻击他们的软肋……” 蔺相如话还未说完,便剧烈咳嗽起来,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仿佛要把心肺都咳出来。侍从见状,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递上清水。

赵括听着蔺相如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仿佛一道光瞬间穿透黑暗,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是啊,自己为何非要与秦军正面硬碰硬呢?赵武灵王当年能从胡服骑射中探寻出强国之路,他如今也完全可以从赵国本土丰富的改革经验中,寻找到破敌良策。想到这里,他紧紧握住手中的竹简,眼神坚定,语气诚恳:“相邦放心,学生定当不负所托,竭尽全力,保我赵国平安。” 赵括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自信与决心。

蔺相如微微摆了摆手,示意侍从退下。待房间中只剩下他们两人时,他缓缓从怀中掏出一枚青铜符节。符节上,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展翅雄鹰,那雄鹰眼神犀利,身姿矫健,正是赵武灵王时期象征权力与荣耀的信物。“此符节可调动代郡骑兵,你将它带去长平。记住,战争绝非单纯的蛮力对抗,而是一场智慧的激烈博弈。唯有运用智慧,方能克敌制胜。” 蔺相如一边说着,一边将符节递给赵括,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许。

赵括双手接过符节,只觉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握住了整个赵国的未来。这符节,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蔺相如对他深深的信任与殷切的期望。他不禁想起三年前那场噩梦般的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的冤魂仿佛在耳边凄厉哭泣,那场景,如同一把尖锐的刀,深深刺痛着他的心。这一次,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改变历史的轨迹,绝不让赵国再次重蹈覆辙,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离开相府时,夜幕再次悄然降临,黑暗如潮水般迅速蔓延。赵括翻身上马,身上的甲胄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在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很远。他勒住缰绳,望着邯郸城那一片灯火辉煌,万家灯火闪烁,心中默默发誓:“武灵王,相邦,赵括定当以赵制破秦制,拼尽全力,还我赵国一个太平盛世!” 说罢,他猛地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