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38章 困兽之斗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38章 困兽之斗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白起的手掌仿若铁铸,死死钳住那烧焦的粟饼,稍一用力,粟饼便簌簌碎落,化作齑粉。指缝间,殷红的血珠缓缓沁出,与粟饼灰末相融,在掌心凝出一块暗沉的血痂,恰似干涸已久的陈旧血迹,透着骇人的气息。军丞双手捧着新拟定的押运方案,毕恭毕敬候在帐前。烛光摇曳,羊皮纸上 “连坐” 二字被烤得纸面脆裂,边角蜷曲,好似濒死扑腾的飞蛾,气息奄奄。白起目光骤冷,如夜枭紧盯猎物,一把抓起案头象征军权的青铜虎符,朝着悬挂舆图的立柱狠命砸去。虎符撞击立柱,火星四溅,在舆图 “泾水” 二字上方,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焦痕,犹如一道狰狞难愈的创口。

“传令王龁,明日卯时发动总攻。” 白起开口,声音仿若生锈的老旧齿轮,艰难转动,每个字都粗粝地磨过喉管,裹挟着彻骨寒意,“所有投石机装填火弹,士卒随身携带三日干粮。若夺不回粮草要道,就拿赵军的血肉填肚子。” 军丞领命,刚要转身,又被白起一声厉喝叫住:“把营里老弱病残都编进敢死队,他们活着也只是浪费粮草。” 军丞闻言,身躯微微一颤,面露不忍,可在白起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逼视下,终是低下头,快步离去,执行这冷酷指令。

秦军营地中,彻夜不息的火把烈烈燃烧,将头顶云层染成一片狰狞血色。工匠们在监工挥舞的皮鞭下,战战兢兢劳作。他们双手哆嗦,将硫磺、桐油小心翼翼灌入陶罐,刺鼻气味迅速弥漫,与尚未散尽的血腥气交织,令人几欲作呕。这时,一个年轻匠人在极度疲惫与紧张下,不慎打翻油坛,火苗 “呼” 地蹿上他的衣襟。他惊恐惨叫,拼命扑打身上火焰。同伴们心急如焚,想要冲过去救援,监工却挥舞长矛,恶狠狠地将他们逼退。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年轻匠人在火中痛苦翻滚,惨叫声渐渐微弱,直至消失,徒留一片死寂,更添营地的悲凉与绝望。

赵括身处营帐,手持断剑,专注削着箭矢,木屑如雪花纷纷扬扬,洒落在他染血的甲胄上。斥候匆匆入帐,禀报秦军调动军情,他手上动作不停,有条不紊地往箭簇涂抹毒汁。“白起这是要困兽犹斗了。” 赵括低声自语,声音沉稳,将沾毒布片随手丢进火盆。刹那间,蓝紫色火焰轰然腾起,映照着他愈发苍白却坚毅的面庞。“传令墨离,马上把所有滚木礌石搬到鹰嘴崖,在山道上撒满拌了巴豆的马料。” 他语气笃定,字字似带着必胜信念,说完又陷入沉思,似在谋划更周全的御敌之策。

寅时三刻,夜色如墨,秦军阵中骤然响起低沉雄浑的牛角号声,撕裂寂静夜空,仿若恶魔咆哮。王龁身披厚重三重铁甲,每片甲叶都寒光闪烁,手中紧攥开山斧,斧刃锋利,冷光逼人。他屹立在攻城云梯前,抬眼望向鹰嘴崖,崖上赵军旗帜在风中若隐若现,似在挑衅秦军。王龁眼神瞬间炽热凶狠,猛地扯开战袍,露出胸口那道狰狞旧伤疤,那是三年前与赵奢交战留下的,承载着他的仇恨与耻辱。“随我杀上崖顶者,赏百金!” 他吼声如雷,震得周围士卒热血沸腾。吼声未落,三百架投石机同时轰鸣,火弹拖着长长的焰尾,似彗星划过夜空,呼啸着朝鹰嘴崖迅猛飞去,似要将整座山崖点燃。

几乎同一时刻,赵军床弩发动攻击。粗大箭矢挟千钧之力,呼啸而出,轻易穿透秦军牛皮盾,将整排士卒像钉木桩般钉在地上。苏三娘宛如一道黑色闪电,挥舞双刀,在箭雨中灵活穿梭。她的甲胄溅满秦军鲜血,每一次挥刀,都带起一片血雾,仿若从地狱而来的修罗,收割着敌人性命。当秦军云梯搭上崖壁,苏三娘毫不犹豫,抓起一桶滚烫粪水,用尽全身力气,朝下方秦军倾洒而下。顿时,惨叫声与咒骂声交织,瞬间响彻整个山谷,回荡在每一处角落,令人毛骨悚然。

白起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居高临下俯瞰战场。见第一波攻势受挫,他眼中闪过愤怒与不甘。手中战斧不断敲击身旁战鼓,“咚咚咚” 的鼓点急促沉重,鼓面在剧烈敲击下,渐渐震出细密裂纹,仿佛也不堪战争的残酷重压。“让敢死队上!” 白起声音如洪钟,盖过战场喧嚣,“用他们的尸体填平壕沟!” 随着命令下达,数百名面黄肌瘦、形容憔悴的老卒被驱赶着,如羊群般冲向赵军阵地。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步履蹒跚;有的缠着渗血绷带,伤口仍隐隐作痛。然而,在秦军长矛逼迫下,只能拖着疲惫身躯,朝着死亡狂奔,眼神满是恐惧与绝望。

赵括站在主寨楼上,目光如炬,紧盯秦军敢死队踏入山道。见那些秦军士卒被地上散落的马料吸引,纷纷弯腰去捡,赵括果断举起令旗。刹那间,早已准备好的滚木礌石如雨点般从山上滚落,还夹杂着装满巴豆的麻袋。山道上瞬间大乱,秦军士卒躲避不及,有的被巨石砸得血肉模糊,肢体破碎;有的误食巴豆,腹痛难忍,捂着肚子瘫倒在地,在泥泞中痛苦翻滚、挣扎,发出凄惨叫声,整个山道仿若人间炼狱。

王龁亲自率领的精锐部队,凭借顽强斗志与勇猛冲锋,此时已成功突破赵军第一道防线。他手中开山斧威力惊人,每一挥动,便能劈开赵军盾牌,斧刃上的倒刺凶狠钩出敌人内脏,鲜血四溅。王龁犹如战神附体,在战场上横冲直撞,无人能挡。瞥见一个身着将领服饰的赵军身影,他眼中瞬间闪过狂喜,好似看到复仇机会。他大吼一声,挥舞战斧,如猛虎扑食般冲过去。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是赵括精心设下的诱饵。就在他即将靠近时,周围突然涌出数百名弓弩手,万箭齐发,箭矢如蝗虫般密集飞来。王龁的亲兵纷纷中箭倒下,他自己也身中数箭,鲜血染红战甲。但王龁死死握住战斧,不肯后退半步,依旧顽强抵抗,眼神透着不屈与坚毅。

白起在远处目睹王龁陷入重围,心中怒火如火山喷发,咬碎钢牙,恨意滔天。他抓起一支燃烧的火把,狠狠扔向身后仅存的粮草车。熊熊大火瞬间燃起,将粮草车吞噬,滚滚浓烟直冲天际。既然夺不回粮草,那就让赵军也得不到,白起心中想着,眼中闪烁疯狂光芒。随后,他亲自率领最后的预备队,手持短刀,呐喊着向鹰嘴崖发起最后冲锋。老将军白发在风中肆意飞舞,脸上皱纹沾满硝烟与尘土,每一步都坚定地踩在秦军士卒尸体上,向着敌人逼近,似要将所有愤怒与不甘都宣泄在这场冲锋中。

赵括看着冲上来的白起,眼中闪过一丝敬意。他缓缓摘下头盔,露出缠着绷带的额头,那是前日被流矢所伤留下的痕迹。“白将军,何必如此?” 他的声音在风中飘荡,带着无奈与感慨,“秦军粮草已断,再战下去也是白费力气。” 然而,白起充耳不闻,只是挥舞战斧,越战越勇。他的战斧所到之处,赵军防线纷纷被劈开,鲜血顺着斧刃不断滴落,在地上汇成一条条小溪,将这片土地染成暗红色。

双方在鹰嘴崖上展开一场惨烈至极的肉搏战。秦军士卒虽饥饿疲惫、体力不支,但在白起鼓舞与带领下,依旧如困兽般疯狂厮杀,每个人都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赵军则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抵抗,依托山崖地势,用手中武器扞卫每一寸土地。刀剑碰撞的铿锵声、士卒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悲壮战歌,响彻整个山谷,久久回荡,令人胆寒。混战中,苏三娘与白起狭路相逢。苏三娘眼中寒光一闪,双刀如两条出洞毒蛇,直取白起要害。然而,白起毕竟身经百战、经验老到,不慌不忙,轻松用战斧挡下苏三娘的攻击,两人你来我往,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

夜幕悄然降临,战场上一片死寂,唯有残风轻轻拂过,吹动地上的尸体和旗帜。此时战场已然尸横遍野,秦军攻势终于渐渐减弱。白起环顾四周,看着身边所剩无几的士卒,他们个个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眼中满是绝望。白起长叹一声,终于下令撤军。他俯身捡起一支赵军遗落的箭矢,用匕首在上面刻下一个 “仇” 字,随后将箭用力折断,扔在地上。他的眼神充满不甘与仇恨,仿佛在向赵军宣告,这场战争远未结束。赵括站在崖顶,望着秦军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默默捡起父亲留下的青铜环扣,紧紧握在手中。这场困兽之斗,虽暂时击退秦军,但他深知,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未来战争会更加残酷、艰难。

秦军残部狼狈退回营地,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残酷的现实。粮仓空空如也,一粒粮食都不剩;战马饿得瘦骨嶙峋,皮包骨头,连站立都十分艰难;营中的老鼠也早被士卒抓来充饥,整个营地弥漫着绝望与饥饿的气息。白起独自坐在营帐内,借着微弱烛光,凝视舆图上被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赵军防线。他沉默许久,缓缓抓起一把沙子,撒在代表鹰嘴崖的位置。沙粒缓缓滑落,仿佛在无声诉说秦军此刻的困境与无奈,白起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与挣扎,但很快,又被坚定决心取代。

赵军营地内,士卒们在战后疲惫中开始清理战场。他们将秦军尸体一具具堆在一起,准备焚烧,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焦臭味。受伤士卒在军医处排起长队,他们面色苍白,眼神透着痛苦与无助,静静等待救治。苏三娘独自坐在营帐前,擦拭染血双刀。她目光不时望向远处秦军营地,眉头紧锁,眼神满是忧虑。她深知,白起绝非轻易言败之人,下一场战斗或许会更加惨烈、惊心动魄,赵军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更大挑战。

墨离带着工匠们紧张修复破损器械。火光映照下,他们敲打着变形的青铜部件,火星四溅,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将军,抛石车的车架损坏严重,得重新锻造。” 老匠师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向赵括禀报。赵括微微点头,目光却落在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上,陷入沉思。他心里清楚,要彻底击败秦军,光靠防守远远不够,必须想出全新破敌之策,出奇制胜,才能在这场残酷战争中赢得最终胜利。

白起在营中召集将领,商议应对之策。军帐内气氛凝重压抑,仿佛能拧出水来。将领们个个面色阴沉,眼神透着焦虑与不安。“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白起的声音打破沉默,坚定有力,“立刻派人去函谷关求援,发动所有士卒,在营中挖掘野菜,找一切能充饥的东西。” 他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光芒,“另外,密切监视赵军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他们松懈,就是我们反击的好机会。” 将领们纷纷点头,领命而去,着手执行各项任务,试图在绝境中寻得一线生机。

赵括同样在营帐内谋划下一步行动。他与谋士们围坐在舆图前,仔细分析秦军可能动向。“白起是个极难对付的对手,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赵括指着舆图上秦军营地位置,神情严肃地说,“我们一方面要加固现有防线,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马上派人截断秦军的援军,断其补给,让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他目光坚定自信,仿佛已看到胜利曙光,然而,他也深知,前方道路依旧布满荆棘与挑战,这场战争的最终胜负,依旧悬而未决。?在这场困兽之斗中,秦军和赵军都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守,都关乎无数人的性命与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