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47章 撤军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47章 撤军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营帐中,腐臭气息如黏稠的雾霭,死死裹住这片狭小天地。白起以剑尖轻轻挑起那盏散发昏黄光亮的油灯,火苗在令人作呕的腥气中,像风中残烛般剧烈摇曳,仅能将微弱光线勉强投向四周。角落蜷缩着一名伤兵,他的右腿伤口已然溃烂,白色蛆虫在腐肉间肆意穿梭,成群苍蝇围绕着嗡嗡作响,似在演奏一曲死亡的乐章。伤兵虚弱得连驱赶苍蝇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机械地开合干裂嘴唇,发出类似幼兽呜咽的微弱声响,每一声都像是在向命运发出最后的哀求。

白起眉头紧蹙,目光扫过这凄惨场景,心中满是无奈与沉痛。“把还能动的伤兵集中到西营。” 他转向身旁军丞,声音沙哑低沉,仿若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能走的带走,走不动的……”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掠过满地爬满蚂蚁的药渣,那些曾寄予希望的药渣,如今已成为残酷现实的无声见证。“就给他们个痛快吧。” 这话极轻,却如重锤,狠狠砸在军丞心间。

军丞双手颤抖,捧着记录伤亡的竹简,上面今早新增的三十七个死亡名额触目惊心。自金疮药耗尽,伤兵的伤口便成了死神肆意收割生命的通道。此时,一个年轻士卒躺在担架上,腹部箭伤已然发黑,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他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却在最后一刻,用尽全身力气,突然伸手死死抓住军丞衣角。喉咙里发出 “咯咯” 声响,嘴角溢出黑血,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手指无力地抽搐几下后,便没了气息。军丞强忍着胃里翻江倒海的恶心,眼中含泪,颤抖着将尸体名字刻在竹简上,每一笔都似刻在自己心上。

王龁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艰难走进营帐。他断了三根肋骨,每走一步,都如千万根钢针在体内搅动。铠甲缝隙渗出的脓血,早已将内衬牢牢黏在伤口上,随着身体移动,牵扯着伤口,带来钻心剧痛。“将军,骡马全部倒毙了。” 他掀开布帘,声音虚弱却透着绝望。外面,十几个士卒围在死去的骡马旁,手中匕首在僵硬马皮上艰难划动。“他们说…… 说马皮煮软了能充饥。” 王龁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对现实的难以置信。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凄厉惨叫,划破寂静空气,令人毛骨悚然,不知又是哪个伤兵被抬去 “处理” 了。白起闻言,眼神一凛,死死盯着案头最后一份粮草报告。竹简上 “粟米三十七石” 的字样被烛泪晕染得模糊不清,恰似秦军如今摇摇欲坠的局势。他怒目圆睁,猛地抓起报告,狠狠攥在掌心,指甲刺破竹片,在虎口划出一道深长血痕,殷红鲜血顺着手臂缓缓滴落,滴在冰冷地面上。

子时梆子声在寂静夜空悠悠响起,仿若丧钟。刹那间,秦军营地燃起数十堆篝火,熊熊火光冲天而起,将整个营地照得通明。火光摇曳中,士卒们依指令将石头牢牢绑在枯树枝上,再用麻绳小心翼翼地吊在战鼓两侧。机关启动,树枝剧烈摇晃,石头如雨点般不断撞击鼓面,“咚咚” 鼓声震耳欲聋,在山谷间来回回荡,仿若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白起站在营垒高处,目光冷峻地俯瞰这一切。他看着士兵们费力地将装满沙土的粮车推到营地显眼处,车轮在碎石上艰难滚动,发出 “吱呀” 声响,似在诉说秦军的无奈与挣扎。“告诉他们,每炷香换一次击鼓的人。” 他对身旁传令兵说道,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要让赵军觉得我们在熬煮夜宵。” 传令兵领命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火光与夜色交织的光影中。

与此同时,赵括站在了望塔上,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秦军营地跳动的火光。斥候匆匆赶来,递上的情报竹简还带着体温,上面详细记录着秦军这几日的异动。“将军,秦军炊烟未减,但营内传来的马嘶声越来越弱。” 墨离站在一旁,手中转动着青铜罗盘,罗盘指针在 “坎” 位不停颤动,似在预示着某种即将到来的变故。“末将以为,这其中必有蹊跷。” 赵括微微皱眉,伸手摩挲着父亲留下的环首刀,刀刃缺口处还沾着秦军碎甲,那是曾经战斗的痕迹。他突然冷笑一声,声音中带着对对手的洞察:“白起这老狐狸,怕是要跑了。” 说罢,他握紧环首刀,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与兴奋交织的光芒。

夜幕下,秦军撤退队伍如一条在黑暗中艰难蠕动的黑色长蛇。伤病员被绑在简易木架上,由健康士卒吃力地抬着。木架接缝处不断渗出脓血,在地面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痕迹。一个少年士卒背着昏迷同伴,脚步踉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突然,他被一块石头绊倒,身体失去平衡,两人一起朝山坡下滚去。等后面的人匆忙赶到时,少年已经断气,可他的双臂却依旧紧紧护着同伴,手指深深嵌进对方皮肉里,似要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守护同伴生命。有人试图掰开他的手,却发现少年手指已僵硬如铁,无论如何也无法分开,众人见状,无不眼眶泛红,心中满是悲痛与敬佩。

当第一缕晨光如利剑般刺破夜幕,赵括终于下达轻骑出动的命令。三百名骑兵迅速集结,他们口中衔枚,马蹄裹着棉布,悄无声息地疾驰而去,只发出轻微的 “噗噗” 声,仿若一阵微风拂过。领头校尉举起青铜望远镜,仔细观察秦军留下的痕迹。只见地上脚印被故意弄乱,折断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散落着,还有几处明显是新挖的灶坑,但却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将军,秦军走得太干净了。” 校尉对赶来的苏三娘说道,手指着地上一滩 “马粪”。“这马粪是用枯草混着黏土捏的。” 苏三娘闻言,眉头紧皱,拔出弯刀,轻轻挑起 “马粪”,果然看到里面露出半截稻草,证实了校尉的判断。她心中暗自警惕,意识到白起必有后招。

白起骑在一匹瘦骨嶙峋的战马上,那匹马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他不时回头望向来路,眼神中满是复杂情绪。他的战袍早已辨不出本来颜色,沾满血污、尘土和药汁,宛如一块破旧抹布。队伍里不断有人倒下,有的走着走着,突然双腿一软,栽倒在地,再也没能起来;有的则在睡梦中悄然停止呼吸,永远离开了这个残酷世界。一个老兵靠在路边石头上,从怀里掏出半块发霉面饼。面饼上布满绿色霉斑,散发着刺鼻气味。他看着面饼,眼神中满是渴望,刚咬一口,便剧烈咳嗽起来,鲜血染红了面饼。他却丝毫不在意,看着手中食物,突然咧嘴笑了,笑容中带着几分解脱与满足,含糊不清地说:“终于…… 能吃饱了……” 话音未落,便一头栽倒在地,生命之火彻底熄灭。

赵军轻骑始终与秦军保持三里距离,小心翼翼地跟随在后。苏三娘骑在马上,目光敏锐地观察着秦军队伍。她看着秦军队伍中不时被抛下的尸体,眉头越皱越紧。她注意到秦军撤退路线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每经过一处高地,都会留下几个带着火种的士卒。她心中一惊,瞬间明白了白起的意图。“传令下去,停止追击。” 她突然勒住缰绳,声音坚定而果断。“白起在每处制高点都布了火油,我们再往前,就是自投罗网。” 众将士闻言,纷纷勒马停步。远处,秦军身影逐渐消失在晨雾之中,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未燃尽的篝火,似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悲凉。

当最后一名秦军跨过边界,白起终于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他缓缓下马,双腿一软,跪在地上。他伸出颤抖的手,抓起一把故乡的泥土,毫不犹豫地塞进嘴里。泥土混着血沫和沙砾,粗糙地刮过喉咙,带来一阵刺痛,却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与安心。身后,幸存的士卒们东倒西歪地靠在一起,他们面容憔悴,眼神空洞。有人在啃食树皮,试图缓解腹中饥饿;有人则在默默地给死去的同伴合上双眼,为他们送行。一个年轻军侯捧着沾满泥土的虎符,脚步踉跄地走来,眼中含泪,哽咽着说:“将军,我们…… 回家了。” 白起看着虎符上斑驳的血痕,那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见证,心中五味杂陈。他突然挥起拳头,狠狠砸在地上,指关节瞬间破裂,鲜血四溅,滴落在泥土里,与故乡的土地融为一体。

赵括站在边境城墙上,望着秦军远去的方向,久久不语。他脚下是堆积如山的箭簇和折断的兵器,那是这场战争的残酷见证。墨离走上前来,递上伤亡统计。赵军在这场对峙中,也折损了近三千人。“将军,是否要趁势追击?” 墨离轻声问道。赵括沉默良久,缓缓拔出环首刀,在城墙上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让工匠打造新的弩机,让农夫多开垦荒地。” 他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白起不会甘心,我们…… 也不能。” 说罢,他握紧环首刀,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挑战宣誓。

夜色再次降临,长平战场陷入一片死寂。秦军留下的营垒里,几盏油灯在穿堂风中明明灭灭,仿若鬼火闪烁。远处传来野狼的嚎叫,声音凄厉而悠长,仿佛在为这场战争中死去的无数冤魂招魂。那些未及掩埋的尸体,在月光下泛着青白的光,脸上的表情凝固在死亡的瞬间,有的惊恐,有的不甘,有的则带着解脱般的平静。而在秦赵两国的腹地,新的征兵令已经开始传达,铁匠铺的炉火彻夜不熄,映红了夜空。农人的锄头在土地里翻出一道道深沟,仿佛在为下一场战争挖掘坟墓。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下一场更大的厮杀,正在黑暗中悄然孕育,一场更加残酷的命运对决,即将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