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22章 计中计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22章 计中计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王龁满面沉郁,手中那沉甸甸的青铜酒樽,被他重重地砸在案几之上,沉闷的声响在营帐内回荡,震得人耳鼓生疼。樽中残留的酒液飞溅而出,在秦军精心绘制的布防图上迅速洇散,恰似一片暗沉的污渍,将原本明晰的标记模糊了几分。他的目光如隼,死死地盯着沙盘上赵军壁垒的模型,眉头紧紧拧成一个 “川” 字,食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脸颊,指尖轻轻滑过阏与之战留下的那道狰狞伤疤。这道伤疤,犹如一道难以愈合的创口,不仅铭刻在他的肌肤之上,更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每一次触碰,往昔那场惨败的景象便如潮水般汹涌袭来,秦军将士们凄厉的惨叫在耳畔回荡,赵军如恶狼猛虎般冲锋的画面在眼前浮现,令他的内心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隐痛。

恰在此时,一名斥候神色匆匆地踏入营帐,单膝跪地,呈上最新的军情回报。王龁展开竹简,目光如电般扫过上面的文字,脸色愈发阴沉得可怕,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斥候报告称,赵括已连续七日按兵不动,赵军营寨中的炊烟稀落得近乎诡异,一整天下来,仅有寥寥几缕青烟袅袅升起,整个营寨仿若陷入了死寂。王龁心中暗自忖度,赵括绝非泛泛之辈,他这般反常的举动,背后必定暗藏玄机。“传令偏将李信,” 王龁沉默片刻后,猛地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犹如砂纸在粗糙的青铜表面缓缓摩擦,“带三千轻骑佯攻西垒,只许败,不许胜。我倒要瞧瞧,赵括究竟在耍什么花样。”

与此同时,在赵军的营帐之中,赵括正全神贯注地用狼毫笔在竹简上精心勾画着弩机的改良图纸。他的眼神深邃而专注,仿佛能够透过这薄薄的竹简,预见改良后的弩机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场景。忽然,一滴墨汁不慎滴落,恰好落在竹简上刚刚写就的 “诱敌” 二字之上,迅速晕染开来,将这两个字染成一片漆黑,仿佛冥冥之中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较量即将拉开帷幕。就在这时,苏三娘脚步急促,捧着一封刚刚截获的秦军密信闯入营帐。密信上的火漆封印尚带着传递者手中的余温,显然是刚从敌军手中截得。“秦军明日寅时攻打西垒,由李信带队。” 苏三娘展开密信,借着营帐内摇曳的烛光,看清了上面的字迹。那字迹在昏黄的烛光映照下,竟隐隐透着一抹暗红,仿佛是用鲜血书写而成。她柳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武安君,这会不会是秦军设下的圈套?他们怎会如此轻易地让我们截获作战计划?”

赵括听闻此言,并未立刻作答,而是不紧不慢地将手中的竹简翻转过来,露出背面用朱砂绘制的一幅山谷地形图。图中,山谷的走势蜿蜒曲折,地形的起伏错落有致,都标注得极为详尽。“告知墨离,连夜在落凤坡埋设雷火矢,再调遣五千弩手埋伏于两侧山壁。” 赵括指着地形图上的落凤坡,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是我们的绝佳战机,也将成为秦军的葬身之地。” 他低声说道,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然。

寅时三刻,夜色依旧如墨般浓稠,四周一片死寂,唯有偶尔拂过山林的风声,发出沙沙的轻响。李信手持青铜戈,一马当先,率领着三千轻骑悄然向赵军的西垒逼近。他的眼神冷峻而警觉,时刻留意着周遭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当距离西垒仅有一箭之遥时,李信猛地挥动手中的青铜戈,高声呼喝:“冲!” 秦军士卒们齐声呐喊,喊杀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显得格外响亮。然而,他们的脚步声却刻意踏得凌乱无序,仿若一群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

当秦军骑兵突破第一道拒马桩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大为惊愕。赵军守卒竟如惊弓之鸟,仓皇逃窜,甚至连半袋粟米都遗落在营寨的角落。地上,兵器、衣物散落一地,一片狼藉。李信望着这混乱不堪的场景,心中陡然涌起一股不安。他与赵括多次交锋,深知赵括治军严谨,纪律严明,麾下士卒训练有素,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地溃败,犯下这般低级的失误。但军令如山,尽管心中疑虑重重,他也只能咬咬牙,挥戈示意继续向前推进。

秦军骑兵小心翼翼地继续深入,踏入一条狭窄的山谷。此时,山谷中弥漫着厚重的晨雾,雾气浓得仿佛伸手便能触摸到,视线所及之处,不过数丈。秦军前锋的马蹄刚踏入山谷,便纷纷打滑,马匹嘶鸣着,前蹄高高扬起,险些将背上的骑手甩落。一名士卒惊恐地低头望去,只见地面竟被泼满了桐油,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光泽。“后撤!” 李信心中暗叫不好,急忙大声呼喊。

然而,他的话音尚未落下,两侧山壁便传来清脆的梆子声响。紧接着,改良后的床弩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那声响仿佛要将整个山谷震塌。三棱箭镞拖着长长的硫磺尾焰,宛如一颗颗流星,划破晨雾,呼啸着破空而来,在秦军阵中炸开一朵朵耀眼的火花。刺鼻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呛得人喘不过气。更为可怖的是,那些隐匿在草丛中的墨家机关也开始发动。在青铜齿轮转动的嘎吱声中,无数铁蒺藜如雨点般射向马腿。马匹被铁蒺藜刺中,痛苦地嘶鸣着,纷纷倒地,将背上的骑手甩在一旁。秦军士卒们顿时乱作一团,呼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山谷。

王龁站在后方的高岗之上,将山谷中的一切尽收眼底。看着山谷中腾起的滚滚黑烟,他的瞳孔骤然收缩,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他终于恍然大悟,赵括故意减少营寨炊烟,就是为了让秦军误以为他们粮草匮乏,军心不稳,从而急于发动进攻。而那些看似慌乱逃窜的守卒,实则是赵括精心布置的诱饵,皆是精锐中的精锐。“传令后军,准备救援!” 王龁大声嘶吼道,然而他的声音瞬间便被山谷中的爆炸声所淹没。他手中的青铜戈指向山谷,刚举到半空中,却突然僵住 —— 只见赵军的玄甲骑兵正从侧翼如黑色的洪流般汹涌杀出,他们马鞍上的双兽噬纹在火光的映照下,泛着冰冷的寒芒。

赵括站在高处,摘下头盔,任由汗水顺着脸颊肆意滑落。他望着山谷中如困兽般挣扎的秦军,脸上没有丝毫的得意之色,唯有深深的凝重。他的思绪不禁回想起昨夜与墨离的对话。“落凤坡两侧山壁虽陡峭险峻,但若运用墨家滑轮装置,可在三个时辰内完成埋伏。” 墨离将机关图纸摊开在案几上,向赵括详细地介绍着,“只是雷火矢的硫磺存量……”“全部用上。” 赵括毫不犹豫地打断他,目光坚定如铁,“传令工匠,把守城用的滚石也刻上机关槽。这一战,定要让秦军有来无回。”

混战之中,李信的战马被铁蒺藜刺穿前蹄,吃痛之下,猛地将他甩落在地。李信刚要起身,一柄寒光闪闪的钩镰枪已抵住他的咽喉。苏三娘骑着高头大马,俯身看着李信,甲胄上的山形纹在熊熊战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李将军可知,你们踏入的每一块石板,都连着地下的连环弩?” 苏三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手腕轻轻翻转,钩镰枪挑开李信腰间的牛皮囊,里面掉出一封密信。苏三娘捡起密信,展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原来,王龁早已知晓这是陷阱,却仍派李信前来试探虚实。

王龁的救援部队刚抵达谷口,便遭遇赵军的第二道防线。数百辆装满茅草的牛车,在赵军士卒的驱赶下,如脱缰的野马般猛然冲入秦军阵中。随后,赵军士卒纷纷将手中的火把扔向牛车,瞬间,牛车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将秦军的阵形冲得七零八落。与此同时,墨离亲自操作的巨型连弩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十二支箭矢齐射而出,带着巨大的威力,竟将三丈高的秦军军旗拦腰射断。军旗缓缓倒下,仿佛预示着秦军的溃败。王龁望着被火光映红的天空,心中一阵绝望。他终于彻底明白,赵括的真正意图 —— 这场看似简单的诱敌之战,实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套中套、局中局。

当秦军残部狼狈退回营地时,已是伤痕累累,士气低落至极点。王龁坐在篝火旁,疲惫地检视着缴获的赵军箭矢。箭杆上的墨家机关术符号让他眉头紧锁,这些符号不仅指示着发射角度,更暗藏着定位信息。他突然想起范雎之前送来的密信:“赵括善用‘虚实之道’,切勿轻信表象。” 此刻再读这句话,只觉得字字如刀,仿佛每一个字都在无情地嘲讽他的轻敌与大意。

赵括在营帐内展开新绘制的布防图,图上,秦军的营地、防线、补给路线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他手持朱砂笔,在地图上仔细地圈出秦军的薄弱环节。这时,苏三娘匆匆走进营帐,送来最新的情报:王龁正在河东郡紧急征调民夫,准备修建新的粮道。“传令负责劫粮的部队,” 赵括在地图上画了个箭头,指向秦军的运粮路线,“三天后突袭秦军运粮队,但要故意放走几个斥候。我们要让王龁知晓我们的行动,却又无可奈何。” 烛火摇曳中,他的影子投射在墙上,与沙盘上的秦军营地模型重叠在一起,仿佛预示着下一场更加激烈的较量即将爆发。

范雎在咸阳的府邸中,正坐在案几前,专心地研磨着新制的墨锭。墨锭在砚台中缓缓转动,散发出淡淡的墨香。当他看到战报中 “秦军折损四千精锐” 的字句时,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他手中的墨杵猛地一用力,重重地砸在砚台上。墨汁四溅,在羊皮舆图的长平位置,宛如一片暗红的血云缓缓蔓延开来。“传本相令,” 范雎咬着牙,盯着地图上赵军的防线,眼中闪烁着寒光,“让王龁按兵不动,同时联络韩魏,许以重利,命他们出兵骚扰赵军后方。我就不信,赵括能如此轻易地破解我们的计谋。”

深夜,万籁俱寂,唯有偶尔拂过营地的风声,发出呼呼的声响。王龁独自站在营寨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赵军营地的灯火。那些灯火明明灭灭,闪烁不定,恰似赵括捉摸不透的计谋,让人难以洞悉真相。他握紧腰间的虎符,金属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令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寒意。这场战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一场智慧与耐心的残酷博弈。而他,必须在赵括层出不穷的计策中,寻得破局之道,否则,秦军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赵军的工匠们正在连夜赶制新的机关器械,墨家特有的齿轮声在营地里此起彼伏,仿若一首激昂的战歌。墨离捧着改良后的连发弩图纸,来到赵括的营帐,向他详细演示:“此次采用了双重扳机,发射速度可提升五成。” 赵括仔细查看图纸,目光锐利如鹰,突然指着某个细节:“此处再加个卡槽,让箭矢能携带燃烧物。如此一来,威力会更为强大。” 他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那里是秦军营地的方向,“王龁不会甘心失败,我们务必准备得更加周全。下一场战斗,必将更加惨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