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72章 外交试探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72章 外交试探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赵括腰间悬着狼髀石,步伐沉稳地走过市桥。抬眼望去,往日冷冷清清的驿站,此刻却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辆辆装饰得极为奢华的马车密密麻麻地停在那儿。车辕上雕刻的图腾各不相同,分别属于燕、魏、齐三国,在这黯淡的天色下,隐隐散发着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更夫老周在晨巡时,神色慌张地凑到赵括身旁,压低声音,透着几分焦急说道:“大人,昨夜南城门查验出三车空酒坛,怪就怪在,那车辙印一路延伸,竟直直指向中山国方向。” 赵括听闻,眼神瞬间一凛,心中暗自思忖,这看似寻常的空酒坛,背后怕是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燕国使者率先登门。此人身着绣有玄鸟纹的锦袍,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族气派,手中那玉笏板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恰似一把暗藏锋芒的利刃。“听闻马服邑推行‘胡汉双籍制’,我王愿以辽东盐池为筹码,换取通商之权。” 使者说话时,眼睛却如同被磁石牢牢吸引,死死盯着赵括身后墙上挂着的马服邑布防图,眼角余光更是像极了细密的蛛丝,时不时偷偷扫过案头的竹简。赵括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拿起茶勺,轻轻搅动着碗中的茶汤,看着浮起的茶叶在漩涡中缓缓打着转,像是在沉思。片刻后,他不紧不慢地开口道:“燕国若真心想通商,不如先把易水渡口的铁链解开如何?” 此话一出,使者端茶的手猛地一颤,就像被闪电击中一般,茶汤在盏中荡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恰似他此刻慌乱不堪的内心。

魏国的试探则巧妙地隐藏在 “学术交流” 之中。五名身着儒服的文士,怀揣着《法经》抄本,依次走进营帐求见赵括。为首的老者面容清瘦,眼神深邃,透着一股洞悉世事的精明。他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竹简上的刻痕,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赵地新律与李悝之法多有不同,不知将军更看重‘重刑’,还是‘利民’?” 说话间,随行的年轻书生佯装不经意地靠近赵括的案几,翻开兵书批注。当看到 “胡骑可用” 四字时,他像是见了鬼魅一般,手中的笔尖猛地一颤,在羊皮纸上洇出一大团墨渍。赵括见状,不动声色地将断云剑横放在案几上,剑身寒光闪烁,清晰地倒映出书生骤然变得苍白的脸。赵括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说道:“魏国安邑的铁匠,是不是也在琢磨胡人的锻造术呢?” 书生一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

齐国的手段最为隐蔽。一支打着 “商贸考察” 旗号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载着二十匹临淄名驹驶入马服邑。为首的商贾满脸堆笑,热情地献上镶金马鞍,就在这时,马鞍夹层里的密信不小心滑落出来,上面用隐语写着 “探虚实,结人心”。赵括眼疾手快,不动声色地将密信塞进袖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他若无其事地指着马厩里匈奴匠人改良的马镫,说道:“齐人向来擅长经商,可愿入股这新式马具的生意?” 商贾一听,瞳孔猛地一缩,握着缰绳的手不自觉地渗出冷汗,心中暗自叫苦,这赵括果然不好对付。

匈奴王庭的使者则带着草原民族特有的直爽。头戴鹰羽冠的骑士身姿矫健,气势汹汹地将一张染血的狼皮 “哗啦” 一声扔在议事厅。“河西草原出现秦人的斥候,我王问赵将军,是否要联手猎狼?” 狼皮上的箭矢刻着秦军特有的三棱箭头,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青芒,透着一股浓浓的肃杀之气。赵括面不改色,拿起匕首,轻轻挑开狼皮,露出里面暗藏的地图,上面详细标注着马服邑周边的山川隘口。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骑士说道:“回去告诉贵王,马服邑的猎场,只欢迎带着诚意来的猎手。” 骑士闻言,微微一怔,随后抱拳行礼,转身大步离去。

最让人头疼的当属中山国的 “联姻邀约”。老国王的幼子身着华丽的服饰,带着十车玉器,满脸笑意地提出愿娶赵括的族妹为妻。少年一边把玩着玉珏,一边看似天真无邪地问道:“听说赵将军的飞骑营里,有不少匈奴勇士?” 赵括将斟满的酒盏推向少年,酒液在夜光杯中泛起一圈圈涟漪,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令尊当年在柏人城,是不是也像这样打听敌军虚实?” 少年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玉珏险些从指间滑落,他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言语。

随着各方使者频繁往来,马服邑的茶楼酒肆逐渐成了情报交换的秘密场所。西域商人用香醇的葡萄美酒,巧妙地从一些贪杯的士兵口中,套出赵军布防图的碎片;韩地的说客在醉意中,使出浑身解数,打听胡汉通婚的细则。更夫老周在巡查时,偶然发现有人在城墙根用特殊符号传递消息,那些符号与三年前魏军奸细留下的标记如出一辙。老周心中一惊,赶忙将此事上报给赵括。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中军帐上。赵括在帐内,缓缓展开密探送来的帛书。帛书上用朱砂标注着邻国的异动:燕国在易水增兵,营帐连绵不绝;魏国在少梁修筑堡垒,夯土声日夜不停;齐国商船频繁出入渤海湾,船帆如林。赵括看着这些信息,眉头紧锁,将帛书凑近烛火,看着字迹在火焰中慢慢蜷曲,就好像那些邻国的阴谋在眼前一点点暴露。突然,他想起蔺相如临终前说的话:“邦交如棋局,落子无悔却步步惊心。” 如今,这棋局愈发复杂,自己该如何落子,才能守住马服邑,乃至赵国的未来?

当赵国使者带着赵王 “谨守边境” 的诏书抵达时,马服邑的城门正迎来一支特殊的商队。车队领头的老者白发苍苍,车辕上雕刻着若隐若现的秦国旗帜。老者献上西域进贡的夜光杯,杯底刻着 “愿结百年之好”。赵括转动酒杯,看着杯中晃动的光影,仿佛在探寻老者的内心。他开口问道:“秦使远道而来,可曾听闻马服邑的‘胡汉共治’?” 老者抚须大笑,笑声在风雨中回荡,可仔细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深夜,赵括独自一人登上城楼。暴雨如注,无情地冲刷着城墙,远处的烽火台在雨幕中忽明忽暗,宛如风中摇曳的残烛。他摩挲着狼髀石,思绪万千,回想起白天各国使者的种种试探,心中满是忧虑。突然,南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亲卫浑身湿透,像只落汤鸡般匆匆赶来,呈上一封密信。赵括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韩魏密会,商议夹击马服邑。” 他望着雨幕中影影绰绰的群山,心中五味杂陈,将信笺揉成一团。而此时的邯郸王宫,赵王坐在书房内,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将各地密报重重地摔在案上,朱砂批注的 “赵括尾大不掉” 几个字,在烛光下红得刺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