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第86章 烽烟北望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第86章 烽烟北望

作者:上班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1:53:05 来源:小说旗

马服邑的冬月,恰似一口沉甸甸的铁锅,倒扣在天地之间,铅云厚重,仿佛随时都会坍塌下来。寒风似利刃,在城堞间呼啸穿梭,那面玄鸟旗被吹得簌簌发抖,没了往日的威风。赵括裹着厚实皮甲,足蹬牛皮战靴,“嘎吱嘎吱” 地踩过冻得硬邦邦的校场冻土,每一步都踏出深深的印记。不远处,三间连排的铁匠铺中,炉火熊熊,将半边天都映得通红。匠人们袒露着膀子,汗水顺着紧实的肌肉滑落,抡起大锤,狠狠砸向铁砧上的坯料,“当当” 的声响震得人耳鼓生疼。火星四溅,与飘落的雪粒交汇,噼里啪啦地落在赵括的猩红色披风上,转瞬烫出星星点点的焦痕。淬火时融入的草原蛇毒蒸汽,萦绕在火星里,一旦附着在箭头,便能在刺破甲胄的瞬间,释放致命剧毒,成为战场上的夺命杀器。

议事厅内,火塘里的火焰欢快地跳跃着,将整个屋子照得亮堂堂。七位旧贵族身着貂裘,围坐在火塘边,貂皮在火光映照下,泛着油腻的光泽,尽显养尊处优之态。赵括大步流星地走进来,手中紧紧攥着一卷羊皮地图,“啪” 的一声,重重拍在 oak 木案上,震得案上的酒杯东倒西歪。地图缓缓展开,正是邯郸城防图,上面的朱笔标记鲜艳醒目,似乎还留存着苏三娘玄甲谍网成员奔波传递时的余温。“郭开那厮的苍头军,已完成对三门的换防,” 赵括目光如炬,手指重重落在地图上,声音低沉却透着十足的威严,“好在北门守将,还是当年随我征讨匈奴的旧部,为人忠义,信得过。” 他的指尖沿着地图上的线条,缓缓划过城西北的烽火台,“诸位瞧好了,这儿的详细布防图,三天前才由墨玄领着死士,巧妙地缝在商旅夹袄里,历经千难万险,才送到我手上。”

“竖子大胆!” 族叔赵豹听闻,瞬间暴跳如雷,一把抓起面前的青铜酒樽,用力砸向案角,“哐当” 一声闷响,酒樽与案角碰撞,溅出的酒液瞬间浸湿了地图上玄武湖的区域。赵豹腰间的错金戈随着他剧烈的动作来回晃动,戈鐏上刻着的赵氏家纹,在火光中扭曲变形,仿佛也在宣泄着愤怒。“武灵王的遗训言犹在耳,” 赵豹怒目圆睁,死死瞪着赵括,扯着嗓子呵斥道,“你们竟敢在此私议起兵,这是大逆不道!当年长平之败,赵国元气大伤,耻辱尚未洗刷,如今你们又要重蹈覆辙,把赵国再次拖入战火之中吗?”

赵括的目光缓缓从地图上抬起,落在赵豹腰间悬挂的玉珏上。这玉珏质地温润,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可赵括心里清楚,这是三日前秦国商队送来的 “见面礼”,背后定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覆辙?” 赵括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抹冷笑,下意识地伸手按住剑柄,断云剑的狼头纹冰冷地硌着掌心,让他愈发冷静,“叔祖父,您可知道,昨夜西市的粮价又涨了三成?郭开派来的监御史,连牧民辛苦产出的马奶都要抽税,百姓苦不堪言。这,才是真正将赵国推向深渊的覆辙,而不是我们为拯救赵国所做的努力!”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嘈杂的骚动声,伴随着皮靴踩踏雪地的 “嘎吱” 声。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楼烦族长史莫奇已大步跨进议事厅。他脚蹬厚重皮靴,靴上沾满积雪,每走一步,便有雪块簌簌掉落。手腕上的狼皮护腕,挂着的铜铃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在安静的议事厅里格外刺耳。“武安君,听说你要借我楼烦的铁骑一用,” 史莫奇目光如隼,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赵括身上,“但我们楼烦人可不是白帮忙的。事成之后,我们的草场能不能往南再扩十里?”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木案前,扫了一眼摊开的城防图,“我们游牧之人,对邯郸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不感兴趣,只想要一片水草丰美的牧场,让族里的牛羊吃得膘肥体壮,骏马能尽情驰骋。”

赵括闻言,不慌不忙地起身,从袖中掏出一卷羊皮纸。这羊皮纸边缘泛黄,略显陈旧,可上面盖着的赵王三年前亲赐的马服邑印玺,却鲜红夺目,透着庄重的气息。“长史请看,” 赵括展开羊皮纸,指着上面朱笔勾勒的线条,“这是我为楼烦部精心规划的牧场红线。” 他的手指落在地图上河套以北的一片广袤草场,“只要此次勤王成功,这片水草丰美的牧草区,将永远归楼烦部自治。往后,楼烦部无需向邯郸缴纳一捆马草,完全自主管理这片土地。” 史莫奇一听,瞳孔骤然收缩,他一眼便认出,这片草场正是当年赵武灵王圈给胡族的放牧地,如今赵括用朱笔重新勾勒,仔细一瞧,竟比旧制大了两成。如此丰厚的条件,让史莫奇心中大为震动。

“好个自治!” 赵豹一听这话,又气又急,“唰” 的一声拔剑出鞘,寒光一闪,剑锋直指赵括咽喉,“你这分明是要分裂赵国,把赵国的土地拱手送人!” 随着他拔剑的动作,衣袍下摆被带起,露出里面半幅色泽鲜艳的秦锦。赵括眼神一凛,看得真切,这正是前日秦国商队送给旧贵族们的 “馈赠”,如今看来,赵豹早已暗中与秦人勾结,背叛了赵国。议事厅内的卫士们见状,皆是大惊失色,纷纷想要上前阻拦,可一切发生得太快了。赵括反应迅速,手中的断云剑瞬间出鞘三寸,寒芒闪烁,映得赵豹满是皱纹的脸一片惨白。几乎就在同一瞬间,一道血光闪过,赵豹的人头伴随着一声惨叫滚落下来,正好滚到史莫奇脚边。他的冠带还挂在头上,嘴里还留着未及咽下的辱骂之词,可生命却已戛然而止。

“通敌者,死。” 赵括神色冷峻,用袖口轻轻擦拭剑刃上的血迹,狼头纹剑穗上的血珠顺势滴落在地图上,恰好落在郭开官邸的标记旁,仿佛是一种命运的预示。“即日起,马服邑进入戒严状态。” 赵括声音冰冷,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所有商队,一律不得进出马服邑。若有违抗者 ——” 他转头望向史莫奇,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与期待,“楼烦的铁骑可愿为前锋,把这些心怀不轨的人挡在城外?”

史莫奇盯着脚边赵豹的人头,愣了一瞬,随后突然咧嘴大笑起来,伸出狼皮护腕,重重地拍在赵括肩上,爽朗地说道:“武安君,你可比秦人更懂我们胡族的心呐!” 他弯腰捡起赵豹的人头,大步走到帐外,将人头高高悬在旗杆上。北风呼啸而过,旗杆上悬挂的青铜铃叮当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前奏。“明日天亮,我的三千铁骑定会在狼牙关严阵以待,等候武安君的号令!” 史莫奇转过身,对着帐内众人高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充满了豪迈与坚定。

正午时分,集市上飘起了细碎的雪花。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整个集市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赵括身披披风,站在铁匠铺前,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铺内,七位铁匠**着上身,露出结实的臂膀,挥舞着铁锤,一锤又一锤重重砸在铁砧上,每一次锤击都溅起一片火星。新铸的弩箭躺在铁砧上,散发着青黑色的光泽,这独特的色泽正是掺入蛇毒后的结果。赵括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暗自点头,这些弩箭将成为对抗郭开苍头军的有力武器。突然,赵括猛地抽出断云剑,用力将郭开颁布的苛捐杂税文告钉在三丈高的木杆上。那文告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在畏惧即将到来的命运。赵括手持火折子,轻轻一吹,火折子燃起明亮的火焰。他将火焰凑近文告,瞬间,羊皮纸上的朱砂字在火焰的舔舐下蜷缩起来,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苛税猛于虎啊!” 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声呼喊。赵括循声望去,认出那是西市的马商。他记得,三日前,这个马商刚被监御史强行抽走了两匹小马驹,损失惨重。赵括心中涌起一股愤怒,扯下披风,任由雪花落在自己的甲胄上,高声喊道:“乡亲们!你们知道吗?这文告上的每一道政令,都是郭开与秦人狼狈为奸、合谋算计赵国百姓的铁证!他们不顾百姓死活,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把赵国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向远处的铁匠铺,“从即日起,所有青壮男子,都可到军器坊领取我们精心改良的弩箭。只要能斩杀一名苍头军,便可换取三亩肥沃的屯田,让你们和家人过上安稳日子!”

人群先是一阵寂静,大家都被赵括的话震惊了,一时之间,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很快,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百姓们被赵括的话语点燃了心中的怒火,也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有人迅速撕下衣襟,用随身携带的羊血在上面写下 “除奸佞、复赵制” 几个大字。这带着热血的帛书在人群中迅速传递,如同一个个跳动的火焰,点燃了每一个人的激情。赵括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二十年前的长平战场。那时的赵军,面对强大的秦军,虽处境艰难,但眼中同样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那不是对战争的恐惧,而是对秦军暴行和国内苛政的深深愤怒。如今,这股愤怒在马服邑的百姓心中再次被点燃,他知道,自己已经赢得了民心,这场为了赵国的战斗,他们势在必得。

亥时三刻,夜色如墨,墨玄带着二十名死士,仿若鬼魅一般,悄然潜出北门。他们身着皮甲,皮甲内衬着楼烦族特有的狼皮,既能保暖,又能在雪地里起到隐蔽作用。每走一步,他们都会小心翼翼地用羊粪掩盖脚印,避免留下任何行踪。腰间,他们佩带着短刀,刀刃上涂着今日铁匠铺新制的蛇毒,只需轻轻一划,便能让人瞬间毒发身亡。墨玄走到城门口,脚步微微停顿,抬头望向城头,只见城头飘扬着苍头军的旗号,在寒风中呼呼作响。墨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深吸一口气,突然用匈奴语高声喝道:“楼烦部求见守将!”

城头瞬间传来一阵弩机上弦的声音,尖锐而紧张,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就在众人以为要发生冲突时,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从城头传来:“墨统领,北门的吊桥,可从未对武安君的人升起过。” 守将王离的身影出现在堞口,他身着甲胄,甲胄上还留着三年前河套之战时留下的箭疤,每一道疤痕都诉说着一场惨烈的战斗。“郭开那厮昨日刚换了口令,” 王离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但弟兄们都没忘,武安君的剑,那是为赵国而挥的剑,是守护赵国百姓的剑。”

墨玄听闻,心中一暖,摘下头盔,露出额角那醒目的玄鸟刺青,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也是忠诚的标志。“今夜子时,我们要见那些被郭开排挤的边军旧部。” 墨玄说着,从怀中掏出半枚玉珏,用力抛向城头,“这是武安君三年前亲赐的虎符,武安君说,当年那些与他一起喝过匈奴血酒的弟兄们,如今不该在邯郸城为郭开这样的奸佞看门,是时候为赵国再出一份力了!”

王离伸手稳稳接住玉珏,月光洒在他脸上,映得他眼角的疤痕发亮,那是他在战场上留下的荣耀印记。“西巷的酒肆,第三根廊柱下有暗门。” 王离压低声音,神色谨慎地说道,“郭开的监御史明日就要来查粮库,弟兄们早就被他们压榨得苦不堪言,弓弦都快要绷断了。他们都盼着武安君能带领大家,赶走这些奸佞小人,重振赵国。”

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很快便将大地覆盖成一片银白。墨玄带着死士们转身,迅速消失在胡同深处,身影越来越模糊,最终融入了夜色之中。王离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伸手解下城头飘扬的苍头军旗号,用力一扯,露出下面半旧的玄鸟旗。这面玄鸟旗,是他从河套战场带回来的战旗,上面的血迹早已被风雪洗净,可旗角那一道醒目的断口,却依然清晰可见,那是赵括当年在战场上挥剑留下的痕迹,见证了他们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铁匠铺内,炉火彻夜未熄,熊熊燃烧的火焰将整个铺子照得通红。赵括站在铺子中间,手中紧握着一支新铸的弩箭。箭簇上的蛇毒已经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城外,史莫奇的铁骑正在踏雪巡弋,马蹄声沉重而有力,如同闷雷一般滚滚滚过冻土,传得很远很远。赵括忽然想起苏三娘送来的密报,郭开的苍头军此刻正在西河调集粮草,企图为接下来的对抗做准备。可他们万万想不到,马服邑的铁匠铺早已将大量毒箭巧妙地藏在运往邯郸的粮车底部,这些毒箭将成为他们攻入邯郸城的秘密武器。

“统领,墨玄传回消息,边军旧部愿做内应。” 亲卫匆匆走进来,神色兴奋地向赵括通报。赵括闻言,抬起头望向窗外,不知何时,雪已经停了。东方的天际渐渐泛起铁灰色的微光,那微光如同当年长平战场黎明前的曙光,带着希望,却也透着一丝悲壮。赵括将手中的弩箭缓缓插入箭囊,狼头纹剑穗在冷风中轻轻摆动,仿佛一头即将出击的战狼,蓄势待发。

“传令下去,” 赵括的声音坚定有力,混着铁匠铺内铁砧的锤音,在空气中回荡,“卯时起兵,目标直指邯郸北门。让楼烦的铁骑在前开道,弩手方阵随后跟进,务必保持阵型紧密。” 他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郭开不是喜欢与秦人勾结吗?那就让他好好见识见识,当年大破匈奴的赵军,如今不仅战力未减,就连箭头都带着胡族的剧毒,定要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铁匠铺的火星不断冲上夜空,与城头的烽火遥相呼应,仿佛在向整个赵国宣告,一场决定赵国命运的战斗即将打响。赵括身披一件未及修补的披风,大步走到校场中央。他目光坚定地看着麾下的胡汉混编军列阵,战士们身着整齐的甲胄,手持锋利的武器,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有人高高举起新制的玄鸟旗,旗角的断口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二十年前长平之战的悲壮,更在预示着今夜即将到来的邯郸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