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见此,愣住了:“你为什么这么大反应?”
“哼!”
朱元璋面色阴沉。
\"此事我决不允许,若是你一意孤行,我就将那三千士兵撤回来。”
朱英一听,也恼了,指着朱元璋道:
“老朱头,你还真是过河拆桥。
我刚捐了一千万两银子出去,你就想收回我的兵权?”
“好吧,你想收回去也可以,先把我的银子还给我,你拿人,我还钱,很公平。”
说着,朱英向朱元璋伸出手。
看到这个举动,朱元璋脸色越发难看,已经开始发青。
蓝玉在旁赶忙给朱英使眼色。
我的天哪,朱英啊你不能这么猛撞,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对着的是谁?这是你的皇爷爷,开国皇帝洪武朱元璋呀!
算我这个外舅姥爷求你,不要再和他这么顶嘴下去。
\"小子,本王忍耐可是有限度的,莫要以为我宠爱你便能肆意妄为。”
朱元璋黑着脸说道。
\"呵,谁需要你这种言而无信的老家伙的宠爱?你自己想去疼谁就去吧,我不稀罕。”
朱英满是不屑地说。
话一出口,他就开始后悔了。
世上最伤人的话是什么?气话啊!未经大脑的气话。
而且往往气话会伤害到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
朱元璋是马皇后的丈夫,马皇后逝后便是自己在世上最为亲近的人。
实话说这段时间朱元璋对他朱英的疼爱之情也是真真切切。
可他如今说这些,不就是表明自己不想得到朱元璋的关心吗?
设身处地想想,若两人身份互换,他自己听闻这样的话必定无比伤心难过。
朱英话音刚落。
蓝玉当场就傻了眼,呆呆看着旁边的朱元璋。
朱元璋听完后眼睛突然冒出精光,面色极寒地问道: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哪里还能再说,朱英已是满心懊悔。
朱元璋一直注视着他等了很久,结果只有朱英的沉默回应。
\"好,蓝大浑球我们走。”
一声冷哼。
拉动缰绳,马鞭狠狠甩下,朱元璋纵马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去。
蓝玉看着朱英,几次想说话但都没开得了口。
他内心真是苦恼至极,朱英先前那番话确实深深刺痛了朱元璋这位皇上的内心。
他想开口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难道要把朱元璋与朱英之间的秘密身份关系挑明吗?
绝不可能,这等于是自寻死路。
可如果不劝解,又觉得不尽人意。
眼看着这对祖孙起了矛盾,他身为臣子,又是朱英的亲家,实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思虑再三,蓝玉终于开口说道:\"你今天确实是伤透了皇上的心。
\"
朱英依旧神情平静地微微点头。
蓝玉叹了口气:\"我还是先去照顾皇上吧,毕竟圣体金贵,莫要被气坏了身子。
\"
\"也只能这样了,你好好静一静。
都是亲人,过几天皇上气消了,你再去认个错便无妨。
\"蓝玉叮嘱道。
朱英默默点头示意明白。
这时前方传来朱元璋的怒吼:\"蓝玉,你还站在那里干什么?嫌我不够丢人吗?\"
蓝玉吓得一个激灵:\"那我就先告退了,你也冷静思考一下。
\"说完立刻策马追赶已经跑远的朱元璋。
而朱英和龙五仍然留在原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
龙五罕见地开口:\"少爷,过头了。
\"
朱英看了他一眼,良久才轻声回应:\"确实过头了...\"
冬日的阳光下,应天城内宫墙高耸。
朱元璋一路飞奔回宫,穿过重重殿宇。
沿途太监宫女全部跪倒在地上,不敢有丝毫动作。
因为皇帝现在的表情让他们联想到了那个可怕夜晚-那是孝慈皇后病逝时。
那一次,数十名太医被推出午门问斩,无数无辜的宫人被杖毙,鲜血染红了宫廷石阶。
如今这个场景似乎又要重现了。
皇帝回到奉天殿,重重坐下。
一声巨响,一个花瓶被摔得粉碎。
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咆哮:\"咱疼他爱他,他居然不屑一顾!好啊,真好啊!\"
又一个花瓶被打碎。
外面伺候的宫人奴才再次跪倒在地,大气不敢出一口。
东宫里,太子朱标正在召见官员。
突然一名太监连滚带爬地闯进来,脸上满是惊慌。
\"太子殿下,不好了!太子殿下不好了!”
原本正意气风发的朱标闻言猛地一愣。
见那匆匆而入、已然双膝跪地的太监,他眉头紧锁,语气森然:“何事这般惊慌?”
“殿下……殿下……陛下他……陛下他……”
太监因极度的紧张与害怕几乎语不成句。
朱标听至此处,豁然从木椅上起身,身周顿时涌现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
他目光一凛,喝道:“狗东西!给本宫说明白了!父皇到底出了何事?”
“陛下他……陛下他像是疯了一般!”
话音方落,朱标神色肃然,即刻领着众多太医前往奉天殿。
当他赶到时,正撞见朱元璋手持锋芒毕露的天子宝剑,自大殿内走出。
\"父皇!”
朱标心下一沉。
这一场景竟如此熟悉——当年母亲、大明孝慈高皇后病重离世之时,父皇同样手握此剑伫立于旁。
那些新补入太医院的御医们此刻面无人色,浑身战栗不止,仿佛那晚的噩梦又要重现。
在他们眼中,那把于夕阳下熠熠生辉的天子宝剑,宛若来自幽冥的地府使者,向着他们招魂。
眼看着父亲步伐凌厉而来,朱标快步上前将他拦住。
余光一瞥之间,他隐约发现奉天殿内血迹斑斑,还有数具仆人的尸骸倒伏其上。
\"大胆!你也想谋逆吗?”
朱元璋双眼血红,怒吼如雷。
说罢便挥剑直刺自己的儿子。
\"陛下万不可如此!”
一众随行者无不惊声尖叫。
然而面对逼近的利刃,朱标心中毫无畏惧,唯有满腔坚定。
他深情凝视朱元璋,高声唤道:“爹!”
这一声充满亲情的呼唤终于让朱元璋恢复了几分清醒,可惜仍避之不及。
一声悲戚传来:“标儿……”
随后龙榻之上,躺着静默的朱元璋。
一名皓首银须的老太医神情凝重地为他切脉。
片刻之后,老人松开朱元璋的手腕,轻轻为其盖好被褥。
朱标按捺不住焦虑问道:“情况如何?父皇可有好转?”
老太医缓步走到近前,弯腰向他拱手,莞尔答曰:“殿下无需忧心,陛下无性命之虞,不过是因情绪过于激愤所致。”
“若依老夫之见,不妨用些清心宁神的药剂调理即可。”
听到此言,朱标心中狂喜,急不可耐地攥住对方双手:“既然如此,请速写下药方,孤立刻安排人去抓药。”
老太医颔首应承:“放心,太子殿下莫急,此事甚关重要。”
随即提笔写就药方交予朱标,后者立即派宦官去办此事。
所有人均知事关皇帝安康,不敢稍作懈怠。
不出片刻功夫,汤药便已熬制完成。
朱标小心翼翼扶起朱元璋,一勺勺喂入口中。
恰好此刻,朱元璋悠悠苏醒。
\"父皇,您感觉如何?是否有所不适?老太医,速来为陛下诊断!”
朱标又惊又喜之际,朱元璋却忽然开口喝斥:“退下!全都退下!”
老太医闻声怔住,刚触碰到朱元璋的手腕又被对方猛然推开。
他不禁浑身巨震,急忙抽手俯跪于地,不敢抬头。
\"陛下息怒,臣不敢有丝毫怠慢!”
不只是他,周边的所有宦官、侍女与护卫看见陛下再次震怒,全都纷纷跪伏于地。
众人心中无不滋生出阵阵畏惧之情。
毕竟就在刚刚,这奉天殿冰冷的地砖上,还残留着几名被陛下亲手斩杀的宦官尸体。
尽管已被太子朱标命人清除出去,但那浓郁的血腥气息仍旧在殿内弥漫不止。
就好像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他们:下一个死者或许就是你!
“父皇,还是让太医来为您瞧瞧吧。”
朱标赶紧上前拉住父亲的手,满是担忧地说道。
朱元璋斜瞥了儿子一眼,本想对他也下令滚开。
然而看到他眼中的那份深沉牵挂,再回想先前奉天殿外的情景,心底竟陡然柔和下来。
\"唉,我自己身体状况如何我心里有数,不劳烦查看。”
朱元璋淡声道。
\"这可不行!刚才您那副骇人的模样实在吓人,其他事孩儿都依您,唯有此事,爹,您得听我的。”
朱标一改往日温润形象,态度格外坚决地回道。
随即转身面向仍瑟缩跪地的老太医沉声道:
“太医大人,请即刻为父皇诊脉。”
老太医听了却未马上起身,而是怯生生地先偷瞄了一眼龙榻上的朱元璋。
\"嗯……”
朱元璋似要开口却又停下,最后长叹一声,
“算了吧算了吧,儿大不由父,那就看看吧。”
说罢径自仰卧在龙榻之上,双眼仰望殿顶华美的金碧装饰,陷入了深深的追忆之中。
脑海里不断浮现那天小山坡上所经历的一切,渐至出神。
而朱标则急忙对老太医示意,让他动作快些。
老太医精明老练,当下站起开始为朱元璋号脉。
许久过后,
诊毕的太医心怀余悸地退下了。
奉天殿内的那些宦官、侍女、侍卫们全都被太子驱离殿外。
最终整座宏大殿堂中,只剩朱元璋父子二人。
朱元璋依然躺卧床上,目光空洞凝望着梁上纹饰,嘴里反复嘟囔着什么“不稀罕,他根本不稀罕”
无论何时何地,朱标从未见过自己的圣父这般失魂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