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朱标面沉如水站在院门前再度敲响大门。
\"咚咚咚!”
只短短时间过去,再次抬起手叩门。
\"来了。”
里面的应答声随之传来。
朱标却显得异常焦躁,再次重重敲门。
\"咚咚咚!”
随即,大门开启,龙五那张冷若冰霜的面容映入眼帘。
看见是朱标,龙五眼中的寒意稍减,低沉开口:
“何事?”
“找人。”
龙五当即明白,侧身让路。
朱标迈进院子,一眼便瞅见石凳上坐着喝酒的朱英,脚边还摆放着十多坛酒。
目光微凝,朱标缓缓走到石桌前坐下。
望着已有几分醉意的朱英,开口道:
“这等寒天在外面饮酒,就不怕被冻毙于此?”
朱英斜瞄他一眼,摇头道:
“你不懂。”
话音刚落,朱标原本阴郁的面色愈发难看。
我不懂?我怎么就不懂了?
感情就你们朱英跟老爷子才是亲祖孙吧?
动不动就来句‘你不懂’,烦死了!
压制住内心的怒火,朱标深吸一口气问道:
“今日你与我父究竟发生何事?可知道他回宫后气得晕厥?”
“晕厥了?”
朱英震惊。
\"是,晕厥了。
所以到底怎么回事?”
“他没和你说?”
朱英打着酒嗝问。
一阵恶臭传来,朱标皱起眉头。
\"没,什么都没说。”
心中默默补了一句:其实是该说的都说了。
\"呵呵,那你还是回去问他吧。”
朱英仰头望天,畅饮美酒。
\"嘭!”
朱标怒不可遏,一掌拍在石桌上。
看着朱英,眼角抽搐不停,手掌因反震隐隐作痛。
内心愤怒不已。
\"说!”
若换了他人,面对大明太子震怒之时散发的威压,大概早撑不住了。
可惜,对朱英没用,毕竟朱元璋的压力只会更大,他都没被震慑过。
摇头打了个酒嗝:
“不说。”
至此,朱标的耐性终于耗尽。
猛地揪住朱英衣领,全然没有往日君子般的风范,凶神恶煞瞪着他:
“你说不说?”
朱英毫不畏惧,满嘴酒气喷向朱标:
“不说。”
“再不说信不信我捏死你!”
朱标心中一狠,掐住朱英脖子威胁。
身后一直侍立的龙五双眼瞬间眯起,手指下意识开始律动。
若是朱标敢动手,他定能在第一时间将其击杀。
然而,朱英忽而对他说道:
“龙五,你退下。”
即便冷静如龙五,闻言也不由惊讶。
看着满脸戾气的朱标,他又似恍然,慢慢退出院外。
\"说还是不说!”
朱标手上力道加重。
\"咳咳,不说。”
“我真会捏死你!”
“随便。”
常言道:光脚不怕穿鞋的,横的就怕不要命的。
现在的朱英,就是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宛如死猪不怕烫。
哪怕朱标再怒,也不可能真的在这里将朱英勒毙。
暂且不论朱元璋知晓后的反应,单是他内心的底线,便不允许他对亲弟弟出手。
朱标惩治的是尸位素餐、贪污受贿的官僚,是对欺压、鱼肉百姓的人开刀。
显然,朱英不在其列。
而且有一件事,无论如何也得说清楚。
朱英好歹是他认下的义子,由他母亲亲自养育成人的孙子。
动手伤害朱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对峙之后,朱标终于慢慢放松了紧绷的双手。
愤怒地盯着对面正在喝酒的朱英,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算你小子够狠!”
而朱英则是一言不发,默默地继续饮酒。
\"喝,只管喝,喝死你才好!”
朱标依然在发泄自己的怒火。
这时,朱英忽然开口:“要不要来一点?”
“当然要!今天非要把你的酒都喝光不可,看你怎么心疼!”
朱标一边抢过酒壶,一边大骂着开始猛灌。
若是在场的是那些一直夸朱标仁慈温和的文官和士人,怕是要惊得下巴脱臼。
\"好,今天我们就两兄弟不醉无归!”
朱英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呸!谁跟你是什么兄弟,老子是你爹!”
“你别以为我喝醉了就能占我便宜,告诉你我可没醉,你爹还是你爹!”
“喂,你不记得以前在天下绝味时跪地喊老子为父的情景了吗?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
“你还好意思提这事,都是你们父子俩逼我的,用马奶奶来压我太卑鄙了。
今天我看你怎么活!”
“哎呀!你真敢动手打我?儿子打父亲是要遭天谴的知道吗?你这个坏蛋。”
“哼!我就你爹!今天必须好好收拾你这个不孝子!”
一番混战之后,
两人已经将酒喝完,酒坛也都砸了个稀烂,甚至还打了一架。
此刻,义父与干儿子——朱标和朱英两人狼狈不堪地躺在雪地中,看着头顶广阔无垠的夜空。
\"你真的想了解今天我和祖父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爱说就说,不想说就闭嘴。”
朱标不满地说着。
嘴角微抽,毕竟是姜还是老的辣,年纪大的朱标这次可栽了跟头。
获胜者对失败者的容忍倒显得宽大了不少,朱英并未计较他的态度,
仰望着点点繁星和那轮明亮皎洁的月,他说:
“实际上,他今天原本是带我去九华山兑现承诺——给予我三千名精锐士兵的。
然而后来...
所以回到皇宫后才会暴跳如雷吧。
毕竟我的话语太过伤人啦。”
朱标静静趴在地上,一语不发认真听完朱英的讲述。
接着问道:“你想成立大明皇家海贸组织,是有什么特殊的打算么?”
“还会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为了赚取更多财富,获得更好的生活享受嘛。”
朱英回答。
听到这里,朱标侧过脸瞥了他一眼,又转回目光,“不对,你不是这种人。”
这一番话让朱英感到有些诧异。
\"你为何如此肯定我不是贪恋财物之徒?”
“没什么特别理由,只是我的内心如此判断罢了。”
就是没有具体依据,纯粹凭着直觉去感受而已。
朱英一时哑口无言。
\"你说得没错,我真的不是为了钱,对于我来说金银不过是一堆碍事的石头罢了。”
他抬头凝视着漆黑夜晚里的星河月亮。
\"我追求的,是令华夏永远高居巅峰不落下来的状态。”
勺.
时间流逝不息。
随着历史洪流奔涌向前,如今已经是大明洪武十五年的冬天,农历九月二十一日这一天。
如同往常一般,在大型朝会结束后,朱元璋走向武英殿批阅堆积起来的一系列奏章。
恰好此时,朱允炆迈步走进来,学模学样作揖行礼道:
“孙儿向皇爷爷问安。”
听闻动静的朱元璋放下手中蘸墨笔,仰面看他。
\"嗯?”
轻轻挑眉皱眼询问:
“允炆啊,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嗯……孙儿听闻皇爷爷前些时日身体欠安,特地前来探望,想确认皇爷爷的身子是否已大好了。”
朱允炊带着些许局促的笑容道。
朱元璋一眼就识破了他言辞中的虚伪之处。
皱着眉从龙椅后步出,走近到他的面前,手掌轻轻搁在他头顶。
\"你能这么讲,皇爷爷心中自是欣慰。
可你得对皇爷爷坦白,是谁支使你来的?”
朱元璋低声严肃地问。
那一脸严肃以及周身散发的压迫感立刻让朱允炊心慌了起来。
\"是……是娘亲吩咐孙儿过来的。”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
本想好好训斥两句,但看着眼前的小皇孙,最终决定不要给孩子留下心理负担。
\"行吧,咱们知道了。
你也瞧见了,皇爷爷无恙,你就回去安心念书去吧。”
说着揉了揉朱允炊的脑袋,朱元璋语气轻柔地说。
接着转身,打算回到座位继续处理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