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61章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第61章

作者:困冬忆M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3 13:02:37 来源:小说旗

朱英从怀中摸出一面令牌举过头顶:“本侯乃大明天策侯,海师左都督朱英,这是陛下亲赐的令牌。”

二人听到此言连忙仔细端详起令牌,发现这令牌通体金色,显然由纯金打造而成,上面阴刻着金龙,正中间书有“如朕亲临”

四个大字。

当下两人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朱英将令牌重新收入怀中,那两个战士赶紧上前将帷幔掀起,让朱英迈步踏入营帐。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帐内迎了出来:“哈哈,朱英啊你总算到了!”

这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信国公汤和,如今担任大明海师大都督一职。

看到老上级现身,朱英展颜一笑快步走过去,然后单膝跪地大喊一声:“卑职大明海师左都督朱英,拜见大都督!”

汤和哈哈一笑说:“唉,你就别这样折腾我这把老骨头了,赶紧起来。”

听后朱英笑呵呵起身道:“怎么是折腾呢,我现在可是海师左都督,自然得给身为大都督你的行礼啊。”

“算了算了,”

汤和摆手直道,“要我说你干嘛不说自己也是天策侯呢?凭开府建牙的权利,可以任命所有低于大明正四品以下官员,并且调令全**队,按理来说就是你想让我这个海师大都督听命于你也完全没问题吧。”

朱英苦笑道:“这话就别提了,那不过是名字响亮而已,难道大都督当真认为我现在能调遣整个大明的军队吗?”

哼!汤和心里冷笑,他可知道朱元璋为何要封这孩子为天策侯。

这一方面是为了宣告天下所有大臣,尤其是武将们要给予特别尊重——这是陛下的孙子,他的天策侯,你们懂得。

要是不懂呢?很简单,蒋琥带着诏狱十八酷刑正在门口欢迎你。

\"算了不说这个了,咱们进去聊。”

说着汤和拉着朱英便进入营帐。

\"正好大家都在里面呢,给你介绍一下。”

龙五默默跟着进去了。

旁边的两位兵士原本想要因为他抱着剑而责骂几句,但互相瞅一眼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人家主人可不仅是什么天策侯,还是左都督呢,更拿着皇上赐予的令牌,其手下又岂是可以随便阻挡的角色?更何况连大都督都没有阻止的意思,还是老实看门吧。

一入营帐,只见其中极为开阔,长约十丈宽亦接近十丈,高达二丈的空间让内部显得相当庄严肃穆。

前方站着十多个身披铠甲的人,正笑吟吟地注视着朱英和汤和二人。

\"来认识一下吧,这是我们大明朝最年轻的侯爷——天策侯,同时也是海师左都督,朱英。”

汤和一边牵着朱英的手,一边笑着介绍道。

听到这话,那十几个人赶忙向朱英拱手行礼,并齐声喊道:“属下参见左都督!”

“大家都太客气了,赶快请起。”

朱英微微摆手,面带笑容地说完后,转头对汤和说道,“大都督,还请给在下介绍一下身边的同僚吧。”

“自当效劳。”

汤和点头应道,随即将目光转向那些已经站直身子的将领,依次为朱英介绍起来。

\"这位是刘虎,担任大明海师前卫指挥同知;这位是鄂志义,任中卫指挥同知;那位叫贺永贞,任左卫指挥同知……”

很快,十多位将官全部被一一介绍了。

朱英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

待汤和介绍完之后,他忽然对着众人躬身作揖,诚恳地说道:“这次远征高丽,还需诸位同心协力,率领麾下的将士取得胜利,扬我大明朝之威名。

在此,我对诸位提前表示感谢!”

这番举动让站在前面的刘虎等人一时愣住,不知所措。

毕竟,朱英才十七岁便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封侯之人,且还是位高权重的天策侯,在场的所有人都只能仰望这样的存在。

汤和看到朱英的做法后也露出惊讶之色,随即迅速恢复过来,并严厉地扫视刘虎等人,暗示他们该如何回应。

意识到局势紧张,众将领瞬间单膝跪地,拱手大声回答道:“左都督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率领数万大军攻占高丽,不辜负您的期望,同时这也正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实在承受不起您的鞠躬,恳请您起身!”

朱英没有再推辞,缓缓站直了身体,脸上的神情渐渐变得庄重。

\"既然如此,那就等于是诸位在我和大都督面前立下了军令状。”

随后转身看向汤和问道,“大都督,您怎么看?”

汤和自然不会反对,点头说道:“一切都由左都督做主便是。”

得到回复后,朱英朝汤和点头示意,又转过身严肃地望向跪在地面的将领们,“你们听清楚了吗?”

刘虎等人立即回答:“属下听清楚了!”

“很好。

从今日起,若有人在接下来出征高丽的任务中怠慢职守,则依军法论处,绝无例外!”

朱英说着猛地抽出随身携带的宝剑砍断了案几上的一份文书,吓得刘虎等人一身冷汗直冒。

接着他把剑归入鞘内,转头警告性地叮嘱众人说:“我已经事先声明过了。”

然后继续补充道,“我等必将谨守岗位,严格遵循左都督下达的命令!”

旁边的汤和看到这一切后,看向朱英的眼神充满赞许与满意之意。

陛下,您有着一位极为优秀的圣孙啊!

次日。

大明海师大都督汤和高声呐喊。

近四万精锐将士组成的大明海军,乘着两百艘巨型宝船与五百艘中型宝船,在浩瀚的碧波之上扬帆出征,目标直指高丽!

洪武十六年春四月二十四。

大明征东大将军、魏国公徐达,统领京畿以及南方各地卫所共计二十万精兵,经过十八天水陆兼程的行军,即将抵达昔日元朝的大都,现今大明的北平城!

北平城墙上。

提前返回封地的燕王朱棣正伫立于此,手抚城墙垛口远眺远方。

从清晨收到斥候传来的消息后,他便一直守在城墙上未曾挪动,直到此刻烈日当空。

周围的燕王府官员与士兵见状,虽心忧却不敢打扰,只因在他们看来,燕王此举理所应当。

又过了许久。

远处终于出现了一道无边无际的黑色线条,如同一条长龙般延绵不绝。

视野所及之处尽是披甲带胄的勇士,二十万大军护送着中军大营缓缓推进,掀起漫天尘埃,向北平城逼近。

见此情景,朱棣面上喜色难掩,忙对身边的将士说道:

“速去取鼓槌来,本王要亲自擂鼓迎接大将军!”

“是,王爷!”

将士们迅速行动,很快拿着一对巨槌返回,并抬来一口硕大的战鼓。

朱棣接过鼓槌,二话不说就开始全力敲击起来。

\"咚!咚!咚!”

鼓声回荡不绝,不仅传遍整个北平城,甚至连数十里外的大军也清晰可闻。

中军最深处的一辆华丽马车里,正闭目养神的徐达闻声而醒。

恰在此时,一名亲兵掀开帘幕禀报:“启禀大将军,前方探子来报,北平城墙上燕王爷正在亲自击鼓。”

听闻此言,徐达脸上的严肃顿时一扫而空,爽朗大笑:“哈哈哈!这小子倒懂事,知道要好好迎接未来的老丈人!传令下去,派一千重骑兵全副武装演练冲击,让燕王殿下见识下我京畿将士的气魄!其他兵马就地安营扎寨于城外十里处,不得入城或扰民,违令者严惩!”

“遵命,属下这就去办!”

亲兵拱手离去。

未过多久。

站在城墙上的朱棣注意到,那浩浩荡荡的大军中分出了一小支骑兵队伍,正高速朝北平城方向疾驰而来。

自幼在徐达等顶尖名将麾下长大的朱棣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虽同为大明军旅,初次见面总得比试一二以示上下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